首页
> 工作动态 > 文旅资讯
以文化润物无声七十年——市文化馆谱写温州全民技艺普及工程新篇章
时间:2019-08-21 11:01:34 来源:温州晚报 作者:马知力 郑虹 字号:[ ] 阅读量:

文化,传承着国家和民族生生不息的灵魂和血脉。新中国成立70年来,温州市文化馆风雨兼程,悉心耕耘,始终把群众文化服务作为己任;今天,车站大道上装修一新的温州市文化馆,以海纳百川的气度,从街头巷尾到广场剧院,将文化艺术浇灌进群众心间,吐露一片馨香。

沐浴着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阳光雨露,温州市文化馆正在不断改革创新,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谱写温州全民技艺普及工程的新篇章。


装修一新的温州市文化馆


民众教育,筚路蓝缕

1929年1月,由永嘉县通俗讲演所和永嘉县通俗图书馆合并而来的永嘉县立民众教育馆,在城区谯楼挂牌成立,3月正式对外开放。平民教育家王晓梅出任馆长。当时的永嘉县立民众教育馆以“开通民智,改良风俗”为宗旨,主要开展书报阅览、民众夜校、口头宣传、文字宣传、抗日宣传、儿童乐园、娱乐活动、生产指导、科学教育、民教辅导等社会综合性活动。虽然因时局动荡等因素的影响,永嘉县立民众教育馆一路波折坎坷,饱受经费短缺之苦,但在有志之士的坚持和努力下,依然在普及社会教育、改良民众文化、塑造公民观念、宣传爱国抗日等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1949年5月7日,民教馆迁移到中山公园的中山纪念堂。


1949年的永嘉县立民众教育馆


人民文化,焕发新生

1949年10月,温州市人民政府接管永嘉县立民众教育馆,建立了温州市人民文化馆,张丰为馆长,从此开始谱写新篇章:肩负起了开展群众业余补习教育,图书阅览、组织文娱活动、改革传统戏曲、组织群众收听广播、宣传科学知识、组织体育活动等工作任务,为宣传国家的中心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

1952年,一批温州地委文工团文艺骨干调入文化馆,充实了馆内的干部队伍。同年9月,温州市人民文化馆改名温州市文化馆。之后,文化馆日常业务重心逐步转移到组织辅导业余文艺活动上,连续举办音乐、舞蹈、美术、文学创作辅导班及文艺会演,成绩显著,涌现不少业余文艺骨干与优秀作品。当时像洞头县的《贝壳舞》《龙头龙尾》,瑞安县的《藤牌舞》和玉环县(当时属温州管辖)的《玉环好》4个节目荣获浙江省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观摩演出大会一等演出奖,后又赴北京参加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贝壳舞剧照还登上了当时的《人民画报》。与此同时,街道、农村、工厂亦较普遍建立俱乐部、业余文工团、业余创作组。到了1960年底温州市有基层俱乐部1300个,业余文工团(队)2000个,业余创作组400个,业余作者近千人,业务文艺骨干5万余人。


2010年温州市合唱团获全国“群星奖”合唱比赛第一名


改革开放,走向繁荣

1966年,十年浩劫来临,文化馆工作一度瘫痪。直到1977年8月中共温州市委重新恢复温州市文化馆,全市的群众文化工作开始全面恢复重建。1979年9月,温州地区群众艺术馆成立,馆长李思馨。1980年8月,原温州市文化馆更名为温州市群众艺术馆。1981年9月,温州地区和温州市合并建立温州市,实行市管县体制。同年11月,地、市群艺馆合并,称为温州市群众艺术馆,刘坚民任馆长。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温州的群文事业逐步走向繁荣。温州大部分乡都成立了文化站,群众文化网络初步建立。在温州市群艺馆的带领下,全体群文工作者积极开展文艺辅导、培养文艺骨干、进行文艺创作、研究民族民间文艺,举办了各种形式的文艺活动。温州艺术人才辈出,培养了大批文艺骨干,文艺作品不断取得佳绩,尤其是在音乐舞蹈方面逐步在全省取得领先地位。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至今,温州群文创作始终走在全省前列。不仅如此,温州的群文精品也在全国的舞台不断收获殊荣。从1993年第三届全国群星奖取得零突破以来,至今,温州已经荣获27次 全国“群星奖”,1次全国“五个一工程”奖,2位馆长荣获“群文之星”称号。

2001年,位于车站大道的温州市群众艺术馆新馆建成投入使用,面积达1万平方米,为当时温州市十大标志性建筑之一。搬入新馆后,经市政府同意,增挂了温州市广场活动管理办公室牌子,兼职管理全市的广场文化活动。2006年温州市群艺馆与温州市展览馆合并。同年,首届温州艺术节创办,它将原来两年一届的音乐舞蹈节、两年一届的戏剧节、三年一届的曲艺节合并,成为温州市规格最高艺术盛会。与此同时,民族民间文艺得到高度重视,市、县两级都编纂了民歌、民舞、民器、曲艺音乐和民间文学集成,其抢救与集编民间文艺的规模和成就,是历史上任何时期无法比拟的。至2008年,馆内又增设了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全面开展非遗普查和保护工作。在全体群文干部的不懈努力下,温州市“非遗”保护发展指数居全省第一。

2011年5月15日温州市群众艺术馆重新更名为温州市文化馆,从此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2014年市文化馆公益培训火爆报名的场景


新的时代,新的发展

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温州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温州市文化馆积极实践“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积极投身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场馆实行免费开放,努力将文化惠民落到实处。

2012年12月,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是当时浙江最大的非遗博物馆。尤其是在2013年下半年,温州市文化馆推出了惠民重磅举措,开设面向普通市民的公益免费艺术培训班。截至2018年,市文化馆公益培训累计受益人数达10万多人次。2013年,首届温州市民文化节举办以“没有围墙的剧场,不落幕的舞台”为主旨,通过搭建平台,让百姓演百姓看,充分激发基层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六年来,共举办了8000多场活动,参与演出的群众达70多万名,现场观众700多万人次。


2018年市文化馆承办的温州市第十届排舞大赛


2014年,温州市文化馆与时俱进,开始了公共文化服务从线下走向线上的探索。全省文化馆里第一个开通微信公众号,试行手机报名、网络点单、网络直播等服务,真正意义上打破了空间的局限,使得受益群众扩大了近十倍。2017年3月温州市文化馆与温州大剧院合署办公,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独立。2018年6月,馆舍加固改造及功能完善工程全面启动,进一步扩大公共文化服务面积,增加公共文化服务功能,以全新面貌为市民营造更为人性化、更为温暖的文化环境。

2018年,温州市成为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建城市。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推动示范区创建工作,我市启动乡村文艺繁星计划。截至2018年底,在全市范围内共组建乡村艺术团1729支,团员总数达53893名,开展活动4440场,给温州基层文化带来了一股新潮流,人民幸福感和文化获得感明显提升。同年,温州市文化馆又牵头成立了温州市表演类艺术培训机构公益大联盟,引导社会艺术培训机构参与公共文化服务。

2019年,在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的领导下,市文化馆又创新性地推出了 “城乡艺网”互联平台项目,努力打造温州市现代新型文化馆总分馆服务模式,积极运用网络大数据技术进行内部管理,实现精准化服务,提高服务效能,将文化馆、文化驿站、乡镇综合文化中心、乡村艺术团、艺术培训机构公益大联盟等单位相互串联成一个巨大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实现温州全市覆盖。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