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 文旅资讯
温州非遗:瓯塑——堆泥成画塑瓯韵
时间:2019-08-22 09:21:24 来源:市文旅信息中心 作者:邵晶晶 字号:[ ] 阅读量:

《雁荡秋色》


看到这张图,你是不是以为这是一幅国画?

其实不然,今天要让你涨涨知识了!



  瓯塑,俗称彩色油坭塑,又称“彩色浮雕”,是浙江温州独有的民间艺术,是温州市独有的传统工艺美术品。它是用桐油和泥碾细合成为原料,运用堆塑技艺的手法,用于装饰寺院、庙宇门壁和民间嫁妆品,如梳妆盒以及家具漆器等。源于汉代,由中国漆器艺术中的堆漆工艺发展演化而成,色彩丰富,技法繁多,题材广泛,规格不限,广泛应用于建筑浮雕、壁画、装饰图案及艺术挂件等。“瓯塑”与“黄杨木雕”“东阳木雕”“青田石雕”并称“浙江三雕一塑”。


瓯塑·特色


  瓯塑具有构图自由,层次清晰,色彩明快,立体感强的特点。多用于大插屏、挂屏、多扇联屏、挂钟及小首饰箱,内容有花鸟、山水和戏曲人物等。



《西湖天下景》


  它将绘画、浮雕和泥塑融为一体,用富于可塑性的五彩油泥堆塑成人物、山水、风景、花卉、兽禽等,色彩缤纷,瑰丽夺目。此外,瓯塑与一般浮雕相比,还有一个明显的特色,即它还借助色彩描绘光线的强弱、色调的冷暖和深远的空间,从而大大加强了画面的艺术感染力。在这一点上,它与西方写实的油画方法一样。光色原理与色调处理成了瓯塑中的一种不可缺少的艺术手段。所以瓯塑艺术既是一种古老的艺术,也是一种脱颖而出的年轻的艺种。艺人们的可贵的大胆的创新使瓯塑具有其他艺种所不及的强烈时代气息。



  新的瓯塑技艺的一个鲜明特征,是把雕塑、绘画两种不同特点的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它具有圆雕和浮雕的长处,因此,它是雕塑。它又吸收了西洋和中国绘画方面的技法,特别是西洋画的用光线、色彩的原理表示立体、空间、质感等,熔雕塑,绘画特长于一炉,融会贯通,别具一格。既有油画的美感,又有雕塑的立体感。


瓯塑·历史源流


  “瓯塑”工艺历史悠久,从最早的“瓯塑”文物——温州仙岩塔发掘出来的“瓯塑”梳妆盒来看,造型精巧,纹样生动,是北宋元祐年间(1086—1094)的产品,已经有900多年的历史。


《雁荡山》


  据史记与出土文物考证,它是在古代传统泥塑的基础上,吸取民间漆器制作技巧发展起来的。在宋代已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水平。溱泥塑色彩单调,后来艺人们将漆泥改用多种原料配成油泥。具有配色自由,可塑性强,细腻坚韧,不易剥蚀,经久耐用的优点。外加贴金、镶银装饰,使作品典雅古朴,绚丽多彩。

历代以来,瓯塑工艺品主要应用于寺院庙宇的佛像、门神及家具、嫁妆用品、礼品果盒等装饰,工艺上比较粗简,限于单色或贴金涂银,形式上接近于现代的泥金彩漆工艺。




  新中国成立后,艺人们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大胆革新创造,把堆塑和绘画、雕刻的艺术手法巧妙地结合起来,使瓯塑发展成为一门综合性的工艺美术行业。

1959年,从事“瓯塑”工艺近半个世纪的名艺人谢香如首先把矿物质颜料直接调入油泥,产生了丰富多彩的新原料,它色泽鲜艳,附着力强,坚固耐牢,可洗可刷,不易褪色。从此,在彩绘的基础上,“瓯塑”艺术开始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荆钗记》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以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周锦云为代表的瓯塑代表性传承人的带领下,瓯塑艺术进入现代建筑壁画领域。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创新,以其特有的艺术风格和装饰效果取得了显著成功,许多国内外著名的文化标志建筑与文化旅游景点、政府办公楼、博物馆、宗教场所大量予以采用。

  1972年,当时正陪同尼克松访华的周恩来总理对挂在杭州机场一幅大型“瓯塑”壁挂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和关心。





  近年来,在所有“瓯塑”艺人的不断努力下,作品大胆地以全新的形式和内容走向千家万户,家庭装饰性壁挂成为它的主要形式,这种形式继承着传统堆砌工艺的实用性和观赏性。

  “瓯塑”是浙江省政府认定首批“浙江传统优秀工艺美术品类”之一,列入省级重点保护项目范围,2006年列入第一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8年6月7日,“瓯塑”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