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 县(市、区)动态 > 瑞安市
以文促旅 以旅彰文,瑞安文旅融合发展走向“诗意远方”
时间:2021-12-30 10:56:42 来源:瑞安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作者:吴晓媚 字号:[ ] 阅读量:

瑞安获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市图书馆新馆将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体量最大的县级图书馆;马屿镇获评浙江省文化强镇;瑞安成功创建浙江省3A级景区城;旅游总收入突破151.57亿元,同比增长35.2%;累计接待游客1241.16万人次,同比增长34.16%……2021年,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坚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发展理念,加快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推动文旅项目、民宿集群、公共文化服务、文化遗产活态利用等工作迈上新台阶,走出了具有瑞安特色的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文化与旅游融合,文化可以走向“远方”,旅游也会更“诗意”。“文化与旅游的互动,将促进彼此产业链的增值,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价值。”市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认为,文旅融合,不是简单的“1+1”,而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产生“1+1>2”的效果。


湖岭5A温泉度假区效果图


以文促旅,“瑞安味儿”文化活起来

文化资源是旅游发展的核心。今年,该局通过激活历史文化资源,转化利用文化基因,将瑞安文化故事融入旅游事业发展,进一步擦亮文旅融合底色。全面加强文物保护活化利用工作,全面提升文保单位、名人故居展陈,打造了一批历史名人纪念场馆,征收项骧故居、陈黼辰故居、孙锵鸣故居等15处名人故居征收,完成许松年故居、周予同故居、何洛夫故居保护修缮工程。实施文化基因解码工程,共梳理出文化元素392项,重点文化元素清单30个,完成基因解码报告30项。

走在玉海历史文化街区上,沿街布局的各级文保单位,承载了历史兴衰和沧桑变幻,市民可在街景上感受历史穿梭。在瑞安,该街区已不仅是城市商业中心,更是城市文脉、历史记忆、文保单位等文化聚集地。“吸引我们频频来打卡的,不仅是这里的高人气,更因为这里充满瑞安文化味儿,可以感受悠远深厚的人文底蕴。”市民林先生说。

设施完善是文化繁荣的基础。今年,该局深入推动“南戏故里”文化品牌项目,建成南戏演艺研究活动中心、一批乡镇(街道)南戏演艺中心并对外开放;不断完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马屿镇等多地综合文化站迭代升级;全市520个行政村(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体育健身点覆盖率100%,其中常住人口500人以上的456个行政村(社区)全部建有文化礼堂(文化家园)。今年7月,市图书馆新馆开工建设,将打造成为全省乃至全国体量最大的县级图书馆。我市还建成全省首家寓言主题城市书房,推进图书馆、博物馆儿童友好型场景建设,助力儿童友好型城市创建。


话剧《俯仰两青空》


文艺精品是文化自信的体现。3年来,创作各类文艺精品282件,获国家级奖项23个、省级奖项56个、市级奖项88个。今年,创作歌曲《心中的那面旗》先后登上人民网等各大主流媒体,点播量达15W余人次;创作弘扬红色文化的主旋律歌曲《我的爱一刻不停》;创排话剧《俯仰两青空》,重塑曾联松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设计者的心路历程;原创鼓词《阿干遇小偷》获得浙江省第十一届群众曲艺大赛金奖。

以旅彰文,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火起来

以青山为伴建精品建筑,与绿水为邻造无边泳池,将4栋修旧如旧的建筑融入古村中,打造成集住宿、休闲娱乐、康养为一体的高端度假民宿,这是位于湖岭镇永乐村的精品高端民宿——泉玥。


泉玥民宿


今年,该局全力推动民宿特色村(群)建设,贯彻落实民宿产业发展“新十条”,下达上千万资金支持民宿周边环境提升和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着力打造特色“侨家乐”品牌,麂海心踪、圣井左舍等2家民宿列入温州市首批“侨家乐”培育名单。目前,民宿落地签约21家,在建11家,已结顶4家,已营业6家,年底芳庄、林川、曹村、双坑、马屿长角井、北麂等6个民宿特色村(群)基本成形,可建成日出溪谷、圣井香居等16家精品民宿,新增床位150张。

此外,该局坚持项目招大引强,推进重大文旅项目建设,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提高文化和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近3年来累计完成文旅项目投资264.12亿元,其中2020年、2021年连续两年超额提前完成文旅项目投资任务,稳居温州第一、全省前列。今年,加快湖岭温泉小镇、寨寮湖景区工程、马屿诗画绿港等引爆型项目建设,打造“云江悠境”“陶泉福地”“蓝海风情”等全周期文旅休闲精品带,计划总投资12.29亿元,目前已开工项目11个,竣工1个,在建圣井山平大线等5个精品项目。其中,湖岭温泉度假区项目于今年7月开工,是我市首个投资超百亿元的文旅项目。


湖岭5A温泉度假区开工仪式


深度融合,擦亮文旅融合品牌

系列文化惠民服务落地,“智慧文化”点亮群众生活……在文旅融合之路上,该局不断突出人文精神提炼,讲好精彩文化故事,擦亮文旅融合品牌。

坚持文化惠民打造公共服务品牌。举办文艺活动1066场、展览活动377场、讲座活动370场、图书活动154场、经典电影放映活动316场、培训活动121场、文化驿站252场、文化走亲46场,累计惠及群众超千万人次。央视“角儿来了”栏目走进瑞安,在湖岭镇泉玥民宿录制“戏曲寻根——南戏季”之“山水诗画群英会”节目,预计将在春节档向全国播放;举办2021长三角千万人游瑞文启动签约仪式以及瑞安杜鹃花文化旅游节、高楼杨梅节等8个节庆活动,广受好评……系列文化惠民、文旅节庆活动让文旅深度融合的氛围愈发浓厚。

坚持改革导向打造数字服务品牌。以数字化改革为载体,大力推动审批制度改革,100%实现网上办理,被列入全省歌舞娱乐场所设立“一件事”改革试点。打造智慧文化场馆,博物馆被列入温州市文物博物馆数字化改革首批试点单位,图书馆搭建“瑞图数字资源服务平台”,访问量达105万人次,下载量达7.2万册,开展“云系列”服务218场次,受益群众达80多万人次。文化馆打造多彩艺术“云端”,开展各类线上文化活动202场,参与群众达25万人次。全省率先开发非遗数字平台,填补非遗数字化领域空白,全面提升数字文旅服务效能。

坚持融会贯通打造文旅融合品牌。注重非遗传承发展,加快建设东源木活字产业园,打造中国木活字印刷术研学馆,建设非遗主题民宿群,开发木活字文创衍生品,文旅产品多次入选省级优秀非遗旅游商品。深入开展“微改精提”专项行动,以历史文化底蕴和自然生态底色为基础,以“绣花“式的功夫向景区、文博场馆、酒店、民宿等各领域延伸,打造景美人和、主客和谐、共建共享,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城乡生活圈。今年,录入微改造系统项目59个,累计完成投资额约1.28亿元,曹村镇、玉海楼分别被省文旅厅列为景区镇和文博场馆微改精提单项试点单位。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一年。瑞安市文广旅体局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充分履职尽责,为高水平推进文化瑞安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先行市建设作出贡献。


2021年瑞安市民间文艺团队大比拼


聚焦核心竞争力,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化发展。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创建一个图书馆之城,建设两条旅游精品带,创建三大高等级景区,建设四大文旅康养项目。推动未来乡村建设,到2022年底建成13个以上民宿特色村,创成景区村160个以上、景区镇2个。加快产业跨界融合,打造3家以上“非遗百家坊”示范场馆,新增2家以上非遗民宿创建单位。

聚焦文化辐射力,不断提升城市形象美誉度。解码文化基因,选定玉海楼、高则诚与南戏、《小马过河》与儿童文学、瑞安鼓词、中国活字印刷术等5个优秀项目成果进行转化利用。打造文化地标,加快“重现玉海楼”系列展陈项目,推进南戏故里文化品牌项目建设。擦亮“中国民间文艺之乡“金字招牌,提升瑞安鼓词影响力和传承度。

聚焦行业服务力,深度构建均等普惠文旅圈。激活阵地力量,继续开展文化送下乡,将鼓词馆、美术馆纳入旅游景点游玩项目。整合文旅资源,开展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工作,推进“微改精提”专项行动。提升服务质量,加强旅游新业态监管,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文物安全大排查大整治等行动。

聚焦区域影响力,破圈开拓文旅传播新平台。拓宽宣传途径,完善十大旅游精品线路,打造十大文旅品牌节庆,打响瑞安十大“游”礼品牌。加大营销推广,打响“跟着小马游瑞安”营销口号,积极参加旅游交易会、推介会。完善数字平台,完善“非遗学堂”平台建设,打造“文物卫士”监管平台,构建智慧化文物监管体系,完善图书数字平台。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