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 计划总结
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2020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2021-04-13 11:20:05 来源: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浏览次数: 字号:[ ]

一、2020年工作总结

(一)文化事业结出新硕果。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高分通过创建验收。牵头组建“全国城市书房联盟机制”,城市书房标准化服务作为全省公共文化领域唯一项目入选国家试点,温州援建格尔木首家城市书房正式对外开放。指导4个镇(街道)入选浙江省文化强镇,10个村入选浙江省文化示范村。群文艺术持续推陈出新,精心打造抗疫题材情景报告剧《温・暖》,以文艺形式展现温州抗疫感人事迹和城市大爱形象,入选全国抗“疫”题材重点舞台作品;策划导演的“海上花园·海霞故乡”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建连60周年展演,引发社会各界热烈反响。立足打响“南戏故里”品牌,积极开展“南戏经典・回望故里”古典戏曲展演活动,承办2020省传统戏曲展演季。群文创作再登“高峰”,我市在省三大示范性群文赛事中荣获8金12银,三项赛事的作品入选数量均居全省各地市之首。文化交流迈开大步,高质量完成2022年“东亚文化之都”申报工作,全球首次集中亮相展出永嘉大师玄觉著作《证道歌》《永嘉集》中日韩等国百余种版本,高水平举办“碧天芳草—李叔同与温州”专题展。

(二)文化遗产传承新模式。大力传承发展浙江优秀传统文化,获省政府嘉奖与激励。全国首创文物安全分色分级动态管理办法,获省领导批示肯定,要求全省学习推广。创新打造非遗“进民宿、进景点、进社区”系列品牌,其中非遗民宿列入省级试点工作,全市4A以上景区实现全“非遗在景区”覆盖,温州成为全省唯一入选“非遗在社区”全国试点城市,非遗体验基地被列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创新项目。深入挖掘“永嘉学派”文化内涵,推出瓯江山水诗路十大线路,温州博物馆策划的“山水清音—瓯江诗路特展”入选国家文物局核心价值观主题展推介项目,永嘉马鞍山元代龙泉窑遗址入选2020年度浙江考古十大重要发现。

(三)文旅消费激发新动能。疫情期间,第一时间组织开展乡村旅游“提振发展”等五大行动,推出“文旅振兴11条”,主攻“美丽乡村提振、都市商务兴旺”两大计划,迅速实现“民宿酒店有人住、乡村都市有人游、景区场所有人玩、消费商品有人购、旅行社有钱赚”。坚持借力平台借势营销,市县联动开展“游千村·住千宿”等100多场市场营销活动,并举办2020全国百家旅行商温州旅游采购大会,成功吸引省内外近百家旅行商代表前来洽谈采购,现场预约近50个千人团、近100个大团(300人以上)、10趟动车旅游专列来温旅游,实现“十城联动、百景力推、千村体验、万人分销、亿元销量”。在政策、营销、消费“三驾马车”的强势推动下,全市旅游市场快速强劲复苏回暖,全年接待国内游客人次1.19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293.11亿元,分别恢复至上年同期的87.3%、84.6%,恢复程度居全省第二。温州入选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瓯海、平阳入选省级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

(四)旅游品质取得新跨越。文成刘伯温故里景区成功荣升国家5A级旅游景区,时隔13年,为我市再添一张国字号金名片。高标准推进“千村百镇十城景区化”工程,建成 3A 级以上景区城5个、景区镇53个、景区村39个,其中鹿城、平阳创成4A级景区城,苍南霞关镇创成5A级景区镇;文成武阳村、永嘉苍坡村被评为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泰顺竹里村等14家单位列入浙江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强化全域旅游品牌创建,苍南、平阳创成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泰顺廊氡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列入省政府向文旅部推荐名单;洞头海洋旅游度假区、永嘉云岭山地温泉创省级旅游度假区已报省政府待批复;泰顺东溪乡、永嘉大若岩镇创成省级旅游风情小镇。提升A级旅游景区品质,文成刘伯温故里景区列入全省首批未来景区改革试点;永嘉云岭列入全省山地休闲旅游发展试点;苍南渔寮景区创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乐清聚优品文化园(铁定溜溜)等8个景区创成放心景区。深化旅游厕所革命,全年新改建旅游厕所154座,完成率达120.3%。

(五)文化和旅游产业焕发新活力。鹿城、文成、苍南入选省级文旅产业融合试验区。树立“项目为王”观念,抓好旅游项目梳理,深化项目挂钩服务机制,全年引进培育33个文旅农旅项目、11个投资10亿元以上重大旅游项目;全市实际完成投资303.94亿元,完成省下达年度任务的151.97%,项目推进综合指数居全省第三。坚持民宿产业精品化集群化发展,全面推进瓯海山根小镇、洞头东岙顶村、瑞安新瑶村等一批民宿特色集聚村(群)建设。精心打造“百县千碗”美食IP,借力各大展会平台推介“百县千碗·瓯味百碗”美食品牌,推出“品味鹿城”等地方特色瓯菜。行业整体品质不断提升,创成1家四星旅游饭店、5家四星品质旅行社、5家省品质饭店、2家特色文化主题酒店、2家绿色饭店。

(六)文旅融合引领新风尚。精心培育“两线三片”文旅业态,指导江心屿、公园路历史街区等改造提升并如期开放。积极践行“全域夜游”新模式,在温举办全省首个夜间文旅消费现场会,印象南塘获评长三角夜间文化和消费样板街区。全面发力“文旅IP+”新业态,成功举办2020中国(温州)文化和旅游IP创新发展大会,培育并推出“侨家乐”“铁定溜溜”等一批温州特色文旅IP,其中“侨家乐”民宿品牌被列为三大浙江民宿区域品牌之一。深入实施文化场馆景区化工程,温州博物馆携手29家本土优秀文创品牌、网红店铺举办“伴月来•温博夜市”系列“夜开放”活动,全年吸引市民2.6万余人次;乐清图书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文化场馆文旅融合试点项目。

(七)客源市场得到新拓展。紧抓重启跨省旅游时机,第一时间赴江苏、福建、江西、安徽等地开展营销推广活动,成功预约大型旅游团队和旅游专列来温旅游。积极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线长三角PASS(沪温版)应用,加入长三角红色文化旅游区域联盟,并借力上海旅游节大平台,送出“长三角餐桌计划”等近30场温州特色“文旅大餐”,全面掀起“温州游”热潮,成功入选“长三角最佳文旅融合城市”。强化县域联动、山海协作抱团促销,举办“诗画浙江·揽山看海”温州·瓯海|平阳|泰顺文化旅游(宁波、台州)等联合推介会,共享区域特色,共拓客源市场。加大温州文旅国际宣传,打响“遇见温州”“邂逅温州”品牌,举办“当伦敦遇上温州”—中英艺术家云上对话暨纪录片首发式,制作《诗画山水·温润之州》中英文版宣传手册。串珠成链设计旅游精品线路,温州“烽火岁月”之旅入选“百条全国红色旅游经典线路”,文成伯温故里乡村休闲二日游入选300条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八)数字文旅成为新引擎。正式上线温州智慧文旅数据中心,全面形成温州文旅一体化监管、一站式服务、一中心决策的智慧文旅服务体系。完成“云游温州”全域导览系统上线推广,进一步提升“一部手机游温州”功能应用。积极构建城市大脑“全域旅游监测精品场景”,实现一屏监控全域旅游运行,同步启动“公共文化服务精品场景”建设。搭建温州文旅统一预约预订入口,目前全市76个3A及以上旅游景区(子景区)和7个重点文博场馆已完成入驻,实现分时预约错峰旅游和在线订票。持续深化行政审批数字化服务,推行所有事项100%“网上办”“掌上办”等不见面审批方式,实现从“最多跑一次”到“跑零次”。

(九)市场管理开创新局面。疫情发生后,立足“从早、从快、从准、从严、从稳”,第一时间采取措施关停文化和旅游设施、中止各项集聚性活动,全面落实景区“预约、限流、错峰”,并做好全国“两会”等多个重保期的广电安播保障工作。围绕“六稳”“六保”工作,建立驻企服务员机制,指导用足各项纾困支持政策,迅速稳妥处置全部1000多批次5923人旅游退团纠纷,助力企业纾危解困。疫情期间文化服务不停歇,开展线上线下各类文化活动4800余场次,为全市人民抗击疫情注入了强大精神力量。持续深化行业管理改革,全面实施“证照分离”,在永嘉启动其他营业性演出审批“一件事”改革试点,文成和永嘉分别被列为全省文旅行业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单位和全市便民利企“一件事”改革试点单位。加强法治建设,获评2020年度法治温州(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单位。推进全域执法联动治理机制建设,市执法队被评为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党组织和先进集体。

二、2021年工作思路

(一)在建党百年庆祝活动中勇争先、强执行、开新局。一是策划开展庆祝建党百年系列主题活动。举办“永远跟党走”温州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开展“百年风华 砥砺奋进”百个文艺精品大放送、百堂公益慕课惠百姓、百首爱国歌曲我来唱、百位民间达人秀才艺、百场视觉艺术巡回展等“五个一百”文艺文化活动。借助第七届温州艺术节、第九届市民文化节、全民阅读节等平台,举办阅读、讲座、展览等100场红色主题活动。举办庆祝建党100周年红色革命专题展。打造“非遗红色之旅”服务品牌,创作一批讴歌党、革命英雄、优秀党员的“非遗”作品。开展红色研学旅游和文旅产业发展短视频创作大赛。二是推出红色文化和旅游系列产品。深度谋划红色与生态、研学等资源整合开发,评选3-5家市级红色旅游教育基地,并推进红色旅游高等级景区创建、红色旅游演艺项目打造和红色旅游重大项目、红色主题图书馆建设。串联洞头海霞女子民兵连、瑞安国旗教育馆、永嘉红十三军旧址、平阳“省一大”会址等红色景点,精心打造“烽火岁月”浙南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推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主题系列“1+X”红色研学线路和100个推荐红色打卡点。创排和打磨提升《李得钊》《海霞》《我的五星红旗》《烽火雏鹰》《浙·一抹中国红》等红色剧目。举办第二届“红动瓯越”(平阳)、“春暖花开·红动鹿城”、洞头海霞红色旅游节等红色文化旅游节庆活动。三是擦亮“繁荣文旅、幸福民生”党建品牌。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学习教育各项任务。继续深化举办初心讲坛、夜学大课堂、党务知识微课堂、文旅青年悦读汇等活动,深入开展全系统党组织“1+1+6”联创共建活动,实现政治理论联学、阵地资源联享、主题活动联办、党员队伍联建、品牌形象联树、重点工作联动。

(二)在加强文遗保护传承中勇争先、强执行、开新局。一是全力争创2022“东亚文化之都”。积极组织开展“东亚文化之都”宣传月活动,策划举办亚洲螺钿文化研究论坛。以“东亚文化之都”创建为契机,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周边国家和重点交流国家的文化交流。二是推进瓯江山水诗路文化带建设。完成瓯江书院、瓯江山水诗路、永嘉学派与温州文化发展等重要课题。完成池上楼展陈提升。实施文化基因解码工程,全年完成200个以上重点文化元素的解码。以保护、传承、展示优秀文化和优质资源为目标,争取打造一批大花园耀眼明珠。组织举办温州大型原创《瓯江山水诗交响组歌音乐会》,策展瓯江山水诗路青瓷特展,深化“孤屿诗楼圣地之旅”等瓯江山水诗路十大精品线路体验内容,展示温州独特的人文魅力。三是加强文物保护和活态利用。推进曹湾山文化遗址公园建设,继续加大东瓯国史迹研究和展示。指导推进泰顺廊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创新文物保护利用方法,健全与完善文物安全分类分色分级动态监管机制、文物安全属地管理考核机制。挖掘、保护和提升楠溪古村落、苍南碗窑村等文物建筑集中成片的文化古村。四是加强非遗保护机制性基础性工作。深化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管理和扶持工作。建设提升木活字印刷术、瓯塑、瓯绣、瓯窑、黄杨木雕、石雕、贝雕、中国木拱桥等传承发展基地。

(三)在公共文化创新发展中勇争先、强执行、开新局。一是巩固提升示范区创建成果。高标准完成城市书房服务标准化国家试点项目和乐清图书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文旅部公共服务机构文旅功能融合试点,承办浙江省推进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现场会。进一步规范城市书房选址建点、设施设备管理、服务资源配置、自助服务、安全保障,完善全国城市书房合作共享机制,优化提升“城市书网”国家公共文化示范项目,打造城市书房2.0版本。探索区域文化一体化发展和文化服务创新,牵头组建长三角数字文化馆联盟、全省文化馆联盟体系。加快温州美术馆等一批文化工程建设,让市民随时随地享受温州文化之美。二是抓好文艺精品创作。建成温州剧本中心,柔性引进一批知名编剧。实施文艺精品提升工程,推出一批文艺精品、文艺名家,重点完成各类群众文艺精品创作200个,创排瓯剧《张协状元》、越剧《杀狗记》、永昆《拜月记》等传统剧目,打磨提升《温・暖》《风乍起》等现实题材剧,启动越剧《荆钗记》温州首部戏曲电影拍摄。围绕南戏理论研究和戏曲生态保护行动,积极挖掘古老剧目,举办温州市第十五届戏剧节,召开南戏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展“南戏故里·经典回望”古典戏曲展演系列活动,进一步打响“南戏故里”文化品牌。三是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内涵建设。开展公共文化新空间建设和未来社区的文化空间建设,深化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服务大提升,鼓励社会力量多方式多领域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新建10家城市书房,新增文化驿站30家,并组织星级评定与管理。丰富民间民俗文化活动载体,推进“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创建。优化基础设施网点和服务提升,组织开展第七次全省乡镇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四是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深化送文化下乡和文化进万家活动,全年完成送戏下乡1000场,送书下乡10万册,送讲座展览100场,开展文化走亲100次。举办“图书馆之夜”“阅读马拉松”等公共文化品牌活动。推动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融合发展,稳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线上线下并行,实现公共文化服务走上云端、落入指尖。

(四)在提升旅游发展品质中勇争先、强执行、开新局。一是实施旅游“微改造、精提升”。以挖掘文化内涵和提升游客微观感受为导向,实施城乡环境更精美、配套设施更精良、旅游体验更精致、休闲空间更精巧、多旅融合更精妙、人性服务更精心、市场营销更精准、数字改革更精进、运营管理更精细、保障体系更精确等十“精”工程,争取列入省级试点15个左右,并筛选35个左右市级试点。二是深化全域旅游品牌创建。高质量编制完成温州市旅游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争创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支持泰顺廊氡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推进一批旅游度假区建设。推动雁荡山-楠溪江“诗意山水”、文成-泰顺“环飞云湖”、瑞安-平阳-苍南“休闲度假”等板块抱团协同发展。培育壮大雁荡山、楠溪江等千万级核心景区,推进洞头海岛公园、雁荡山名山公园、苍南168生态海岸带建设。力争2021年全市旅游业增加值增速达10%左右。三是提升A级景区品质。完善A级景区监管、整改、退出等工作机制。支持楠溪江创建国家5A级景区;探索开展4A级景区“赛马”机制,争创1-2家4A级景区。争取打造1-2家特色明显、业态丰富且有引领性的未来景区。“放心景区”覆盖率达60%以上。鼓励文博场馆创建A级旅游景区,推进有声图书馆进景区、进民宿,推动文化驿站向景区延伸、文艺社团进驻景区活动。

(五)在国家文旅消费试点中勇争先、强执行、开新局。一是深化国家文旅消费试点。扎实推进温州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和瓯海、平阳省级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建设,积极探索“温州模式”。提升鹿城、文成、苍南省级文旅产业融合试验区建设的质量,总结提炼文旅融合改革基层经验。精心培育文旅消费新场景,培育评选50家左右文旅消费标杆街区(商场、景区)、特色文旅消费示范点(店铺),打造一批文旅消费特色街区、商圈、店铺、院落、园区和集聚区,创建一批国家级和省级旅游休闲街区。打造文旅消费新品牌,抓实“百县千碗”工程,推出温州家庭旅游月、夜生活文旅消费季、文旅市集嘉年华等惠民品牌,带动文旅消费增量市场。推进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示范基地建设。二是培育发展新业态新模式。铺开全域夜游新模式,提升“瓯江夜游”“塘河夜画”“夜游楠溪”等夜游品牌。积极打造“青灯水上市集”“诗之岛”等一批温州特色文旅IP品牌和普惠文旅“微景区”。大力发展海洋旅游休闲业,推动洞头始发港和访问港建设,积极融入中国邮轮旅游发展试验区,开通上海到洞头浙东沿海邮轮旅游线路。推进“非遗+产业”发展新模式,承办全国曲艺展演周活动,举办“曲艺温州现象”论坛、非遗购物节,改善非遗产品消费生态;创新非遗文化产业业态,鼓励非遗体验产品的设计开发销售,扶持非遗体验运营团队发展;深化非遗体验基地、非遗民宿品牌建设,制定出台扶持补助办法和地方标准;深入挖掘并开展非遗特色村镇、街区、园区建设。三是加大核心文旅项目建设。推进137个“四十百千”重大文旅项目建设,力争全年引进培育30个文旅农旅项目、5个投资10亿元以上重大旅游项目,完成有效投资230亿元以上。加快“全省夜间经济桥头堡”等13张厅市合作共建的文旅“金名片”建设速度,争取初具规模形象,形成影响力和知名度。建立健全市县两级共建合作和跨区域协同机制,遴选确定20个左右重点培育对象,打造成为富有影响力的温州文旅金名片。四是加强市场主体培育。提升文化旅游行业标准,筹备成立温州市文化和旅游标准化工作专班,筹建第一届温州市文化和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培育5家高品质旅行社、2家高星级酒店、10家省品质酒店、15家旅游等级民宿;加强星评员、导游、讲解员队伍和“红色研学”导师建设,举办全市导游培训、温州市金牌导游大赛等。

(六)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中勇争先、强执行、开新局。一是全面推广“侨家乐”品牌。高标准高规格召开全市“侨家乐”品牌民宿发展现场推进会,制定《温州市“侨家乐”品牌民宿发展规范标准》,探索组建“侨家乐”民宿联盟,推动“侨家乐”民宿品质化发展。争取在全市10个侨乡(镇、街道)和50个侨村扩大试点,高标建成30家“侨家乐”民宿。以文成“侨家乐”、瓯海山根小镇等为示范,深入挖掘“民宿+”反哺等创新模式。探索扩大“侨家乐”布局,打造“侨家乐”小镇、街区、村落、社区等系列。二是深入开展“千村百镇十城景区化”工程。完成30个景区镇、150个景区村(3A级15个)建设任务,建成景区城2个以上;重点抓好3A级景区村复核提升,打造一批示范型3A级景区村。积极推动优质美术资源下沉,着力打造“浙江省美丽乡村美育村(社区)”。三是加快山区县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统筹永嘉等5个山区县发展高能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助推旅游业跨越式发展,使旅游业成为山区县国民经济的主导型产业和助力富民增收的主渠道。

(七)在推进数字文旅建设中勇争先、强执行、开新局。一是深化文旅数字化改革。制定《文化和旅游数字化改革工作方案》。升级温州智慧文旅数据平台,进一步优化“一部手机游温州”,做好“E游温州”“文化温州云”“浙里好玩”等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集成融合、运营维护和宣传推广。开展新一轮文旅数据采集工作,形成《温州文旅产业大数据年度报告》。继续推进全市重点景区和文博场馆客流量、视频监控、预约预订数据接入省市平台,确保30%以上4A及以上景区建成智慧景区。二是创新云上消费经济。开发温州数字文旅消费平台,引导景点、文化场馆等消费场所运用视听科技提升体验的沉浸度,创建一批公共文化场馆数字化示范单位。发展数字文化和旅游产业新业态,探索“互联网+文化”“互联网+旅游”新模式,开发沉浸式旅游演艺、全息互动投影、无人机表演、夜间光影秀等产品,发展在线定制旅游、在线游戏、光影互动等新型文化和旅游业态。培育数字文化和旅游产业新主体,创建1家省级、5家市级文化和旅游数字化示范企事业单位。推进长三角“一卡通”,实现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等方面“同城待遇”。三是实现文旅场景网上点阅。接入并优化“城市大脑数据中心文旅板块”,推进精品场景建设。力争创成1个省级文化和旅游数字化改革示范区(县)、1个公共文化场馆数字化示范单位。

(八)在对外区域交流合作中勇争先、强执行、开新局。一是争取举办重大节会。争取举办世界非遗传承人大会、中国夜间经济论坛、第十六届浙江山水旅游节等重大节会,全方位推出“9.20就爱温州”“我爱夜温州”系列文旅品牌节庆活动,做大做强温州文化旅游节。二是抓好旅游营销造势。围绕“红色、都市、乡村、自驾、研学”等主题,精心编排四季活动,确保“季季有主题、月月有节庆”。坚持“市县联动、跨县抱团”营销方式,积极开展乡村游、周边游、周末游、自驾游、亲子游等惠游活动。聚焦长三角、珠三角、海西等重点客源市场,加强与上海系列国际性活动深度合作交流,创新文旅新媒体的营销模式,多渠道拓展客源市场。积极发展入境旅游,借助东亚文化之都创建契机,加大与日本、韩国等东亚及RCEP地区国家的交流,打造亚洲重要旅游目的地。三是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持续做好国际大都市“遇上温州”“邂逅温州”对外交流品牌,培育建成10个左右国际人文交流基地,聘任20名对外文旅交流大使,提升温州与国际城市在文旅方面的交流合作层次。积极打造姜立纲文化品牌,开展姜立纲与明代士人书法国际学术研讨会等活动。打造“中国最美国际山水写生基地”品牌,推进写生基地建设,举办1-3次写生活动,推动“写生基地”向“写生经济”转变。

(九)在创新引领改革发展中勇争先、强执行、开新局。一是实施人才队伍建设“繁星工程”。不断完善文艺精品创作、乡村旅游运营等人才引进和培育机制,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复合型人才队伍。完善事业单位公益性指数评价体系,探索社会效益最大化。二是深化文艺院团改革。进一步明确国有文艺院团发展方向、功能定位,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完善财政保障机制,激发院团发展活力。加大民营剧团发展扶持力度,指导民营剧团规范化建设、多元化经营和差异化发展。三是开展“未来系列”文化和旅游业态探索和试点。突出数字赋能、标准赋能、生态赋能、科技赋能,开展未来社区、公共文化服务、未来景区、未来度假区、未来民宿(农家乐)、未来酒店等试点,引领市场主体转型升级。四是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领域改革。重点深化法人治理结构改革,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数字化改革,积极探索未来社区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真正让百姓感受到文化的普惠性共享和均衡性发展。五是深化不可移动文物安全监管领域改革。全面推广不可移动文物消防安全隐患分级分色动态监管模式,引进社会力量参与数据智慧化管理,推动文物安全监管由“传统式管控”向“精密性智控”转变。六是推进“非遗在社区”试点改革。开展“非遗在社区”全国试点,积极构建非遗在社区、在家庭的“微生态”,努力打造成为全国样板。其中鹿城区“非遗在社区”覆盖率100%,其余县(市、区)各打造1—3个“非遗在社区”示范点。七是深化执法机制改革。全力构建全域联动互动执法治理机制,推动执法服装、执法证件、执法文书及标识的统一。

(十)在安全责任体系建设中勇争先、强执行、开新局。一是抓好疫情防控和市场安全。切实抓好文化和旅游领域疫情常态化防控,继续推动助企纾困普惠性政策落实落地。组织开展文化和旅游市场“百日会战护航建党百年”专项整治、文物安全整治等系列行动,加强对旅游新业态产品的常态化监测,筑牢文旅市场安全底线,全力打造一流市场环境。二是加强广电安全播出。加强广播电视阵地建设和管理,推进全市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开展“庆建党百年、保安全播出”专项行动,守牢广电安全播出底线。加强广电系统行业监管,加大“黑广播”“非法地卫”整治和查处力度,扎实开展“无小耳朵”示范县“六城联创”活动,争取全省非法地卫整治现场会在温召开。三是确保廉政安全。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强化日常教育管理监督,筑牢廉政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