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 媒体视点
【温州商报】城市书房,这份幸福感惠及千万人
时间:2022-05-24 09:28:31 来源:温州商报 作者:郑小萍 字号:[ ] 阅读量:

从温州出发,已在全国建成4400余家

每天晚上,市民潘女士都习惯坐在位于市区海坛广场的城市书房里办公或者看书。大大的落地玻璃将喧闹的小广场隔离在外,暖黄色的灯光映照一片清幽地,安静又美好。

她时不时会看看前面那一桌,那是读初三的女儿跟她的同学。两个孩子或安静学习,或轻声交流,共同为了人生第一次大考而努力着。到了晚上9点书房关门时间到,她们三人才会掐点离开。

作为温州市民的家门口的“日常”,城市书房不仅把读书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也实现了市民的精神共富。

如今,城市书房已开进全国近200座城市,文化之光惠及无数人。



读书这件事,是会“传染”的

一周里总有几天下午,家住市区高盈里的朱老先生都会在中山公园的城市书房里,看看报,读读书,这是他一天中最惬意的时光。到了下午放学时间,朱先生就“下班”了,他说这里要腾出来给读书娃了。

市民刘女士就常带读四年级的儿子来这里,原本只是打算给儿子找个做作业的地方,但孩子的转变令她惊喜。“他学着哥哥姐姐的样子,做起笔记,认真写作业、看书。去城市书房的两小时,都是效率最高的两小时。”

文章开头的潘女士同样在城市书房遇到了惊喜。两年前的偶然打卡后,女儿发现在这里学习效率特别高。因为书房特别“热门”,两个孩子的妈妈合计着分工合作:其中一个妈妈每天下午四五点就去书房占桌,潘女士则在晚饭后陪孩子们过来学习,做后援团。两年来,风雨无阻。看到孩子们的上进与努力,母亲们很是欣慰。

事实上,读书这件事,是会“传染”的。潘女士说,在这里都不好意思刷剧,她也在准备把工作上必需的证书给考下来。



城乡阅读一体,文化惠民共富

公共文化普惠民生,是共富画卷上的底色。

上周,温州市图书馆组织召开2022年城市书房建设图纸审核会,对今年拟建的25家城市书房进行审核。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公共服务处处长王乐琴介绍,这25家城市书房的选址下沉到乡镇及街道,以未来乡村、未来社区为基础,助力城乡精神共富之路。

作为15分钟文化圈的具象,城市书房早已融入城市文明的底色。2014年,温州第一家城市书房在市区县前头诞生。此后,温州城市书房如雨后春笋,开遍瓯江大地。

“截至2021年底,温州拥有13家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112家城市书房。自从城市书房纳入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以来,图书借阅量几乎翻了一倍。其中,书房累计接待读者1400.13万人次,流通图书1283.21万册次。”温州市图书馆馆长张启林说文化会浸润人心,现在来城市书房的读者,不用提示,都会自觉静音,“大家都很珍惜城市书房,珍惜在书房里的自己”。

为了惠及更多人,城市书房还拥有了农村延伸版——百姓书屋。截至今年3月,我市运行中的百姓书屋80家,累计流通图书171.02万册次,累计接待读者99.95万人次。“百姓书屋”让“人人享有”图书馆变成了现实。



升级迭代,“一房一特色”

经过8年的迭代,温州城市书房建设,已经进入高配版本,不管是建设理念、服务理念,还是管理理念,都在不断完善。细心的市民早已发现,这两年新建的城市书房都有了自己的主题,如亲子主题、非遗主题、国学主题等。

优越的地理位置、静谧的阅读环境和浓郁的主题氛围,让书房的 “磁力”越来越大。从山到海,从城市到乡镇,文化之光照耀着瓯越大地。位于罗阳镇的泰顺北书房城市书房,以“山城文化”为主题,丰富了泰顺居民的文化生活。最近忙着考公的市民林先生最常去的就是这家书房,他说在这里有“坐拥书城”的幸福感,提醒他自律,让他相信自己可以更好。

城市书房模式作为温州文化经验,如今正被不断复制。2020年,自“全国城市书房合作共享机制”成立以来,截至目前已吸引全国113个城市加入。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先后有29个省、市的近200座城市建成4400余家城市书房。

2021年,城市书房行业标准获批立项,“温州标准”正式走向全国。自此,从温州开启的这份幸福感,惠及千万人,成为每一座城市不能缺少的情怀与温度。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