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 文旅资讯
古道,这里美的刚刚好
时间:2015-11-26 9:21:49 来源:温州旅游网 作者:黄娅凡 字号:[ ] 阅读量:

浓密的树林、悠长的小路、厚重的石阶……古道,作为交通要道的功能已然成为历史,然而,古道所根植于这片土地上的文明,却是一笔璀璨的文化遗产,它留给世人的不仅仅是无尽的自然美,还有那份心境,那份人们对青山绿水、松涛竹海,对田园牧歌生活的无限向往。

小编今天就给大家介绍几条文成县的古道,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挑一个时间去走走。



红枫古道第一岭—大会岭

位于文成县大峃镇岭脚村至百丈漈富垟村,约4500级台阶,全程约5公里。路面早期用不规整的乱石,中晚期用青条石铺就而成。古道两侧遍布多种名木古树,还有竹林,且人文景观众多,有会吉桥、岭脚亭、半岭亭、会云寺、云亭庵、云顶寺,元末吴成七农民起义时建造的白杨寨遗址等,其中还有从清道光至民国期间的石碑9块,香炉1个,半岭亭的一座用规整的桃花石和青石砌凿而成的正方体古灶台。该古道历经数百年,仍保存完好,沿途集中了多种文物遗存类型,显示了各个时代的历史气息。



最特色红枫古道—龙川五十二岭

龙川岭红枫古道,位于龙川村头村至过山村山丘口亭,东西走向,明、清古道,全程约3.5公里。古时上通百丈漈镇、南田镇、青田县、下达黄坦镇、大峃镇、瑞安县。古道两侧遍布枫香、松树,有三座单孔石梁桥,岭脚处有文成有名的“山水果园农家乐”,种植有板栗、梨子、葡萄、桃子、柚子、李子等水果,供人们假日休闲采摘、玩乐。

龙川岭斜对面山称四面峰,状若埃及“金字塔”。峰东面有雄伟奇石“将军岩”,峰西面有惟妙惟肖的奇石“纱帽岩”,值得顺游,一饱眼福。



最宜游红枫古道—猫狸擂岭

猫狸擂岭,民间传说古时屿根村周氏始祖周一公,从吕山洞学法回家,得知岭头猫狸成精变男变女,危害百姓,即湿法除之,猫狸精从岭头一直滚到岭脚而亡,故此岭民间以“猫狸擂岭”命名,沿用至今。

猫狸擂岭红枫古道位于大峃镇屿根村三查路口至垟丼村,明、清时建造,海拔约为400米,山高岭陡,全程从岭脚处到垟丼村,约长3590米,旧时为文成、平阳、泰顺三县百姓交通要道,行人络绎不绝,古道共有红枫59株。

垟丼村段人文景观有永福堂、吴氏宗祠分祠。途中还有清同治十三年(1874)始建的宗福堂,岭脚有陈十四娘娘殿和五显爷殿、清泉亭。



最神话红枫古道—岩庵岭

岩庵岭红枫古道位于大峃镇珊门村云枫路首至里阳西山村漈头庵,南北走向,明、清古道,全程约2公里。旧时古道路面主要铺设不规整块石,后期维修时部分路段用花岗岩条石铺砌,拐弯较多。古道上人文景观众多,路旁有明万历十三年(1585)建造此古道的摩崖石刻、云江亭、茶亭、地主庙、双枫亭等,其中尤以始建于唐代,明永乐年间重建的庵最为著名,是值得一游的景区。



最浪漫红枫古道—松龙岭

位于文成县大峃镇沙垟村至里阳乡垟外村猫狸塘,南北走向,明清古道,全程约2.4公里。古道上通里阳乡,下达大峃镇、泰顺县、玉壶镇、平阳县。古道路面主要以规整条形桃花石铺就,多拐,中段保护完好,以古色的圆石拼成,极富韵味。古道两旁遍布多种名木古树,以枫香为主。沿途有竹林、农家乐、高山民居、徐三公庙、龙儿头路亭、金畔相公殿等人文景观,环境优美,景色宜人,途中香枫旁设有水井,有条石做成的坐凳,供路人休息。



最讲究红枫古道—道岭

道(苔)岭红枫古道位于大峃镇吴垟村靛青山岭根脚到百丈漈呈岭头自然村,始建于明代,清朝、民国时期多次修缮,古时是沟通南田山徐庄、篁庄源、南田镇与大峃镇的重要交通大道。道岭素以岭陡弯多出各,三十六万,弯弯揽胜;二千八步,步步登天,故岭陡行宜文,事急步必究。古道全程约5公里,沿途36个拐角处设平台,既耸且陡,耸之处都建花岗岩条石护栏,以确保过往行人安全,古道两侧共有古枫92株。有始建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的景福堂,半岭和岭脚处都建有路亭,亭旁有山泉供路人饮用。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