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 文旅资讯
永昌堡——温柔了硝烟 惊艳了岁月
时间:2015-09-30 15:43:17 来源:温州旅游网 作者:黄娅凡 字号:[ ] 阅读量:


八月的一天里,收到身在同里的友人寄来的一张明信片,上面有青石板路,小桥,和绿树荫,江南的风景,有着让心安静的魅力。九月的日光里,趁着一时的兴起,驱车前往了龙湾的永昌堡,坐在新城街的古桥旁,一瞬间有种回到了明信片上那个江南水乡的恍惚。



记忆里的永昌堡,是一座金戈铁马,旌旗如云的爱国主义城堡,城内是一段段王氏先人抗倭历史的细碎片段。而永昌堡之名则取永远昌盛之意,城堡始建于明嘉靖37年(公元1558年)。明代,因温州沿海备受倭寇侵犯,永强抗倭首领王沛、王德叔侄牺牲,后王叔果,叔杲兄弟发起修建此堡以抗倭,保存至今大部分完好,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走一圈古城墙  看一座古桥

登高而望远,永昌堡的古城墙是不得不走的,永昌堡的四周有四座陆门,东环海,南迎川,西镇山,北通市。沿着通市楼或环海楼的石板阶梯,即可登上古城墙。这城墙雄伟壮观,南北长738米,东西阔455米,高8米,基阔4米余,周长2366米。城墙上还设有12座敌台,各门边有水门,上设城楼,战时可为现场指挥之用。城墙内还留有报道、古炮等防御设施。



斑斑驳驳的城墙,随风飘扬的一面面旗帜,似乎述说着王氏家族那一段金戈铁马、铁血峥嵘、保家卫国的历史。放眼望去,城外悠悠的护城河环绕着永昌堡,城内依河成街,散落河边的民居错落有致。



永昌堡城内有两条南北走向的上下两河,各穿过水门与城外河道相通。上河位于生活区和商业区之间,故上面建有五条风格各异的石桥,一桥一式,五桥四样:梯式、彩虹式、坡式、直通式,至今全部原色原味保留完好。



走进一座祠堂 寻访一个家族史

永昌堡内居民大都姓王,王氏族人学风醇厚、人才辈出,是明代温州望族,仕宦、艺文上均有不俗成就。自明弘治年间以来,堡内共出了状元1名、榜眼1名、传胪1名、进士13名、副榜4名、举人30余名,历代乡贤所撰著作达100多部。



王氏宗祠则是王氏宗族文化的象征,它坐落在永昌堡通市门边,系族人王澈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所建,占地8670平方米,二进合院式木构建筑。王氏宗祠的大门是一座石碑楼,系花岗岩结构,有四柱,牌坊上部前后置双石檐,托石星斗,其横梁外刻双狮抢球、内刻双凤凰和各式花纹,故名双凤石牌楼。石碑楼经过时间的洗礼,略显破旧,但却气势恢宏,向八方游客诠释着这群族人辉煌的历史。



进入宗祠内,抬头便是正厅一块“奕世簪缨”的匾额,意思是家族世代为官。王氏宗祠分七个展厅,正间的五个展厅分别为“粼谊长存”厅、私塾、正厅、“姻族千秋”厅和“王氏名人”厅,介绍当地的建筑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等。而两边侧廊则分别展示抗倭历史和城堡文化,以文字、图片、实物等形式展示给我们。

王氏宗祠后有一幢五间二层楼仿古式的永昌图书馆,藏有永昌堡历代进士举人所著的70多部明版著作图书。而从图书馆旁的小门出来,顿感豁然开朗,一个小花园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亭、桥、池、石、廊具备,令人流连忘返。



逛一座明清宅第 感受一段历史

永昌堡内现存有都堂第、士大夫祠、右司马第、状元第、王绍志故居等多处明清时期的民居,基本上保持原来格局,其中尤以位于御史巷1号的都堂第最为出名。都堂第,即王诤故居,始建于明隆庆年间(约公元1570年)。王静为明嘉靖年间进士,后官至督察员佥都御史。



都堂第三面临水,坐北朝南,有七间两进,中后院各有轩房三间,以木结构为主,辅以青砖花岗石。整座建筑端庄巧雅,所有构件精致讲究,被专家称作“典型的明清东南沿海水乡人家布局”。



2002年5月,由意大利普拉托省牵头,联合法国巴黎市和西班牙阿利坎特市,共同实施了“亚洲城市项目”,对都堂第进行了保护性修复。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使檐廊、窗棂恢复原有的格局,保留了明代明“风”明“韵”。



品一口麦麦酒  吃一桌永强菜

“麦麦酒”又称“月子酒”,旧时永强农村,孕妇娘家有产前送“快便肉”,产后送“麦麦酒”的风俗,以期产妇生产顺利,产后尽快恢复。麦麦酒是由乌豆、北枣、当归、枸杞、红糖等泡制的黄酒。温州民间认为,麦麦酒性温,有除风避露、补充奶水、滋补益母的功效,有利于产后恢复元气、养颜补血。郑振晓是郑氏“麦麦酒”第三代传人,通过他的传承与努力,2014年,“郑家园麦麦酒酿造技艺”被评为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郑家园麦麦酒位于永昌堡新城街上,从北门进,沿着新城街走个百余米,即可看到有块“郑家园麦麦酒”的牌匾。店里的入口是满满堆砌成一面墙的酒坛,酒香似乎就从这些酒坛子里散发出来了。好客的店主一见有客人进门,便会斟满一杯香醇的麦麦酒请您品尝。



从都堂第出来往新城街走的路上,会路过一家带着小小院落的屋子,门口挂着精致的灯笼,8号庭院的门牌正挂在石头墙上,正好到了饭点,我们就停下来吃顿饭吧。



这里的老板娘是永强当地人,接近90后的小小年纪,烧的一手堪比邻家老奶奶一般的好菜,开着一家美容院却独独喜欢来经营这个满是花花草草的院子,她说更喜欢看客人享受她料理出来的美食。永强靠海,正是开渔的季节,空气里都带着海鲜的味道。永强菜算不上自成菜系,却跟市区人家烧比起来也有一番更独特的味道。野生的跳鱼、脆软的沙蒜、蚯蚓般的泥蒜都是市区很少吃到的美食。



有人说,在这座花岗岩叠石垒就的明代寨堡里,静静享受浙南民居的生活气息。过谯楼,穿城门,沿上下河,走古石板桥,在庭院里歇个脚,在酒庄里村口酒业,拐到巷口,便发现御史巷1号“都堂第”,于是在这里,想着如果是冬天,如果有阳光、热茶,那该多好……

而我总只有那一句,人生总是要有一些时间用来在永昌堡虚度的。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