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游记名家古道古镇古堡行在泰顺启动 四方名家齐聚见证古韵乡情 | |||||
|
|||||
古道、古树、古桥、古村,还有一些古民居构成了一幅迷人的乡村画卷。那袅袅升起的炊烟,尽是满满的“乡愁”。2016年1月9—10日,由中国游记名家联盟、泰顺县人民政府主办,泰顺县风景旅游管理局、浙报传媒《江南游报》社承办,泰顺县文联、泰顺县文广新局协办的“寻迹古风 记住乡愁——中国游记名家古道古镇古堡行正式启动,并组织首站走进泰顺采风活动。
中国游记名家联盟是由温州市旅游局和江南游报社共同发起,联合国内一批知名游记名家、散文作家自愿组成的全国性创作团体。“要留得住绿水青山,系住乡愁”,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大理和村民拉家常时道出了百姓的心声。为把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乡情+乡愁”幸福生态理念融入到旅游文化提升中来,中国游记名家联盟于2016年开年之际在全国正式启动“中国游记名家古道古镇古堡行大型巡回采风活动”,活动旨在借游记名家的独有视角和精彩之笔,引领更多的游客沿着游记名家的足迹和笔迹,在旅游过程中一起去探访古道古镇古堡,记住乡音乡情乡愁。
泰顺是全国知名的“生态之县”“廊桥之乡”“氡泉之都”,泰顺的古廊桥、古民居早已盛名在外,泰顺的古道资源也非常丰富但却鲜为人知。每年深秋初冬,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吸引了众多爱好者前去寻找一份野趣,体验一种心情。据了解,本次活动吸引了全国及温州本地的近30位游记名家、摄影名家、民俗专家到泰顺采风。他们分别到天关山古道、百福岩古村落、泗溪古廊桥、胡氏大院古屋等景区体味“古韵”,感受“乡愁”。采风活动结束后每位游记名家将通过自己的妙笔为古朴的泰顺留下游记作品,赋予泰顺山水更多的人文内涵和古韵风情。
据统计,泰顺全县现有保存完好的古道27条,其中主要古道18条,可概括为生活商贸古道、“三古”文化古道、革命老区古道、畲族风情古道四大类型,其中三滩大岗岭红枫古道和天关古文化古道最为游客熟知。自古以来,天关山以其绝尘佳境吸引了众多文人过客,或来此隐居或留下经久诗文。天关山古道最具特色的是“道古、树众、溪长”,古道是山民进罗阳城的主要通道,故称千年古道。
参加泰顺古道、古村采风的名家们纷纷表示,想不到泰顺除了全国有名的廊桥和氡泉外,还有这么美得古道、古村落、古民居,对泰顺古民居的结构布局及内饰木雕工艺等惊叹不已,连连称妙。表示这些散发着古朴古韵的古道、古村落、古民居就是闪耀在泰顺旅游版图上的一个个新亮点,会为成“醉美泰顺”一个古韵特色和乡愁印记的文化符号。中国游记名家联盟主席黄亚洲、中国游记名家联盟副主席韩小蕙等更在鉴赏库村古村时现场即兴创作了多幅书法作品和联合签名墨宝。
在本次全国行活动启动仪式上,泰顺县委副书记县长董旭斌对游记名家的到来表示热忱欢迎,泰顺县风景旅游管理局局长李勤俭介绍了泰顺旅游发展情况,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中国游记名家联盟副主席韩小蕙概述本次活动的意义及下一步全国巡回采风的计划,中国游记名家联盟副主席、温州市旅游局局长张纯洁向泰顺风景旅游管理局负责人授采风旗,原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游记名家联盟主席黄亚洲宣布活动正式启动。
附:中国游记名家联盟主席黄亚洲诗作《诗人迷恋山里的石头》 许多大山掏出自己的肝胆、骨骼、指甲 如此伺候 普通农家 农家里,有缺牙老人、肚兜孩子,有 二婶、小嫂、少女 这些女人要翻好几道岭才能赶上一次集 換回一件花袄 她们要带去很多菜干、笋干、亲手编的竹匾 说起来,石墙也是大山亲手编的 蜿蜿蜒蜒,曲曲折折 石头间没有一丝缝隙 人与鸡鸭,还有屋檐下的辣椒与灯笼,都要严密护卫 生活饱满,哪能漏气 石墙上布滿绿蕨、养血菜、爬山虎 大山在搬运骨头的时候 没有忘记自己的毛发 搂在大山臂弯间的生活,是多么福气 可是年轻人还是选择了城市 对此,大山也很理解 最近又动用一批骨骼,并且撕开自己的心脏 布下一条省级公路 公路是水平状的石墙 公路两侧的林带 也是大山的毛发 一根一根拔的,大山没有喊痛 至多,用几层云彩,皱皱眉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