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 县(市、区)动态 > 雁荡山
雁荡山研学旅游大有可为
时间:2016-08-18 8:41:29 来源:雁荡山风景旅游管理委员会 作者:黄娅凡|文:雁荡山旅游 字号:[ ] 阅读量:


为充分挖掘“大雁荡”自然资源和厚重的文化资源,把雁荡山打造成符合实践教育课程要求的“研学旅游示范基地”,促进雁荡山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而努力探索的基本思路,昨日,雁荡山管委会和温州日报报业集团联合主办的雁荡山“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建设研讨会在雁荡山如期举行。来自省内外的旅游部门、教育机构、旅行服务企业、科研机构的专家和代表以及等近四十人出席了会议。与会人员参观考察了雁荡山博物馆、雁荡山旅游学校、雁荡山创客学院、西门岛红树林观光区、和西门岛乐园等雁荡山代表性研学旅游资源后于昨日下午召开了别开生面的研讨会。

会上,雁荡山管委会林万乐主任与温州日报报业集团潘建中总编辑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随着大众旅游的不断发展,旅游不仅已经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门类,而且已经成为现代人“居+游”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而旅行是青少年增长见识、开拓视野最便捷、最具优势的方式,“研学+旅游”会成为未来青少年旅游的主要方式。如何更好地以雁荡地质科普为主题,打造全国研学游示范基地,推动雁荡山旅游的转型发展,成了这次讨论的主要内容。

每位专家代表都结合了自己的工作和研究纷纷为雁荡山研学旅游献计献策,分析了研学旅行的意义和价值,目前所面临的困难和对策等。有代表聚焦分析认为:从生态体验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角度看研学旅行的价值,它可以让体验者享受生命成长,同时,有利于激活雁荡山的生态化育资源,让立德树人臻于生态化、体验化,有利于活化雁荡山旅游特色资源,有利于改善和优化旅游产业,有利于提升青少年民族文化品位。建议雁荡山今后在研学游产品、导师体系、营地建设三要素上做好顶层设计和项目落地。

2014年《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导意见指出,秉着教育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建立小学阶段以乡土乡情研学为主、初中阶段以县情市情研学为主、高中阶段以省情国情为主的研学旅行体系。

“认识世界是重要的,而生活的世界是从身边开始的,对孩子们来说尤其如此。”

“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研讨会上,内容集中饱满,讨论热烈、深入、细致,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注重理论的支撑作用和可操作性技术设计的有机融合。

最后林万乐主任表示:雁荡山将针对研学+旅游的旅游形态,结合雁荡山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整合社会资源,活化政府职能,对接市场,让有效的人做有效的事,推动研学旅游事业的发展,以全面建设世界地质公园为新起点,以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创建活动和打造世界知名旅游品牌为目标,努力把雁荡山建设成国内一流、世界闻名的风景名胜区和研学基地、研学旅游目的地。从而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为游客服务、为当地百姓服务。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