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十九大,平阳青街绘出一幅特色旅游美丽画卷 | |||||
|
|||||
五年在历史长河中不过一瞬,但在青街,五年间变化之巨、成就之大,足以在历史进程中留下深刻印记,成为畲乡发展进步的重要里程碑。
五年来,青街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生态”“古村落”“畲乡”三大优势,挖掘畲族风情资源,扎实推进“全域观光旅游新青街”建设。五年的努力,青街实现了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主要指标实现倍增;五年的努力,不断获得上级的肯定,先后取得省级生态乡、国家级生态乡、市级卫生乡、市级无违建乡等荣誉称号。 如今,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座生态优势突出、畲族风情浓郁、群众满载幸福的新畲乡。 从靠天吃饭到绿色富民 “自从种了竹荪,部分低收入农户有了稳定的收入,日子也过得比以前好了。”王神洞村村民兰天等笑着向游客们介绍。 作为一个山区乡镇,青街长期以农业为主导产业,全乡经济收入主要来自竹子、蔬菜等农业初级产品,附加值低、回报率小,经济发展缓慢。直到“两山”理论问世,转机也随之而来。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定位,青街走出以种植大户创办合作社、村集体“三资”入股合作社为主,资源开发、产业带动、招商引资、服务创收等方式为辅,多途径发展村集体经济的路子。同时,乡村两级按照资金投入“1:1”,联手打造“红色基金”加强版,充分利用“互联网+”“农超对接”等方式,解决村集体项目发展资金不足、市场销售不畅等问题。
青街依托1.8万亩毛竹林的优势,深入实践科技富民强乡项目,完成低产竹林改造1000多亩、推广毛竹覆盖催产技术100多亩,建成毛竹粗加工场1家、竹荪种植基地近170亩,实现毛竹林产业提质增效。同时,鼓励和支持各村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培育出了一批效益农业种植基地,如垟心村铁皮枫斗、九岱村黄栀花、南网村金线莲、东坑村瓯柑、太申村与新三村杨梅等种植基地。 从落后封闭到特色旅游 “山中出凤凰,凤凰出山哈……”游走在畲寨,原生态的畲歌不绝于耳,青街少数民族同胞仍保留着讲畲语、唱畲歌、穿畲衣、开展畲族民俗活动的民族传统。随着居民对民俗文化旅游需求空间的加大,畲族特色旅游发展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五年来,青街坚持文化引领,着力推动文化发展项目化、有形化和精品化,全力打造“竹海畲乡·特色青街”。建成了3座各具特色的民族牌坊,完成主要道路沿线民房特色立面改造,完成畲族文化陈列室、文化广场、文化长廊和观望亭等项目,组建畲歌畲舞表演队、畲语讲师团,开办畲语培训班,举办民族运动会,充分展示畲乡独特民俗。同时,做好古建文化修缮保护,完成李氏大屋、古廊桥、上过溪、施味辛故居和陈均远故居等一批重点古民居修缮,有序推进青石街仿古商业街立面改造工程,启动睦源村、十五亩村和王神洞村畲乡特色民宿建设,实现古墙沿线亮化绿化洁化。目前,王神洞村被评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九岱村被列入浙江省十佳少数民族村寨培育名录,东坑村依托漂流和美丽乡村建设创成省级旅游特色村,青街村被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古村落一般保护村、市级历史文化古村落重点保护村,“旗杆内”成功创成历史文化保护点。现在,全乡畲族文化气息浓厚,美丽村寨特色突显,起到了示范带动的样本作用,收到了极好的社会效果。 同时,青街依托传统节日,积极做好“三月三”“浙闽畲歌会”“畲族百家宴”等三场特色盛会,尤其是成功举办温州市第四届、第八届瓯越“三月三”畲族风情旅游节,成功推介特色婚嫁表演、畲家精品民宿等青街品牌,将“畲乡游”推向高潮。 从脏乱差臭到诗意栖居 五年前的青街,主次干道陈旧残损,小街小巷“路不平、水不通、灯不亮”,给群众的生活造成了一定困难。特别是生活垃圾处理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直接影响着老百姓的身体健康。 五年来,青街深入推进“五水共治”,全面实施“河长制”,完成青街溪小流域治理3000米、防洪堤绿化900米,建成垟心等4个村滨水小公园,完成太申等9个村饮用水改造提升工程,朱山等9个村的农污工程建设,不断强化水环境保护。大力推进“三改一拆”,五年来累计拆除各类违建6.03万平方米,拆除涉宗违建3处。编制《平阳县青街畲族乡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平阳县青街畲族乡美丽乡村规划》,形成长效管理机制。全乡11个行政村均已创成市级生态村、市级卫生村,其中王神洞村创成国家级生态文化村、省级生态文化基地,九岱村创成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 现在的青街,道路平坦宽阔,水质常年保持在II类以上,空气也更清新了。年轻人沿着民族风情绿道健身,老人在滨水小公园里打拳,小孩在水边开心地玩沙…… “路面平坦了,环境漂亮了,游客增多了,收入增加了,心里舒畅了。”农家乐老板池方潘说。 从民生短板到“幸福四溢” “我们以前都没饭吃,现在有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吃一顿饭只要2元,连领低保的老人每月都能有结余。”在党群服务中心的党员活动室,73岁老人兰天决感激地言道。 五年来,青街积极推进民生设施建设,实现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建成了规范化村民中心2个,睦源社区先后被评为县“三星级幸福社区”、市“四星级幸福社区”。积极改善全乡交通条件,完成九岱-贡后联村公路、青街游步道、南顺公路青街段拓宽工程、朱山-北山村路面硬化和睦源至九岱、睦源至东坑底的安保工程等。积极改善办学条件,青街中心小学塑胶操场、民族幼儿园建成并投入使用,成功创成市级学前教育达标乡。积极改善医疗卫生条件,乡卫生服务中心投入使用,新农合工作收益率和满意度逐步提高,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并创成市级应急示范乡。积极建设文化活动阵地,王神洞畲族陈列室和十五亩文化礼堂均被评为县级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十五亩和九岱文化礼堂创成“县四星级”文化礼堂。社会治理有序有效,全乡和谐稳定,2012~2015年青街连续四次在全县平安考核中排名第一。 五年砥砺奋进,五年扎实苦干,已绘出一幅天蓝地绿、山青水净、温暖幸福的美丽画卷。一个让人魂牵梦萦的老青街,正在变与不变中重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