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简介 | ||||
|
||||
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于2008年8月成立,2009年6月在温州市文化馆增挂牌子。主要承担着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针、政策、规划、方案的制定,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组织市级以上各类非遗项目名录、代表性传承人和传承基地的申报和评审;举办非遗学术、展览(演)及其他公益活动;交流、推介、宣传非遗保护工作;建立非遗数据库;负责温州非遗馆日常运行等工作。 目前,温州市已有4个项目列入人类非遗项目名录,其中“永嘉昆曲”和“乐清细纹刻纸”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泰顺廊桥营造技艺”和“木活字印刷术”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30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45个项目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71各项目列入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另有国家级传承人23位,省级传承人168位,市级传承人374位。与 2012年12月27日,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非遗馆总面积8300平方米,设有11个县(市、区)分展厅、3个专题馆(蓝夹缬馆、龙舟馆、瓯窑馆)、百工一条街、互动区等,共展出150多项近千件温州非遗展品,是目前浙江省面积最大、藏品最多的综合性非遗展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