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市龙西乡借资源优势推进乡村振兴 | |||||
|
|||||
近期,龙西乡获评温州市2017年度十大“美丽乡村”标杆乡镇荣誉称号。去年以来,龙西乡紧盯乡村振兴目标,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践行“全域旅游”战略部署,统筹推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水质提升、“大拆大整”等工作,深入推进“农旅融合”产业转型发展,先后创成省级卫生乡镇、省级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达标乡镇,实现全部断面水体水质达到Ⅱ类以上,形成共建共享良好氛围。 一、“石斛+旅游”带动经济 作为浙江省首批森林特色(铁皮石斛)小镇之一,龙西铁皮石斛种植加工久负盛名,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从事铁皮石斛相关工作。该乡“铁枫堂”“高鼻子”两个石斛企业在全市石斛企业中执牛耳。近些年,龙西乡将石斛特色与旅游相结合,石斛谷被列为温州市首批森林康养基地之一。 今年,乐清市委、市政府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力打造“4+1”精品示范带,其中东加岙村被列入“香馥田园·休闲文化”乡村振兴示范带的节点之一。 春日里的东加岙村石斛谷森林康养基地,流水淙淙、曲径通幽。深入谷内,只见树林间、岩壁上,满眼的铁皮石斛郁郁葱葱,令人神清气爽。谷内的药膳馆、接待中心都已初见雏形。 这段时间,这里迎来了一批批参加康养乡村游的游客,大家被这里的清新空气、石斛文化深深折服。 除了石斛谷,龙西还有显胜门景区、仙人坦村的飞拉达、砩头村的茶叶、庄屋村的散水崖……几乎每个村都有自己的亮点和看点,吸引四方游客。 “特色产业带动了龙西的人气,村民的收入也更加多元化。”该乡工作人员介绍,除了石斛加工费用外,如今,村民还可以通过土地租金、分红、开设农家乐、参与工程建设等获得收入,村集体经济收入也得到提升。 近年来,龙西乡通过招商引资,开发民宿,建设自然体验兼农园体验的散水崖民宿项目;铁枫堂与广州娇兰佳人达成合作,打造石斛深加工产业;该乡还对石斛、上山面、茶叶等进行扩容,力求做大做精做优,为当地创造更多绿色 GDP,引导当地群众开办民宿、餐饮创收。 二、乡容乡貌变得更靓丽 卓龙线贯穿龙西乡,沿着乡间大道行走,每隔一段距离,就能看见四色的分类垃圾桶整齐排列,门前屋后整洁有序,路上几乎不见垃圾的踪迹。去年,该乡以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浙江省卫生乡创建等工作为契机,对全乡环境进行了大力度整治。 据龙西乡工作人员介绍,在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中,龙西乡以“打造立体山水下的生态休闲体验型旅游服务小镇”为定位,针对空间发展局促、城镇风貌特色缺失、交通现状流线混乱、三线布局混乱等问题,重点分区规划,对核心区沿街房屋立面、石斛街、文化中心等进行融合提升,打造微缩景观盆景式的空间格局。 该乡还将村庄、道路、溪流的环卫保洁整体打包,进行市场化运营,全面推行“垃圾不落地”模式,做到全面覆盖、长效管理;以治理“五乱”为切入点,建立专项治理方案,专人牵头负责治理道乱占、车乱开、摊乱摆、房乱建、线乱拉工作;针对龙西房屋样式不同、布局不齐、层高不一的情况,采取立面专项治理;增设木坛花箱进行点式绿化;增设石斛加工苑统一摆放。 大刀阔斧的整治行动,让村民明显感受到了身边的变化。“环境变漂亮了,不仅能吸引更多人来,我们住得也更舒心。”村民赞道。 “要做好旅游,必须要有好的环境。”该乡党委书记陈敏说,接下来,他们将持续推进和深化环境治理,打造国家级卫生乡。 三、文明乡风喜迎百家客 在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带动村民增收的同时,龙西乡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工作、推广好家风好家训、评选“好婆婆”“好媳妇”等民间道德奖,加强村民精神文明建设。 乡、村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在环境整治过程中,以身作则,组织群众开展门前屋后、村庄、道路、河道等卫生治理。同时,引导各村将环境卫生等纳入村规民约,每家每户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激发村民主动参与。 为树立安全、文明的旅游观念,该乡结合主题活动日,组织青年志愿者和学生在景区开展文明旅游宣传,引导游客停车、劝解不文明行为、为路人提供帮助等,以实际行动引领游客文明游览。 去年底,该乡第3个文化礼堂落成,村民们又多了一个文化生活好去处。仙人坦、庄屋、砩头3个文化礼堂各有特色,均展示了各村的鲜明特色。 淳朴的乡风、有效的治理方式,使得该乡去年全年没有发生一起盗窃案,村民安居乐业。除此之外,该乡文化旅游产业已显成效。前年,“山谷里”艺术写生基地投入运行。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中国人民大学画院等10家院校、机构和基地签约合作,将创作写生基地签约落户到该村。数千名师生来龙西进行艺术创作,为龙西旅游发展注入新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