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延续历史文脉 让甲骨文“活”在当下 | ||||
|
||||
瑞安甲骨文研究历史悠久,朴学大师、清末大儒孙诒让在1904年写下的《契文举例》是最早考释甲骨文的著作。近年来,瑞安市寻根历史文化精髓,保护传承甲骨文化,探索甲骨文发展新路径,积极开设甲骨文课程、打造甲骨文艺术馆、开展研学交流活动,让甲骨文传承之路行走更加有力,让甲骨文化传承真正后继有人。 专家学校齐联手,甲骨文化有传人 瑞安市实验小学由甲骨文研究第一人孙诒让先生创办。2017年该校在全省率先设立甲骨文课程,打造甲骨文化传承特色学校,由甲骨文学会负责师资培养及专业指导,实验小学负责课程开发、教学及教材编写,建立甲骨文化传承课程体系,打造文化传承载体。目前,该校开设“甲骨文书法”和“甲骨文化”两门课程,每周五下午开课,已有近200名学生参与了学习。此外,还积极开展甲骨文传承进校园活动,开设“心兰讲坛”,学习传播甲骨文化。 艺术礼堂齐发展,甲骨文化有舞台 瑞安在安阳街道西垟文化礼堂打造的甲骨文艺术馆将于11月底正式开馆。作为全省首个也是唯一一个文化礼堂结合甲骨文元素的艺术馆,该馆展出来自海内外100余件甲骨文书法作品,主要作品创作者既有享誉中外的甲骨文大师,也有瑞安本土的甲骨文化爱好者。此外,瑞安还创新打造各种形式的甲骨文创作品,让广大普通老百姓亲近甲骨文艺术,推动高深莫测的甲骨文走向通俗化和生活化。 学习研究齐奋进,甲骨文化有交流 为使绝学成显学,瑞安积极开展各类有益的尝试和探索。瑞安甲骨文学习五人学习小组、市政协甲骨文书法学会、市甲骨文学会,积极开展以甲骨文书法为主要形式的学习、探讨、创作活动,为甲骨文化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还编辑《玉海甲骨墨缘》内部刊物,举办“孙怡让杯”全国甲骨文书法大奖赛,召开纪念孙怡让《契文举例》问世110周年国际甲骨文学术和书法艺术大会,连续四年开展海峡两岸甲骨文化交流活动,打响了 “显学”文化,让甲骨文真正“活”在当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