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海博物馆开展传统楹联赏析与创作分享会 | ||||
|
||||
7月28日下午,瓯海博物馆开展传统楹联赏析与创作分享会活动。活动特别邀请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史从忠指导三十余名初学者学会赏析楹联作品以及掌握楹联创作技巧。 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古往今来,对联不仅在民间流传广泛,也一直备受文人推崇,小小的一副对联,看似貌不惊人,却承载着华夏文明的博大精深。 史从忠从楹联的历史说起,深入浅出,即兴示范,让参与的学员形象直观地了解了对联这一雅俗共赏的传统文学体裁,强调了对联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同、句式相同、平仄相谐、强弱相当、文字相别等特点,并从对联的笔调和对仗体系进行详细赏析对联。学员们纷纷表示,这是一次生动丰富的传统楹联知识培训,充分感受到了楹联这一中国独特的、历史悠久的文学艺术瑰宝的魅力。 一直以来,诗词楹联在温州地区都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群众基础,爱联、评联、撰联、用联蔚然成风。此次活动的开展,诗词楹联爱好者能更为系统地学习诗词楹联独特的基本规则和创作知识,对提高创作能力水平,传承优秀诗词楹联作品,促进诗词楹联创作广泛、深入开展具有积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