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 媒体视点
【大公报】浙江温州瓯剧为香港“2019中国戏曲节”压轴
时间:2019-08-08 09:22:49 来源:大公报 字号:[ ] 阅读量:

图:方汝将(左)与蔡晓秋(右)领衔主演《高机与吴三春》(浙江温州市瓯剧艺术研究院供图)


浙江省温州市瓯剧艺术研究院应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之邀,将携《白蛇传》、《杀狗记》和《高机与吴三春》三出古装戏,为“2019中国戏曲节”压轴演出,八月十六至十八日在高山剧场上演,是次剧目由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方汝将、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得主蔡晓秋领衔演出。

温州瓯剧艺术研究院院长蔡晓秋接受大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浙江温州是‘百戏之祖’南戏的故里,瓯剧作为南戏的一脉传承,近年来一直积极主动走出去。此次应邀赴香港参演戏曲节,又恰逢今年是南戏形成九百周年,这对瓯剧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走向世界舞台的机会。香港观众平时有比较多机会欣赏京剧、昆剧、越剧等剧种,而看到瓯剧的机会比较少,但我相信,经过我们这次演出,香港的观众一定会喜欢上与其他剧种风格迥然不同的瓯剧。”

传承南戏 文武兼备

瓯剧又称“温州乱弹”,形成于明末清初,文武兼备,唱做并重,以做工见长,音乐朴素、明快、流畅,表现力很强,能细致地表达各种人物内心复杂感情。

演唱以乱弹腔为主,兼唱高腔、昆腔、徽调(皮簧)、滩簧、时调六种声腔唱调。舞台语言不全用温州方言,而是吸收了中原音韵的字音,加进温州方言的声调,听来亲切易懂。瓯剧的行当,最早有“上四脚”(生、旦、净、丑)、“下四脚”(外、贴、副、未)之分,随着剧目发展的需要,行当越分越细,最多时发展到三堂(即白脸堂、花脸堂、包头堂)十六行脚色。

蔡晓秋说:“瓯剧虽然是一个小剧种,但具有自身的鲜明特点,它不像京剧特别注重唱腔,也不像昆曲那么细腻,瓯剧属于文戏武做,武戏文做,唱腔高亢激昂,兼具传统六大声腔,锣鼓也很有特色,与京剧、昆剧完全不同,但在抒情的时候也很细腻。我们的表演讲究观赏性,这可能与瓯剧形成于农村,常年在农村舞台上的摸爬滚打使我们的表演形式特别接地气,演员的演出也特别走心。”

舞台表演 传统又时尚

蔡晓秋说:“传统戏曲要吸引年轻观众就要做到与时俱进,这个与时俱进就是要从服装、造型、舞台效果、表现形式等方面追求时尚化、精致化,所以近几年来我们在舞台表现形式上一直在追求传统戏剧的精致化。”

2018年瓯剧第一次到北京演出,被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王馗评价为“惊艳”,他表示,没想到瓯剧作为一个古老的地方剧种,在舞台表现方面可以做到这麼时尚、精致、唯美。蔡晓秋说:“瓯剧在声腔、音乐、锣鼓上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原汁原味,在此基础上追求舞台表现的精致化,这样才能更有自己的特色,更具有竞争力,也才更能够吸引都市年轻观众。”

早在2006年与今年三月瓯剧都曾到港演出,尤其今年三月演出《白蛇传》折子戏引起香港业界好评。在这折子戏中,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方汝将携手两位瓯剧年轻演员共同演绎,方汝将干净利落的身段,优美动听的唱腔,文戏武唱的表演特色将许仙胆小怕事、善良软弱的性格特点演绎得入木三分,赢得阵阵掌声。演出后,香港八和会馆主席汪明荃也对瓯剧产生浓厚兴趣,来到后台与演员交流。

蔡晓秋说:“可能香港普通观众对瓯剧比较陌生,但香港有一批研究戏曲的专家学者一直很关心南戏、关心瓯剧。据知,八月在香港演出的票房非常好,估计就因为我们之前的演出已让香港部分观众对瓯剧产生了浓厚兴趣。”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