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情小镇 | 竹海畲乡,水墨青街 | |||||
|
|||||
平阳青街,深坳里的一座古乡镇,这里的每一处都在绵延的群山里,潺潺的溪流中,安安静静地呼吸。街头集聚着池氏、李氏等汉族人家,山间散居着一个古老淳朴的民族——畲族。一条叫青街溪的溪流从乡里流过,流得悠悠缓缓,慢条斯理。这里的每一处宅院、每一条巷陌、每一座古桥都流淌着千年畲家人的情意,透着浙南山乡特有的纯净。 薛承东 摄 今天,与我一起漫步在平阳青街,总有一种惬意是属于你的。 平阳青街 青街畲族乡位于温州市南部、平阳县西南部,为南雁荡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组成部分,是闻名遐迩的竹乡和平阳县境内唯一的少数民族乡,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民俗风情。以“自然风光旖旎、民俗风情浓郁、文化积淀深厚、毛竹远近闻名”著称,素有“竹海畲乡、生态家园”美誉。 薛承东 摄 青街畲族乡是畲汉混居的传统乡村聚落,以山、水、竹构成自然景观风貌,以古街、古建筑构成乡村聚落风貌,以畲族民俗风情构成人文景观风貌,展示了青街畲、竹、古的旅游资源,现有李氏大房、二房、池氏大屋、水尾池氏二房等多处古宅,连同古廊桥、古碇步、古河埠等遗存。 无限风景,看青街 青街的美景 可以用“赏心悦目”来形容 睦源桥 青街睦源桥,因跨睦源溪而得名。它是一座典型的古廊桥又极具当地特色:清道光11年重建,桥身为石结构,桥为拱形,长12米,高4.6米,宽4.4米,处于三溪汇流之口。因前有笔架山,后有月落山,左有金钟山,右有睦源山,而有“四面环山,三水汇源,白石望月,玉带盘腰”之说。它属于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是青街厚重历史的见证物,更以其独特造型被载入世界廊桥名录。 廊桥的一侧还有一棵古樟,大约种植于明正德年间,主杆中间部分空斜坠在溪上。在主杆上部分空洞处,长出一株梅树,形成“樟抱梅”的奇观,有文人对此奇观作了形象的描述:“樟抱梅望梅止渴,桥架亭坐亭乘凉”。 青街廊桥 青街廊桥因跨青街溪而得名,处于睦源村与太申村水口。石拱桥始建于1973年,桥长39.8米,高11.5米,宽5.68米。桥身为单孔青石结构,由溪涧中开采的花岗岩块石和条石拱砌而成,桥为拱形,桥洞呈半椭圆形。2012年,乡贤唐升波创建抬梁式木结构廊屋九间,聘本地雷衍银等畲族木匠师傅承建。桥廊设计奇艺,造型优美,结构坚固。 全桥采用40根木柱,廊桥两端有书法提额:“竹乡古韵”、“鸟语溪音”,旁饰木雕戏剧人物,笑脸拱迎,栩栩如生,尽显廊桥文化地域特色。廊桥内两边设有十八张美人靠,槛上栏杆刻有纹龙,木雕花瓶等图饰。 青街双合殿 青街双合殿的雏形是乡绅李世南创建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的当地水口天后宫,族人尔后于其旁再添一殿,始谓“双合殿”。自道光以来已闻名遐迩,香火鼎盛。 新双合殿面对月山,背倚笔架山,门临睦源水,建筑面积2793平方米。仿明清七彩斗拱,重檐歇山顶琉璃作,二层石柱木架,飞檐翘角,金龙蟠柱,精雕细琢,别具生机。左为杨府殿,右乃娘娘宫,庭前构筑一式戏台两座,以资百家争妍,书家楹联,立志高雅,钟王颜柳纷呈。 青石街 古街建于元朝末期。总长200米左右,宽约3米,由青石板铺成,街道呈弧线型,部分面溪见山,可观“灵山秀水,苍松翠竹”。街的两边建筑均保留着明末清初的遗风。 李氏大屋 李氏大屋始建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 ,坐西北朝东南,占地面积228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440平方米,系通面阔40米、进深36米的二进九间合院式木构建筑。2005年3月,大屋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主体建筑由前厅、正厅、厢房组成,门台位于主体建筑东北面。整个建筑以中轴线为主、横轴线为辅,内设多处庭园,使之看似独立却又毗连沟通。李氏大屋选材上乘、用料粗壮,在保留了部分旧制的基础上亦有所创新,具有地方特色,在正厅二楼明间有一座“艮厝”( 平阳北港地区特有的安放先祖牌位物件),为民族间和睦融合留下了榜样。 池氏大屋 龙脚潭池氏大屋建于清乾隆年间,择址在睦源村西端、四周竹苞松茂,环境十分优美。大屋系二进九间合院式木构建筑,布局恢弘、建造技艺精湛。2005年3月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至今是省内重要的清代住宅之一。 屋内外设甬道,青石八角石磉光滑透亮,内有套房31间、房巷4条,回廊相接,面面贯通,前厅、正厅为平房,两厢走马楼,作有拼花美人靠,四角屋面衔接处立墙,面塑鲤鱼、孔雀等图案。池氏大屋最具特色之处在于其木刻花雕,这些木雕展现出木材的天然纹理和质感,被专家誉为“堪与北京四合院、徽州古民居和苏州园林相提并论”的“明清时期民间木雕工艺美术馆”。 王神洞瀑布 瀑布位于王神洞村口内洋自然村,沿着竹林小径往里走,就能看到青王溪。青王溪的溪床相对窄些,源于玉苍山脉,王神洞瀑布又名“青山瀑”(又称“双挂瀑”),是这条溪的核心景点,瀑高20多米。 畲族文化民俗馆 畲族文化民俗馆设在王神洞村办公楼内,共收集了竹制生产用具、竹制工艺品、竹制乐器、畲族服饰、早期畲族民间生活用品等500多件精品,分类设置在在各厢房里,有服饰冠戴、传统器皿、远古遗响、昼耕夜读、一生习俗、卧室起居、古雕珍品、畲乡名人、丹青妙笔、生活剪影、竹器集粹等11个展厅,是一个交流和展示畲族民俗文化的好地方。 惬意游玩,来青街 一年四季 在青街 都能惬意舒适地游玩 畲族“三月三” 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青街乡在九岱村、王神洞村都会举办“三月三”畲族风情旅游节,畲民们欢聚一起,一起欢庆一起歌舞,市民游客可以来这里吃百家宴、品笋宴、看畲族婚嫁、听畲歌对唱,体验地地道道的畲族风情。 近日,位于王神洞村的畲族婚俗体验基地已建成投用,不妨来体验下噢! 青街漂流 每年夏天,最不能错过的便是在青街畲族乡东坑村体验惊险刺激的漂流了。 青街漂流全程2.7公里,聚泉成河的溪流,浑然天成,整段山谷落差近90米,全程大小落差不断,漂程约50分钟。该河道两岸植被茂密、奇石飞瀑、山花烂漫的丛林风光,人在水中漂,如在画中游,既可享受澎湃刺激而又安全的漂流,又能在自然生态的环境中享受一流水质的无穷魅力;漂过一山又一山,赏尽一景又一景,令人流连忘返。 特色美食,在青街 来青街 除了领略畲家风情 还有一件事不能少 那就是吃当地的特色美食 青街笋 青街竹质好,以个大且壮为名,口味清甜取胜。青街竹笋产量高,四季皆出笋,初春有毛竹笋,春夏之交有金竹笋(笋鞭),夏秋有绿竹笋(马蹄笋),寒冬腊月有冬笋。 没有泥腥味的溪鱼 青街的竹海间,遍布着许多溪流,溪里的鱼很多,溪鱼家烧便成了这里比较常见的烹饪方式,将洗净后的溪鱼倒入油锅,两面煎至金黄后,再加入姜、酒等佐料,取一瓢溪水倒入锅中慢炖,再撒上些许葱段即可出锅。 由于水质清冽,溪鱼没有丝毫的泥腥味,鱼肉鲜嫩、鱼骨酥脆,唇齿间尽是自然的味道。 有竹香的乌米饭 来青街,热情好客的畲族人自然是会烧制乌米饭来招待的。传统的乌米饭由乌稔叶、糯米制作而成,香软可口。用竹乡的竹做成的竹筒与乌米饭的结合,造就了山野间的另一道美食——竹筒乌米饭。 揭开锅盖,打开竹筒,乌米的芬芳、咸肉的咸香均夹杂着一股淡淡的竹子清香,扑入鼻腔直达胃里。乌米颗颗醇香、咸肉肥而不腻,咀嚼间,自然的味道于口中缓缓绽放。 有甜味的竹酒 在竹资源丰富的青街,勤劳的畲族人民一直不断挖掘竹子的潜在价值。竹筒酒,就是把精心酿制的酒,注入健康的竹子内浸泡数月之久,任其在竹内发酵,待时机成熟再将酒抽取而出,重新注入新的竹筒进行装瓶,便可饮用。制作完成的竹筒酒需用小木锤敲开,才能将酒倒出。藏在竹内的酒,吸收了竹体中对人体有益的竹黄酮、氨基酸、微生物和微量元素后,酒色如琥珀,入口绵甜温和,竹味浓香,口感醇厚甘甜。 在青街 一切草木皆有意 一切山水皆有情 白云高卧 绿竹静扬 让眼球触摸风景 让舌尖品味美食 享受自然带来的悠适与宁静 自驾攻略:温州市区—G15沈海(甬台温)高速—萧江互通—S57—水埭线—灵溪线—桥南线—青街畲族乡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