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 媒体视点
【新华网】瓯海创新上线“三色图”智慧系统:破解基层文物 保护监管难题
时间:2020-12-01 09:51:32 来源:新华网 作者:胡炎桢 字号:[ ] 阅读量:

文物,是历史文化的见证者和历代先贤祖辈遗留积累的独特稀缺财富,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高能助力器和不竭释放点。为破解基层文物保护监管难题,温州市瓯海区按照“文物分色、隐患分类、监管分级”保护思路,在浙江省率先上线“三色图”智慧监管系统,实现文物安全隐患分类整改,架构起野外文物保护巡查网、精密智控安全网,助力不可移动文物“云上”精密智控能力全面升级。在11月25日-27日举行的2020年浙江省文物安全业务培训班暨全省文物安全工作现场推进会上,这一“瓯海做法”获得充分肯定。


2020年浙江省文物安全工作现场推进会上,瓯海区文广旅体局向全省文物安全管理一线工作人员做“三色图”经验介绍,获得充分肯定。瓯海区博物馆(区文保所)供图


制定“三色分类”标准 文物监管不再“盲目”

据了解,瓯海区目前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57处、文物保护点29处、不可移动文物名录430处,文物遗存点多面广,基层监管困难重重。


瓯海区“三色分类”标准。 瓯海区博物馆(区文保所)供图


为了破解监管难题,瓯海区对文物类别、风险程度等因素进行了综合评估,科学制定出了“红、黄、蓝”分类标准。有人居住,且极易发生火灾或遭受自然灾害,实施应急救援难,安全隐患风险大的文物建筑,被定位为红色重点监管对象;木结构类、群体活动较多的,易发生火灾、实施应急救援难度较大的文物建筑,被定位为需重点关注的黄色对象;消防安全隐患相对较小的其他文物建筑,被定位为蓝色对象。

制定出分类标准后,瓯海区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不可移动文物工作大排查,全面摸清文物家底。经排查统计,瓯海区现有红色对象36处、黄色对象76处、蓝色对象318处(为最初分类数据,后期随动态管理变化)。

针对分类对象,瓯海区还设定了巡查要求。对红、黄、蓝三类监管对象分别确保每周、每月、每季度一次的检查频次,实现每季度辖区文物检查全覆盖。截至10月底,红、黄、蓝三色对象分别已巡查672人次、526人次、642人次,发现各类隐患178处,包括自然风化、电线使用、明火使用等。

上线“三色图”系统 文物监管步入“云时代”

在“三色分类”标准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瓯海区还上线了不可移动文物巡查“三色图”智慧监管系统,使文物监管正式步入“云时代”。


瓯海区不可移动文物巡查“三色图”智慧监管系统。 瓯海区博物馆(区文保所)供图


该系统将基础数据统一归集,既可即时调取文物修缮、执法、消防、审批等多类数据,又可用图表形式及时采集、呈现不可移动文物隐患信息,实现安全隐患预警“红黄蓝”三色分类,隐患整治挂图作战。

系统还能实现巡查任务的智能分配——依据巡查对象的“红黄蓝”具体级别自动分配巡查周期,科学设置巡查时间和具体要求。一线巡查人员只要在手机端登录操作,系统就会根据 GPS 定位信息,提供对应巡查内容和频次要求,确保巡查人员“到点打卡”、实时录入巡查照片。对未按规定时间执行巡查任务的,系统还将提供“到时提醒”服务。

此外,系统还能实现跟踪督导全程在线。各单位可依据管理范围和权限,对属地巡查端录入信息进行数据量化分析,实时监测基层文物巡查和隐患整治情况。同时可实现巡查轨迹跟踪,作为巡查人员责任倒查或综合考评的依据。

目前,瓯海区借助“云上监管”新技术,发现文物隐患178处,即查即改 124 处、限时整改 34 处、计划整改20 处。

落实出台“10+6” 文物保护戴上“紧箍咒”

瓯海丰厚的文物“家底”,既是地域文化的根基,也意味着沉甸甸的责任。除了监管,更要防患于未然。为最大限度消除安全隐患,瓯海区落地了《瓯海区不可移动文物安全管理十条规则》,制定隐患十大处置规范,实现规范化监管——通过规范指导,构建零距离“人防”;通过规范建设,构建近距离“消防”;通过严格管理,紧盯负距离“危防”。

“十条规则”规定,瓯海区凡有民居类或木结构文物建筑的院落、村社,都按要求配置了不同人数的兼职消防巡防人员。不仅如此,瓯海辖区内的省级及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尤其文物建筑开放场所的纪念馆、展示馆等群体活动较多的文物古建,还都设置了微型消防站。瓯海区文物局邀请区消防部门对文保员等进行消防业务培训,建立了文物建筑专属的消防管理队伍,力求将火灾事故消灭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


温州市文广旅局组织对瓯海野外文物安全开展专项督查。 瓯海区博物馆(区文保所)供图


文物保护,不在一朝一夕,还需长效监管。瓯海区还出台了“六大配套”机制,从责任传导、基层履职、督导问责、优秀激励等方面均实行了制度化保障,确保最强力度构建长效机制。截至目前,瓯海区政府与镇(街)签订责任书13份,镇(街)与村社网格、村社网格与所有人(使用人)签订责任书97份,区文物局与业余文保员签订责任书54份,确保任务到人,为文物保护戴上了“紧箍咒”。

经过“三色图”智慧监管体系的实践运行,截至2020年10月,瓯海区基本实现了基层文物建筑重核全覆盖、重大文物安全隐患照单整改、文物安全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的“两重”既定目标,取得了打好文物治危攻坚战的阶段性胜利。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