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南县文广旅体局多措并举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 ||||
|
||||
近年来,苍南县文广旅体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为主线,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夯实基层基础,强化党建引领,积极探索党建融合工作新经验新方法,取得了显著成效,推动苍南文广旅体事业繁荣发展。局属各党支部充分发挥核心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党员干部在重点项目攻坚中体现担当、奋发有为, 2019年取得了绩效考核优秀的成绩,展现了系统党员干部的优良作风和过硬本领。在今年的抗击疫情中,文广旅系统党员干部在履职尽责上显担当,在服务群众上树形象,在遵规守纪上做表率,让党旗飘扬在防控疫情阵地一线,真正把“红色堡垒”筑在工作最前沿。 一、强化思想政治统领,提升责任担当 始终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结合部门职能,不断丰富学习形式,抓实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一是以建设模范机关为重点,充分发挥县文化馆、县图书馆、县博物馆等文化场馆宣教功能,利用本地红色资源、廉政文化资源,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初心-使命”系列主题党日活动。通过文化熏陶和现场体验式教学相结合的形式,增强党性教育的生动性和感染力,提升干部执行力。二是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化为榜样,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政治理论学习的“头雁”作用,制定联系基层工作计划,采取挂点联系直属各单位讲党课方式,结合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事业单位职能,带动基层单位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我县文广旅体系统工作的指导中结出硕果。三是通过组织党员上党课、重温入党誓词、过政治生日、谈心得体会、组织志愿活动等形式,以学习平台为载体,开展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业知识学习,充分运用新媒体、融媒体平台高效便捷的学习方式,依托“学习强国”等学习平台,广泛发动和引导本系统党员、干部、群众学习有关文化、广电、旅游、体育方面业务知识和理论成果,提升本系统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及业务水平,逐步形成良好学习氛围。 二、突出党建引领作用,提升服务能力 始终坚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牢固树立“党建+”理念,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资源、建设成果转化为推动业务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推进各项工作落地见效。一是推进“最多跑一次”工作。结合模范机关创建,将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评定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积极开展优化政务服务事项流程和简化办事材料工作,所有政务事项实现了“应进必进”和“一窗受理”,扎实推进“最多跑一次”,2019年行政审批获县三级联评优秀。二是打造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今年成功获批浙江省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试验区培育试点县,强力推进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文化进景区”标准建设,打造文旅产业融合新格局。以矾山镇福德湾景区以及五号车间集散中心作为文旅融合试点单位,通过深度解码“矾文化基因”,全方位融合工矿遗址、矿硐、古村、古道、非遗、红色等文化元素,结合特色“矾”文创产品,打造独具地方特色的文旅融合新亮点。今年7月,苍南县“文化进景区”标准化建设试点列入温州市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案例推广。三是提升公共文化场馆服务。以“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的改革思路,通过合理布局功能分区、场馆特色服务提升,推动苍南县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三馆”资源共享和整体效能提高,全力推出读者服务“智能化”升级、掌上服务“一体化”集成、便民服务“人性化”改造三项改革举措,进一步打造县城中心区大型公共文化场馆集群,“文化三馆”形成复合互补、动静相宜的文化场馆综合体。苍南公共文化场馆服务大提升作为县全面深化改革重点项目,成功入围浙江省公共场所服务大提升10月份亮点项目。 三、推进党建业务融合,深化融合发展 始终坚持“围绕业务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找准基层党建发挥作用的切入点、突破口和工作载体,在推动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紧密结合上下功夫,把围绕中心、推动业务贯穿到党的建设各个方面。一是将党建工作与公共文化服务紧密结合。推动文化重心下移,当好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推出了“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我心向党·歌以咏志”“全面小康 幸福你我”等一批市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增强公共文化服务力度,得到人民群众广泛好评。二是党建工作与全民阅读相结合。试点乡镇全民阅读联盟,探索乡镇全民阅读推广、事业单位与民间社会组织合作的新模式。以书为媒,整合优质资源和阅读平台,通过阅读交流“日常态”和阅读分享“活动态”相结合的运行状态,形成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阅读活动品牌,以“政府保障+社会参与”助推“书香苍南”高水平建设。三是党建工作与红色文化相结合。开展非遗活态展演、展示,举办非遗红色之旅暨非遗四进活动,让非遗服务社会大众,传承优秀文化,弘扬红色精神。以朱程将军故居获批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契机,依托本地红色教育基地,积极开发红色文化资源,充分发挥新时代红色文化实践宣教作用,为历史悠久的苍南文化增添新时代的红色基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