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 县(市、区)动态 > 瑞安市
瑞安“强基础、促融合” 湖岭镇获评“浙江省文化强镇”
时间:2020-04-24 10:53:21 来源:瑞安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字号:[ ] 阅读量:

近年来,瑞安市严格对照《浙江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2015-2020年)》,在完善服务体系、培育文化产业、打造特色品牌等方面狠下功夫,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有效保障基层群众的文化权益。近日,湖岭镇成功获评“浙江省文化强镇”,成为瑞安市首个省级文化强镇。

一、“全域覆盖+高效供给”,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加大文化事业投入,三年来共投入资金1350多万元,用于湖岭镇文化设施建设及文化活动支出,确保人均文化活动经费14元以上,年增幅高于同期财政收入增幅。

硬件设施实现全覆盖。由综合文化站和新垟牛主题文化街区组成的湖岭镇文化活动中心,总建筑面积达2720平方米,目前已基本满足湖岭镇居民的活动需求。其中湖岭镇综合文化站共计投资400多万元,配备影剧院、多功能厅等硬件设施以及4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为群众提供了文化交流的平台。此外,下属30个村社均建有200平方以上的文化活动场所,并配备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等设施,实现了村级文化活动阵地全覆盖。

服务供给突出精准化。坚持以“文化小康”为宗旨,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丰富活跃基层群众文化生活。19年共举办“新青年下乡”等系列文化活动近百场,开展“镇乡心连心·文化一家亲”等文化走亲活动20余场,组织排舞等各类文化培训50余次,参加活动人数达10000多人次。活动覆盖面达到主镇区常住人口的65%,经常参加文化活动的人数达到常住人口的25%。

精品创作展现高水平。立足湖岭地方特色文化,培育地方“草根明星”,推出高水平文艺精品。南溪村党组织书记陈德华鼓词作品《一杆秤》获浙江省“群星奖”、浙江省“第九届曲艺新作大赛”金奖,《代驾》获得“第十届曲艺新作大赛”金奖。村歌《亦垟最美》入围“第八届全国村歌大赛”35强,荣登“十佳村歌”榜。

二、“扶持培育+营销推介”,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加强政策扶持。加强组织保障,积极申报重点文化街区,将牛主题文化创意街区、温泉文旅小镇列入瑞安市重点文化产业街区。加大对本土文化产业的扶持,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目前,湖岭牛主题文化创意街区被列入温州市重点文化创意街区,获得省级专项资金三年600万元。

抢抓展示机会。利用举办温州文博会(瑞安分会场)的契机,巧思布置湖岭馆,以温泉为中心,结合湖岭牛主题文创产品,展示湖岭“慢享”主题。精心组织本土文化企业参会,展销湖岭特色文化产品。湖岭馆喜获最佳展馆设计奖、最佳创意(主题)奖、优秀组织奖,展品“老司头”葛根粉荣获最佳展品奖。

打造推介平台。通过举办高规格的湖岭新垟“牛文化”展览会、“乡村部落”文化旅游节等活动,提高湖岭牛产业在国内外的知名度、美誉度。积极打造牛主题博物馆,将牛角雕、牛角梳等非遗项目融入到文化产业项目中,为湖岭特色文化产品拓宽展示推介平台。

三、“继承传统+融合发展”,打响特色文旅活动品牌。

打造乡村文旅品牌。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推进黄林、均路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和利用开发工程,“温州一家人”文化主题线建设被列为温州市西部生态休闲产业带建设特色亮点项目,2017年湖岭镇被评为浙江省美丽乡村示范镇。孝文化村”亦垟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移风易俗工作受到央视《新闻联播》等各大媒体报道。“侨文化村”呈店村先后建成侨文化街、侨史馆等,并大力开发高端民宿。

打造牛主题文旅品牌。打造新垟牛主题文化创意街区,实施核心街区立面改造、景观带建设、牛主题文化展示馆提升等工程,最大限度整合、开发和利用好“牛主题文化”特色资源,形成集工艺制造、产品交易、文化展示、品牌创建、电商服务的为一体的文创产业链,打造产业集聚平台和休闲旅游集散地。

打造红色文旅品牌。从阵地建设、活动开展和文化传承三方面入手,将浙南游击纵队旧址群作为重要红色旅游目的地,在《温州日报(原浙南周报)》创刊旧址建设展陈馆,在革命老区东坑村,以3A级景区标准开发建设瑞安市龙井风景名胜区。将丰富的人文资源有机融入全域旅游发展,用湖岭语言讲好湖岭故事。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