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海区博物馆获省“最佳社会教育”奖 | ||||
|
||||
近日,浙江省博物馆学会组织开展的第四届全省博物馆免费开放最佳做法推介项目评选结果揭晓,瓯海区博物馆获“最佳社会教育”奖。 近年来,瓯海博物馆以创新促发展,不断完善社会教育服务功能,提升展览展示水平。坚持每年推出至少一个原创展览,紧密结合自身定位与地域历史遗存的资源优势,紧扣地域产业特色,集聚民智民力,打造具备一定专业水平与大众认知度的“品牌展览”,并坚定不移地将自主品牌展览延伸延续着做下去,成为瓯海区博物馆办展的最大创新。在原创展览的基础上,注重加强对外交流,引进优质展览,2019年共计开展14场临时展览,全年参观人数达到13万余人次,其中从鸦片战争博物馆引进了“东风西渐——清代外销艺术品展”,从宁波博物馆引进了“国之祀典——清代孔庙祭祀礼乐器展”等,其跨地域的交流模式、高质量的展览规格都引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此外,2019年共举办158场各类社教活动,惠及观众人数超3万人次,包括瓯窑捏塑、创意瓯塑、木活字印刷、碑拓等体验课程,使得传统工艺得到普及、发扬和传承。 其中瓯地“博物馆之夜”是瓯海区博物馆自2017年推出的社会教育活动,也是其馆在社会教育工作上不断探索创新形成的文化品牌。活动面向青少年群体,设置夜宿展馆、夜间观展、夜场体验的两天一夜的课程体验。为可移动文物注入更多的解读方式,让不可移动文物走入更多人的视野,形成了良性的交流互动。截至目前,共开展六期瓯地“博物馆之夜”,活动辐射范围在温州市地区全域覆盖,成为全市中小学校开展社会实践网红打卡地,该项目也成为充分活化利用文物资源的创新举措与创新范式。 据悉,此次第四届全省博物馆免费开放最佳做法推介项目,全省范围共收到各县市博物馆65项申报内容,18家单位入围,温州地区仅温州博物馆与瓯海博物馆2家单位入围最终名单并斩获荣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