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旅部项目《薪火相传·越地拾遗 》赴洞头拍摄贝雕技艺 | ||||
|
||||
7月10日,国家文旅部公共数字文化工程资源建设项目《薪火相传·越地拾遗》在洞头开展拍摄工作。此次拍摄内容为洞头省级非遗项目贝雕技艺。 该项目由浙江省文旅厅指导,浙江图书馆负责项目制作。拟通过15集专题片,面向青少年介绍浙江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髓,使其得到有效传承,对宣传和展示浙江省优秀传统文化有重要意义。 《薪火相传·越地拾遗》项目作为国家公共数字文化工程资源,将通过宽带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虚拟网传输等配送体系进行精准推送,与学习强国等平台有机衔接,与社会组织、市场平台开展嵌入式宣传,扩大影响力。 洞头贝雕始创于上世纪的四十年代,在贝堆的基础上,最初专门生产花鸟、山水、人物、博古等画屏,后经技术人员和工人大胆创新,陆续开发生产手链、耳环、首饰盒等贝雕工艺品,至今共申请获得164项专利,产品种类及工艺技术在全国贝雕领域中都居领先地位。《满园春色贝雕座屏》等贝雕作品曾获文化部工艺美术奖、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展银奖等多项大奖。望海楼展列的贝雕《帆锚相依》作品被命名为大世界吉尼斯中国最大贝雕件。2007年,“贝雕”被列入浙江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