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头区打造“文化夜市”点亮海岛“星光经济” | ||||
|
||||
近年来,洞头区高度重视发展海岛“星光经济”,致力打造特色文化夜市,实现“白天看景”+“夜间消费”的充分衔接。7月18日,洞头韭菜岙“i.好物”同心夜市活动正式启动,本次活动将在每周末常态化开展,活动当天便吸引游客5000余名。 一、上下联动,打造文化夜市有保障。制定出台《关于促进文化体育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试行)》,不断完善“文化夜市”特色街区基础设施配套,延长各文化场所夜间开放时段,开通串联各文化夜市集中区域的城区公交专线,着力扶持演艺、文创、特色美食夜市(街区)、海上夜游项目等对文化夜市有关键支撑的业态,每年政策兑现约200万元。将文化夜市品牌打造纳入海峡两岸“同心小镇”建设中,作为年度重点工作,加大考核力度。制定文化夜市管理制度,明确政府部门和社会企业职责,公开招投标文化夜市摊位,规范文化夜市管理。实行市场化运作模式,鼓励温州市洞头木心合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等文旅公司,建设“韭菜岙沙滩公园”,负责运营文化夜市。 二、点线结合,打造文化夜市有规划。精心设计、规划并打造具有洞头地域特色的文化夜市业态场所、品牌和项目。以两岸同心小镇为中心,串联半屏山、洞头渔港、望海楼、白马古道、东岙村、韭菜岙沙滩等景点,深入挖掘海岛文化IP,重点打造沙滩音乐、民俗演艺、渔港夜游等文化夜市项目,形成“一楼(望海楼)一山(半屏山)两港(中心渔港和东沙渔港)”15公里夜间休闲文化旅游系列产品。鼓励城市书房、百姓书屋、文化驿站等公共文化设施景区化,并在夜间对外开放。在大门观音礁、鹿西栖鹿湾等景点推出沙滩音乐会、露营音乐会等,不断靓丽海岛文化夜景。 三、内外呼应,打造文化夜市有宣传。借助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以网络直播,短视频拍摄等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踏浪百岛 尽享海味”等活动,通过书记区长和网红主播直播,推出水上飞板、拖伞、热气球等海上项目及猫耳朵、羊栖菜、咸饭等海岛特色美食,与岛内外网友实时互动,推广海岛美食和文化夜市等旅游新业态。同时,充分应用“互联网+融媒体”等创新营销模式,着眼于消费者的文化层次和消费喜好,讲好夜间故事,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常态化开展夜间文化活动,提高“星光经济”效益。如,洞头国际放生台举办小吃夜市、激情“世界杯”音乐夜市等,丰富“夜市”市场,打造旅游旺季游客夜消费目的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