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 县(市、区)动态 > 鹿城区
月光经济“落子”鹿城,强力打造文旅融合新样板实现全域旅游新腾飞
时间:2020-07-23 11:04:33 来源:鹿城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字号:[ ] 阅读量:

鹿城区精心谋划文旅融合文章,围绕创新文旅融合模式、筑实智慧旅游基础、培育多元文旅人才三方面,着力打造最具温州特色的“月光经济”休闲街区样板。截至6月底,吸引过夜游客人数57.6万人次,过夜游客收入100668.9万元。




一、创新文旅融合模式,激发夜间经济活力。一是以母亲河“瓯江”为亮点,在“瓯江夜游”中充分挖掘温州自然景观、发展历程、创业创新精神等,将“白鹿衔花”、“七星映九斗”、“瓯绣”、“雁荡山”、“百丈漈”等经典融入到整个夜游项目中,打造全世界最大的胜美尖山灯光秀,让游客在游玩过程中完成对温州文化的印象认知。二是打造“中国首部城市记忆主题行进式夜游演出”—— “塘河夜画”,打破原有夜间文化和旅游产业思考边界,通过光影舞台的创意设计,构建了夜间经济文旅新场景,已成为文化、光影、演员演艺、旅游和夜间经济融合发展的动力引擎。据统计数据显示,自4月23日夜游恢复以来,截至6月30日南塘夜游游船共航行152班,接待2741人次。三是旅游餐饮联动发展,打造差异化的夜间消费场景。在南塘步行街布局各类餐饮、百工馆、数学名人馆、古玩店、特色酒吧、网红美食和2000多平方米的大型书店等,让每个游客都能找到自己的“所爱”。联合南塘街100多家商家,打造温州首条数字化“饿了么”口碑街,把各商家的特色美食统一搬到“饿了么”首页屏上,抱团打响区域品牌;组织网红主播“挨家挨户”直播带货;一场又一场接力上演的各种主题集市,实行多条腿走路,多个卖点共同发力。仅6月份,餐饮消费总额达1.033亿。




二、筑实智慧旅游基础,打造运营新模式。一是优化夜间文旅消费环境,实施瓯江路道路景观改造提升工程、江心屿景观改造提升工程等一批景观亮化项目,完成 47 条背街小巷综合整治;深化智慧旅游体系建设,完善集导游导览、互动分享、电子商务、信息收集发布等功能的智慧旅游体系,建成 5G 新建基站总量 119 个。二是在五马街建成全国首条刷脸支付商业街,设立“央信”多维码诚信门牌运行试点,逐步形成智慧夜购新风尚;引进专业运营团队,培育夜间特色美食街区,以五马后巷小吃街、公园路儒英坊小吃市集为重点,引入非遗美食、温州特色小吃等;在探索传统文化与年轻消费的融合方面,还积极发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抖音经济,开发“景点+活动+展馆+公众号+旅行社”街区运营新模式。三是试点打造线下“有声图书馆”,在城市书房、文化礼堂、文化家园等公共服务平台打造“有声读书墙”,市民可扫描二维码免费畅听喜马拉雅VIP内容,推出文旅“一条街”,在五马时尚街区设立朗读亭和快闪店,开辟数字阅读体验区,打造“有声阅读”云空间,提升游客游购体验与服务。



三、培育多元文旅人才,为文旅融合提供智力支撑。一是培养非遗人才。在全区推进国家级非遗服务社区试点,通过街镇(社区)定向委培、社会招募两种方式培育非遗志愿者,通过进村入企公益开展简易非遗材料包体验,实现非遗文化的重构解码。二是培养文化人才。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中,按照“一村一团”、“邻村组团”、“联片组团”等方式,进一步发挥社会团体参与文化的积极性,培养和发掘文化人才,激发基层文化活力。三是培养旅游人才。从市场需求着手,培养能直播、会带货的网红导游和红色导游人才。2020年专门为全区导游系统开展红色研学、导游技能培训两期共16堂课,培训人数达374人,吸引行业内外10万多人线上观摩。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