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海区博物馆开展陶艺捏塑体验活动 | ||||
|
||||
8月16日下午,瓯海区博物馆文化驿站推出陶艺体验活动。此次活动以馆藏“东汉青釉瓷五联罐”为主题,开展瓯窑陶艺体验活动,当天20余位市民参与了此次活动。 活动伊始,指导老师首先为大家讲述关于瓯窑发展简史,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紧接着,老师为大家展示了几件具有代表性的瓯海博物馆瓯窑藏品,其中以东汉青釉瓷五联罐为重点,从它的出土来源、器型构造以及历史价值等角度深入浅出的作了生动而细致的讲解。这件瓷器于2013年出土于瓯海丽塘东汉兴平四年(公元197年)墓,器型独具特色,一个大罐附加四个壶形小罐。大罐四面各堆塑一只小鸟,四小罐间堆塑有熊与犬。呈坐姿状的熊前爪扶于两小罐,憨态可掬。老师巧妙地用瓷器上的熊吸引了小朋友们的注意,接着便开始介绍瓯窑陶瓷的制作流程以及瓯窑堆塑工艺。 到了体验环节,老师以东汉青釉瓷五联罐上的堆塑熊为原型,以热门动画片《熊出没》中熊的形象参考对象指导市民制作堆塑熊,老师为大家发放了体验所需的报纸、陶泥、泥浆、工具刀等材料。因为瓯窑陶瓷制作的方法别具特色,所以指导老师比较详细地一步步介绍了制作步骤,并强调制作时需要保持器物内部是中空状态。大家将报纸揉成比较坚实的团状,再用陶泥将其包裹制作出熊身体的各个部位,接着用工具刀和泥浆对单独的部件进行拼接粘合,整个流程便是如此。在整个体验过程中,小朋友们看似随意的手法实际上发挥出了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性,小朋友们在玩陶泥的过程中和父母表达自己的想法,与周围的陌生伙伴交流,整个活动的氛围十分活跃,两位老师也一直耐心地解答大家的疑惑。在几十分钟的体验过程中,一件件趣味横生、独具特色的作品诞生了。 此次瓯窑陶艺体验活动,将历史文物变得可观、可感。大家在接受历史知识的同时,也锻炼了动手能力,拉近了孩子与家长、孩子与孩子之间的距离。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不仅激发小朋友们的想象力与创造性,同时让市民深切感受到历史文物与传统技艺之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