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着烽火岁月,一起踏寻东南史迹 | ||||
|
||||
长三角一市三省文化和旅游部门发布了20条长三角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串联沪苏浙皖四地优质旅游资源,我市平阳革命根据地旧址群、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纪念馆位列其中。让我们循着“烽火岁月、东南史迹”线路,一起来看一下吧! 平阳革命根据地旧址群 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温州市浙南(平阳)抗日根据地地处温州南部,坐落在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南雁荡山境内。景区内现存革命遗迹众多,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形成了以红军革命史迹、闽浙边根据地史迹、中共浙江省一大史迹、烈士纪念史迹和粟裕大将骨灰敬撒处等五大板块为主的革命圣迹景观群。平阳山门、凤卧一带是该根据地的中心,素有“浙江延安”之称,是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与浙江省委的活动中心,是曾山、刘英、粟裕等同志创建的浙南革命根据地之一。2005年2月,浙南(平阳)抗日根据地旧址被列入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2009年5月,温州浙南平阳革命根据地旧址群荣膺第四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园 平传根/摄 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园位于平阳县山门镇凤岭山,该园围绕浙南革命根据地和挺进师北上抗日的光辉业绩,依山而建。纪念园至下而上呈阶梯式设计和建造。主要建筑纪念物有红旗观光通道、红旗广场、《红旗飘飘》主题柱阵、艰苦历程、五百将士出征浮雕墙、纪念碑建筑群等。 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陈列馆 平传根/摄 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陈列馆位于温州市平阳县山门镇红色旅游教育基地北首,坐北朝南,西侧为闽浙边抗日救亡干部学校旧址,西南侧为浙南(平阳)抗日根据地旧址廉政教育基地,东侧为浙江平阳干部学校教学楼。挺进师陈列馆为新建建筑,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总面积680平方米。陈列展厅根据陈列主题和历史脉络,共有“挺进师溯源”、“挺进浙西南”、“开辟浙南”、“北上抗日”、“薪火相传”五个部分的内容,陈列馆以大量的珍贵文物、文献、照片、影视资料和多媒体合成技术展出,分别展示挺进师不同历史时期的非凡历程,全面反映挺进师战斗历程、建制沿革和英雄风采。 闽浙边抗日救亡干部学校旧址 1938年1月,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在山门小学(原畴溪小学)创办了“抗日救亡干部学校”,红军挺进师、闽浙边临时省委组织部长粟裕兼任校长。抗日干校是当年南方八省十四个革命根据地唯一一所“抗大”式干部学校。干校旧址呈“U”字形,中间为礼堂,东西两侧是对称的木结构二层楼房,均为7间,楼房的正上方,悬挂着原国防部长张爱萍手书的“闽浙边抗日救亡干部学校旧址”匾额。1984年5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原抗日干校校长粟裕同志的骨灰敬撒在抗日干校的旧址上。1998年12月,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干校旧址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粟裕将军部分骨灰敬撒处 1984年2月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粟裕在北京逝世。遵其遗愿,将部分骨灰敬撒在他当年辛勤工作过的闽浙边抗日救亡干部学校旧址(今平阳县山门镇山门小学校园)。5月上旬,平阳县人民政府在抗日救亡干部学校旧址桂花林中,建立了一座高1.8米、宽0.8米的青石纪念碑,碑上镌刻着粟裕同志部分骨灰敬撒于此十二个大字。 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碑 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碑建筑群分为主碑、北上抗日出征门、碑林三大部分,主碑前方是北上抗日出征门,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张震在门楣上题写“北上抗日出征门”7个大字。主碑的碑身是2根由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的外贴黑色花岗岩块的长方形砌体。碑形为双肢合一、向上有力的长方体,象征着红军挺进师与浙南革命力量并肩战斗。主碑周围布置1组高低不同的6根立柱,象征红军挺进师活动过的地区革命力量蓬勃发展。主碑后面的碑林,上刻中央和省、市领导及各界名人题词。 中共浙江省“一大”纪念园 中共浙江省“一大”纪念园是浙南(平阳)抗日根据地旧址的一部分,位于平阳县凤卧凤林村冠尖山半山腰,包括中共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冠尖会址、省“一大”陈列馆等。1939年7月21日至30日,中共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平阳冠尖、马头岗召开。 省“一大”陈列馆始建于2006年冬,占地面积约10亩,总投资900多万元,包括旅游服务接待中心、广场及周边绿化带、游步道等。陈列馆内配套设施完备,资料齐全,布展合理,功能多样。红色旅游的发展,带动了平阳县生态旅游、民族文化旅游、工农业旅游等其他旅游项目发展,形成了“红色旅游吸引人,蓝色旅游集聚人,绿色旅游留住人”的平阳旅游特色。 中共浙江省一大会址 会址位于凤卧冠尖、马头岗两地。1938年7月21日至30日,中共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原会议名称是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浙江省代表大会)在平阳凤卧的冠尖和马头岗两地召开,大会主会场设在郑家的5开间木结构二层楼房,辅会场设在马头岗翁家的10开间木结构平房内。 中共浙江省一大陈列馆 1939年7月21日至30日,浙江省委在平阳县的冠尖和马头岗召开了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会。为更好地教育后代、缅怀先烈,2006年12月,平阳县委、县政府在凤卧镇凤林村启动中共浙江省一大纪念园陈列馆建设。核心主体建筑陈列馆建筑面积647平方米,包括陈列室、多媒体室、会议室、休息室等,集中、立体展现了浙江省一大召开的背景、与会代表生平等革命历史事迹。 其他红色景区和景点 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机关驻地大屯村 大屯村会议旧址 闽浙边临时省委旧址位于平阳县山门镇北侧半山腰大屯村,周围群山连绵,峡谷幽深,古树苍郁,山峻路险。闽浙边临时省委机关办公地点设在大屯村东南面郑永盛家的九间平房里。省委机关的油印室、收发报机、缝纫组、军械组、红军食堂等分设在大屯村的周围群众家里。革命前辈曾山、粟裕也曾在大屯村工作、生活过。 “浙江刘胡兰”——郑明德纪念馆 郑明德纪念堂 该馆位于凤卧镇凤林村,落成于2002年10月。郑明德,1925年出生在一个革命家庭里,她的父亲郑海啸,是中共平阳县委书记;她的家在平阳凤卧的凤林村,是浙南最老的游击根据地之一。 中共浙江省委书记刘英常住在她家,给她讲革命故事,在她幼时的心中播撒下了革命的种子。1940年,游击根据地游击队员在白色恐怖笼罩下艰难地与反动派进行斗争,7月16日,郑明德在作战转移时不幸中弹被捕。面对敌人的酷刑,郑明德坚贞不屈,英勇就义。那年郑明德才十六岁,尽管生命短暂,担“浙南刘胡兰“的英勇。 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纪念馆 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是一支闻名全国全军的光荣连队,建立于1960年6月。1978年9月,被浙江省革命委员会和浙江省军区授予“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荣誉称号。连队的先进事迹被写成长篇小说《海岛女民兵》并改拍成电影《海霞》,在全国有很大影响力和知名度。 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纪念馆是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首批国家级国防教育基地。馆内一共有三层六个展厅,序厅区、“海霞”之魂展厅、“海霞”之路展厅、“海霞”之星展厅、“海霞”之光展厅、尾厅区。从这些展厅的名字就已经能够感受到洞头浓浓的“海霞”红色文化。 “海霞”之魂 一层序厅 步入馆内,就被序厅区巨大的电子屏吸引,又酷又飒的女民兵英姿飒爽! 听说,纪念馆里有两件镇馆之宝。一件是毛泽东主席赠送给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的一把枪,还有一件就是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建连50周年庆时习近平总书记的祝贺信件。 随着照片长廊,回望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建连六十年来的历史足迹,感受着代代传承的“爱岛尚武,励志奉献”的海霞精神,震撼心灵也钦佩不已。 “海霞”之路 二层厅 这一层也是最有故事的,讲述了女子民兵连的诞生和缘起。 旧时女民兵用过的皮夹,布鞋,以及破旧的棉被,陈列柜里展出的每一支枪,每一个老物件都似乎能看到女子民兵连的女民披荆斩棘的海霞之路。 “海霞”之星 二层厅 在全体女民兵名录里你能找到一颗颗闪闪发光的海霞之星。 在这面墙上还能看到一代又一代的女民兵中神枪手、特等射手、射击能手以及三代女民兵、三姐妹参加女子连、两姐妹参加女子连...... “海霞”之光 三层·尾厅 六十年薪火相传,一路征程一路歌,一个个闪光的名字,一群群拼搏的身影,记载了女子民兵连砥砺前行的历程。 这里展现的就是关于“海霞”文化、“海霞”精神衍生而来的地标建筑活动场馆以及一些社会组织、志愿者队伍,这些加深了“海霞”在每一个人心中的印象。 最后还有个可以互动的AI区域,可以参与模拟射击等游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