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 媒体视点
【温州都市报】国际博物馆日、中国旅游日,温州文旅打出组合拳,壮大“幸福产业”
时间:2021-05-20 16:46:07 来源:温州都市报 作者:叶锋 字号:[ ] 阅读量:

“自言长官如灵运,能使江山似永嘉。”这是苏东坡对温州山水的赞叹。温州作为中国山水诗的发祥地,自古就是人们向往的“诗和远方”。5·18国际博物馆日、5·19中国旅游日期间,我市各地纷纷推出文旅惠民大餐,举办系列文旅活动,进一步打响“诗画山水·温润之州”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推优惠搞活动,激活文旅消费

5月19日中国旅游日,市民林宇带着家人游览了雁荡山灵峰景区,“这一天,景区门票免费,而且天气适宜,景色优美,非常适合家庭旅游”。




温州是一个宜业宜居宜游的山水之城,旅游景区面积占温州总土地面积约四分之一,拥有1处世界地质公园、2处世界遗产候选单位、3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个国家级森林公园、80个国家A级以上旅游景区,6个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7个景区城、63个景区镇、1013个景区村(其中3A级199个)。

为积极激活文旅消费,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针对旅游日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5月19日中国旅游日当天,温州55家重点A级景区景点免费对全国开放;5月20日到5月31日,我市50多家重点A级景区景点对全国实行5A景区5折、4A景区4折、3A景区3折、2A景区2折的优惠政策(节假日除外);此外,还有不少地区推出景区免费或体验项目5折畅游以及民宿、旅行社减免等系列优惠。




5月16日,歌曲献唱、畲乡婚嫁、特色美食、民俗表演……第二届温州市乡村旅游文化节暨首届文成乡村旅游嘉年华在文成县百丈漈镇启幕,十多个村游打卡点,展示并交易文成“侨品汇”特色文旅产品、本地美食,滑翔翼、风筝表演、机车露营、萌宠互动、玻璃滑道等时尚体旅、网红玩法一路铺陈,让人目不暇接。

同一天,龙湾分会场启动了第三届状元王鱼杨梅节,汇集了众多王鱼、杨梅商家,以及郑家园麦麦酒、广进祥高粱肉、糖塑、端午薄饼等非遗小吃,推出王鱼品鉴游路线、杨梅采摘路线以及促销优惠等举措,进一步刺激文旅消费。



在旅游日期间,我市通过市县联动,呈现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新机制、新亮点、新成就,持续提升我市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2021年平阳县庆祝建党百年红歌快闪活动暨美食“十大碗”宣传视频发布会、2021泰顺县第二届5号绿道彩虹跑、中国·楠溪江第二届桐花节、长三角10万人游瑞安、2021年中国•洞头首届婚旅节等30多场文旅主题活动在全市各地火热启动,吸引大批游客打卡,全力助推温州市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建设。

走出去引进来,打造幸福产业

5·19中国旅游日,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携雁荡山、楠溪江、鹿城区、洞头区优秀旅游产品和瓯绣、瓯塑、黄杨木雕等国遗项目,在上海地标性建筑——东方明珠塔下参加了长三角文旅惠民市集,对温州文旅进行推广活动,吸引了无数游客的关注。




本次长三角文旅惠民市集吸引了来自长三角地区的近30家文旅部门及文旅企业参加,温州、无锡、泰州、太仓、宿迁等多个长三角城市将登台推介,展示各自文旅形象!长三角文旅联动,也进一步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据此次市集的温州参展企业负责人介绍,瓯塑、俗称彩色油坭塑,又称“彩色浮雕”,是温州独有的民间艺术、传统工艺美术品。这次他带来的产品引起上海市民和游客的广泛关注,纷纷对温州的产品进行点赞。除了瓯绣、瓯塑、黄杨木雕等温州传统工艺品,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也为上海带来了多条温州经典旅游线路推荐,如雁荡山、楠溪江、江心屿、百岛洞头。不少游客索取温州有关旅游资料,并纷纷表示温州的景色很有吸引力,将安排时间来温州休闲度假旅游。




今年以来,我市先后推出了“百城联动,春游温州”、2021全国百家旅行商温州文旅采购大会、2021长三角职工疗休养(温州)交流协作大会、全市侨家乐品牌民宿发展现场推介会等系列活动,助力温州文旅高质量发展。我市一季度乡村旅游接待游客总人数为1692.23万人次,同比增长396.88%,按可比口径恢复到疫前同期(2019年)的138.5%;实现旅游经营总收入13.96亿元,同比增长458.40%,按可比口径恢复到疫前同期(2019年)的198.30%。

温州2020年接待国内游客人次1.19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293.11亿元,分别恢复至上年同期的87.3%、84.6%,恢复程度居全省第二,旅游业成为全市着力培育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富民强市的“幸福产业”;温州入选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瓯海、平阳入选省级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



展望“十四五”,温州将着力建设著名的国际化休闲度假旅游城市、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国内知名的文旅融合样板城市,到2025年,旅游业增加值超950亿元,占全市GDP比重达9%左右;将“全域夜游”打造成为全省示范、全国典型,达到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标准。温州这座独具山水情怀的旅游休闲目的地城市,正向着“国际化休闲度假旅游城市”迈进。

上云端展成就,收获大批粉丝

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聚焦“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主题,共同探讨在疫情常态化防控的背景下,博物馆面向未来应如何应对多重挑战,及时调整完善自身功能定位,积极探索博物馆发展的新方向、新模式、新方案。我市各地文博系统围绕主题推出系列特展、教育活动等,唤起公众对博物馆更大的关注和支持。




5月18日,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等单位主办的《命运与共——高公博“百国之木”雕刻艺术展》在温州博物馆启幕,共展出高公博大师当代木雕艺术作品118件,展现了118个国家的人文风貌,“爱意满满”。

5月17日,“东瓯厚土·十三五温州考古成就展”在温州博物馆开幕,共展出“十三五”时期我市出土的300余件文物。展品时间纵跨新石器时代到明清时期,集中展示了随葬丰厚的汉六朝高等级墓、面貌典型的唐代瓯窑遗址、别树一帜的宋代盐业遗址、丰富多样的温州古城及明清海防遗址等极具瓯越文化特色的25项重点考古工作成果。展品中不乏精品,如东晋时期来自萨珊王朝的玻璃碗、瓯窑系列铭文瓷、北宋阿育王塔佛像石构件等珍贵文物都是首次面向市民。

国际博物馆日期间,温州博物馆还举行了系列活动,如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余辉解读元代温州籍宫廷画家王振鹏绘制的《江山胜揽图》,再现元代温州地区真实的生活场景,挖掘其对温州古代文化研究的重要意义;还有“革命文物”点阅专题活动、义务鉴定等。




鹿城区滨江街道引入数字化流动博物馆资源,在非遗创艺坊设立了数字非遗互动体验区,以数字化呈现方式对非遗的传统工艺进行当代解读与传播,收获了一大批粉丝。在电子屏幕方寸之间,大家动动手指便可一键开启非遗寻宝之旅。市民们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通过全息影像的光影特效,群众无需佩戴任何设备,就能全方位地与博物馆藏品面对面“打招呼”,令群众直呼有趣。



瑞安博物馆设计互动游戏“拼图大作战”,对馆藏精品器物、书画进行解构与“重塑”。活动现场不同年龄层次的选手都积极参与,气氛热烈。

5月20日,《红船从“浙”里起航——中国共产党在浙江(1921-1949)》大型巡展全省首站在瓯海博物馆开幕。此次展览聚焦1921年至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浙江革命奋斗史,彰显首创、奋斗、奉献的“红船精神”。展览还融合温州特色革命历史资源,与温州博物馆、温州革命历史纪念馆、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纪念馆、瓯海博物馆等多馆合作,突显温州在浙江中共党史中的重要地位。现场还举办马克杯红色主题印制体验、草鞋编织体验等系列活动。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