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 媒体视点
【温州都市报】历史文化街区焕发新活力 让文脉传承融入市民生活
时间:2021-09-01 10:02:25 来源:温州都市报 作者:陈恩欣 李伟康 郑鹏 字号:[ ] 阅读量:

宋一乐(右)在五马街路演直播截图

五马集市


去年10月公园路开街以来,随着南戏台、东山书院、纱帽河等景点的改造提升,五马历史文化街区成了各类网红博主的硬核打卡点,市民也纷至沓来,并融入街区生活。

南曲清音 京剧爱好者聚集 增添南戏台活力

如泣如诉的京胡,婉转悠扬的唱腔……在五马历史文化街区“南曲清音”附近,有这样一群“戏痴”。他们每天都早早地来到这里,以戏会友,传承国粹。他们的集体活动也为历史文化街区增添了色彩。

8月24日上午9时许,数名票友如约而至,在京胡的伴奏下,轮番开腔,气氛活跃。

“我们几个都是周边住户,也都是京剧爱好者,所以建了个‘公园路戏剧群’,现在群里有20个人,闲暇时会聚到一起交流切磋。”72岁的徐蓝芳毕业于戏剧学院,同时也是该戏剧群的一名主唱人员。对于京剧,有着自己的理解。“唱京剧,既能锻炼身体、活跃晚年的文化生活,同时还弘扬了国粹。”

“聚会”时间基本定在上午9时至11时。他们的表演也成为五马历史文化街区的一道独特风景,不时引得市民、游客驻步观赏。“很有意思,一开始还以为是街区特意安排的表演,后来才知道是市民自发的。”游客李先生说,“毕竟舞台京剧表演不是每天都有,市民自发的活动,既丰富了他们的文艺生活,同时也给公园路增添了活力。”

为满足市民、游客的精神文化需求,历史文化街区还先后邀请曲艺专家学者举办讲座,为市民及游客提供近距离学习交流的平台。

古韵水街 纱帽河新妆亮相 老街河景忆往昔

纱帽河是温州古老街道之一,一直以婚纱、鲜花、美容等女性消费产业而闻名,由此被称为“女人街”。今年7月,初步改造提升后的纱帽河“新妆”亮相,让这条“老街”在视频平台和朋友圈又火了一把。

在短视频平台搜索“纱帽河”,弹出很多关于“纱帽河”终于有“河”的作品,不少网友称之为网红打卡点。永嘉市民朱女士看了短视频,特地带着女儿到纱帽河游玩。“之前一直有来,但从来没见过这里还有条河。看到抖音、朋友圈很多人在发,就抱着好奇心过来看看。确实有不少变化,挺有新鲜感,灯光效果也不错。”朱女士说,

“我在这里做了30多年生意,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漂亮的夜景。晚上蓝色的灯带一亮,再配上这些喷雾,雾蒙蒙的,视觉感确实很棒。”对于纱帽河的变化,经营户方向阳看在眼里,乐上心头。她说,改造提升后的纱帽河氛围变好了,人气也更旺了。“来的人很多,大人小孩都会拿出手机拍照、发视频,非常热闹。”

在纱帽河的中段,有一棵大榕树。傍晚,周围居民、游客坐在树下乘凉歇息,像极了儿时的模样。

“看到重新开凿的‘河’,确实有点往日的感觉。”市民邱先生是纱帽河周边的住户,说话间,他的思绪仿佛回到了往昔时光。他说,在纱帽河逛街,不同年龄段的人,有着不同的感受。“年轻人爱吃爱玩潮流,这让老街也跟着有了活力。老年人喜欢砖瓦房上的旧时光,这里留着老温州的记忆。”

纱帽河在历史文化街区改造中最大程度保留了“原真性”,依托“鱼骨状”街巷格局,成功恢复了层次丰富的古韵水街。街区通过沿用骑楼风格建筑、植入水井等景观元素,为广大市民重拾“老街”记忆,焕发“河景”新风貌。

东山书院 文化活动聚集地 古色古韵细品味

说起东山书院,大多数温州人脑海里印象最深的,应该是一张东山书院门台的老照片。2020年10月,历经一年改造提升,已消失近百年的东山书院和卧树楼,重新回到温州人的视线。

重建的东山书院,位于积谷山麓、中山公园内,书院为两层结构,三开间,飞檐翘角,古色古韵,二楼上方悬挂“东南邹鲁”匾额,书院主楼东有“晚晴阁”。入口门台上有“飞霞犹是”四个大字,门前有回文联“卧树楼台楼树卧,飞霞洞口洞霞飞”。步入书院,多副对联值得细细品味。入屋,有孙扩图《忆江南,温州好》组词等,内部座椅、茶几、文房四宝俱全。推窗而望,树木古朴,幽静安然。

如今,复建后的东山书院用于学术与文化讲习之所,先后多次举办文化交流会。截至目前,东山书院已举办多期东山讲坛,邀请沈克成、戴宏海、柯绿娃、池浚等学者专家参与,通过线上线下互动,发出温州文化好声音。

省文史馆馆员沈克成是东山书院第一场讲座的主讲人。他说,中国文化书院是保存历史资料、记录口述历史的一个重要文化载体,用好用活中国文化书院,不仅有利于促进学术发展,同时也是向外展示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

自开办以来,东山讲坛便受到众多文化爱好者的关注。据东山讲坛相关策划人员陈先生介绍,每期讲坛开设前,都会通过“温州三十六坊”微信公众号向外征集观众。“基本上名额挂出去没多久,就会被抢光。有时还会有市民留言说,能不能临时增加名额。”

“那期内容是关于中国绘画史的,我对这块比较感兴趣,看到朋友发来链接就报名参加了。”市民徐阳是从事图文印刷工作的经营户,经朋友推荐,他参加了第四期东山讲坛。“以前想学,不过没有相应渠道。现在东山书院会不定期开设讲坛,这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如果以后还有类似的讲坛,还会参加。”

五马集市 硬核网红打卡点 浓缩老温州风情

一道晶亮透明的玻璃门缓缓打开,拾级而上,老温州的标志性建筑映入眼帘,白鹿雕像栩栩如生;视角转换,怀旧唱片摆满柜台,满墙壁皆是80、90后的偶像贴纸;走入室内,斑驳的墙体、老旧的灯牌,让人瞬间入戏。在四层空间里呈现出上世纪90年代复古怀旧风老式街景,市井气息浓厚,恍惚间与历史“打了个照面”。

这不是穿越了,而是在温州新晋的网红打卡点——五马集市。五马集市老板介绍,老的五马集市承载了几代温州人的回忆,取名五马集市就是想把这种情怀传承下去。为此,其拜访了许多温州前辈,精心收集了上千件老物件,高度还原了上世纪90年代温州风格。“开业30天左右,初步统计人数已突破3万人次。”

8月25日晚6时,记者在五马集市看到,数十位市民在排队等待进入,而且还有网红博主现场打卡。“这么有情怀的地方,当然要来了。”在网红博主“皮卡丘”看来,五马集市还是一个美食和音乐爱好者的天堂。“在这里你能吃到五马烧饼、盐焗海螺、铁盒娃娃菜等地道的老温州美食,同时老板还特意邀请上海喜茶原班团队,采用天然食材、鲜奶、鲜果等制作了16款网红甜品、饮品;就餐都可以在麻将室、理发店、大头照店、游戏机店里面,可以任选一间边吃边玩边拍照。不管多远来一趟都很有意思。”

五马集市共4楼,近1400平方米,老板邀请了网红小姐姐驻唱歌曲,每天下午5时30分到晚上8时50分都有。“这里好吃好玩又好听,这次和同事过来踩踩点,下次还会带家人过来打卡拍照。”第一次来五马集市的王先生说。

街头音乐 三种风格任你选 场面火爆超级赞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架上麦克风,肩挂吉他,在五马广场上唱一首劲爆的歌曲是什么样的感受?90后网红主播宋一乐说:“我是一个喜欢站在灯光下的人,人越多越不怯场。五马街是温州最热闹的地方,站在这里唱自己喜欢的歌曲,尽情释放激情,超级棒。”

宋一乐,家住乐清。2020年疫情期间,他穿着睡衣,在自家阳台演唱励志歌曲,被网友亲切地称为“阳台哥”。

今年,他受邀在五马街路演。每逢他在五马广场上演出,现场的游客就会围拢过来,听他唱歌。线上,更是吸引数万粉丝进直播间听歌。“我越来越喜欢这样的感受,只要有空,我就会来这里唱歌,给游客增加点氛围,送点快乐。”宋一乐说,取名“宋一乐”,其实就是“送一乐”的谐音,他希望用音乐,给更多的人送去一点快乐。

宋一乐其实是五马街街头艺术表演的一个缩影。如今文艺表演已融入五马历史文化街区,成为城市文化旅游的一张金名片,鹿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建设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为满足不同人群对音乐的喜好,街区还特意在三个地方安排了不同的文艺演出。在五马广场上,每晚都有网红主播演唱,如“SY”“自由巴士”“36.5度”等乐队,还会有中国好声音李克勤战队学员郑智鸿等;王木亭景点则以民族艺术为主,儒英坊景点则是以西洋乐器为主。

家住五马街附近小区的李女士说:“几乎每天都有人在五马街头演出,没事在五马街逛逛,说不定就遇上了自己喜欢的歌手。”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