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 文旅资讯
温州市图书馆:聚焦文旅融合打造沉浸式主题阅读新场景
时间:2021-09-10 10:31:58 来源:温州市图书馆 作者:林贤埃 何泽 字号:[ ] 阅读量:

今年来,温州市图书馆探索以书为媒,以数字赋能、场景营造等多样化的科技、艺术形式打造“文旅融合·智享生活”图书馆特色阅读空间,该阅读空间位于温州市图书馆的五楼科技文献阅览区,拥有科技类纸质图书20万册,期刊600余种。依托温图丰富的馆藏文献资源,空间以“创新赋能、文旅融合;文献挖掘、实物展示;微改造、精提升”等为理念和方法,力图呈现“图书馆+”旅游文化的多元融合,塑造可观、可阅的文旅微IP。



“沉浸式”体验区借助全景式空间微改造、内涵化精提升实现全新阅读空间提档升级,以推介本土建筑文化、饮食文化、名人旧居等文旅特色资源为主线,同时广泛涉及红色旅游、低碳环保等多样化的主题类型,场景化、体验感是其区别于传统阅读模式的独特之处。先后打造了“瓯菜及典故”、“走读古建筑”、“走读古戏台”、“走读碗窑古村落”、“走读江心屿”等融汇温州文旅元素的特色创意阅读场景。



作为图书馆文旅融合服务模式的新探索,该阅读空间注重将图书馆藏文献推介和旅游文化资源宣传推广相融汇,首期开创了“走读古建筑”主题空间,温州是一座拥有大量历史建筑的历史文化名城,这些建筑独具地域特色,历经岁月沧桑,折射时代变迁,蕴含温州文化。空间通过专题书架、电子书二维码展示了300多种有关建筑、文化、设计等类别的图书,包括《温州江心屿》《温州望海楼》《千年五马街》等本土旅游资源文献,同时将温州著名的旅游景点“江心屿”、“泰顺廊桥”等非遗古建筑模型与摄影作品引进阅览区,将艺术审美感带入阅读空间,结合空间主题开展“城市记忆:温州古城的历史演进与思考”讲座,漫谈温州古城的历史与思考,带领读者感知城市文化底蕴,唤醒对温州古城的记忆。



温州自古人杰地灵拥有如山水诗人谢灵运、一代帝师刘基、永嘉学派集大成者叶适、词学宗师夏承焘、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新中国考古学奠基人之一夏鼐等众多历史文化名人。“文旅融合·智享生活”第二期择选了《夏鼐日记·温州篇》《一个共产党人的数学人生:谷超豪传》《琦君家乡情》等多部名人传记作品,同时结合20余幅本土画家麦浪的相关建筑绘画作品对温州名人及故居旧居进行展示,打造了一场行走在阅览室即可“游览”名人故居、“寻访”温州名人轶事的旅游微体验。



民以食为天,饮食已成为一种文化,一个地方的特色饮食文化已成为当地重要的旅游资源之一。瓯菜是温州瓯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2000多年的温州社会历史变迁的痕迹就沉淀在这些柴米油盐之中。春节之际温图“文旅融合·智享生活”空间以“瓯菜”文化为主题呈现了一幕独属温州人的记忆,开设了饮食文化专架向读者推荐《中国瓯菜》《瓯馐:浙南遗产》等关于本土饮食文化的图书;在空间的特别位置摆设了各种形状、不同年份的瓯菜器皿和一个精美大展台,摆放着龙凤蝴蝶盘等名厨大师的经典代表作模型,还搜集了瓯菜故事,向读者传述“温州菜及典故”。



在今年庆祝建党百年之际,“文旅融合·智享生活”开启第三期主题即围绕“阅读红色建筑 赓续红色血脉”,以书为纽带,整个空间串联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征程中相关的重要遗址遗迹,让读者追随“红色建筑”与《中国共产党创立之路》《峥嵘岁月:井冈山斗争与中国革命》等红色读物追随那段光辉岁月,将空间营造成为一部生动的红色教材,打造了党史学习教育的微阵地。

下一步温州市图书馆还将进一步深化文旅融合实践探索,一是以“图书+”模式建立特色主题空间,如打造集阅读、文创、科技、非遗体验等于一体的场馆阅览空间,实现沉浸式互动与场景交换;二是建立文旅融合主题馆藏,挖掘地方特色资源,建设“瓯越记忆”数字资源库,整体呈现温州地区文化旅游资源;三是吸纳社会力量参与馆中馆建设,打通智慧文旅资源投射的多重渠道,丰富图书馆的文旅体验。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