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 媒体视点
【温州日报】上新啦!中秋瓯礼
时间:2021-09-18 14:57:04 来源:温州日报 作者:冉梦蝶 翁卿仑 字号:[ ] 阅读量:

万里无云镜九洲,最团圆夜是中秋。

中秋佳节,礼尚往来。除了传统的月饼、茶叶等馈赠佳品外,记者了解到,今年,我市不少文旅团队、企业及非遗传承人把特色非遗、养生手作等地方文化旅游元素、标签,以更时尚、新颖的打开方式,融入中秋文旅伴手礼之中,让我们一睹为快。

瓯窑:让中秋多点典雅

如果要找一份最温州的礼品,瓯窑,当然是当仁不让的。瓯字,从瓦,区声,本意为陶土烧制的小盂。温州古代之所以称“瓯”,与温州远古时代的制陶历史不无关系。

今年中秋节前夕,温州本土瓯窑厂家也纷纷推出了特色中秋瓯礼。

位于瑞安陶山的汉臣瓯窑,推出的是“花好月圆”文房组合。“花好”,是一件雅致的刻花笔掭小碟子;“月圆”,则是一个釉面有温州特色点彩的圆形水洗。据负责人介绍,水洗上的釉彩为“团圆彩”,与瓷器本身的材料一样,均出自陶山,使用传统工艺烧制而成,器型圆润典雅。




位于永嘉瓯窑小镇的瓯忆新瓯窑,则推出了乌牛早茶月饼食盒中秋礼。瓯忆中秋礼是“瓯忆中国礼”系列中的一个系列,由多款瓯窑茶器、文房香器、茶叶等组合而成,供用户个性搭配。瓯忆中秋礼中的月饼,分绿、黄、紫三种口味,其中绿色为瓯忆乌牛早茶月饼,黄色为奶油小生月饼,紫色为低糖紫薯月饼。



据瓯忆负责人介绍,传统中秋佳节,宋时有闻香点茶、抚琴赏月的雅事。传统食盒配上中秋好礼,不仅能品尝美味,还可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雅致博思。

贝雕:遥望海上生明月

临近中秋,洞头东海贝雕工艺品有限公司开发了一款新品——“海上生明月”螺钿笔记本,这是该公司螺钿城市文具系列的新产品,首创将洞头贝雕与皮革结合起来,赋予地方非遗更多现代玩法。



这款笔记本的封面是深棕色的皮革,一轮月光下,几只活泼的玉兔跃然眼前,下面则是起舞的海浪。仔细看,玉兔和海浪,都是用成块或丝状的贝壳薄片镶嵌拼接而成,使整个画面更加立体,随着光线的变幻,呈现出绚丽斑斓的色彩,寥寥几笔“拈花一朵”,就描绘出一幅“海上生明月”的盛景。



洞头贝雕是将中国传统漆器中的螺钿加工工艺结合洞头民间的贝堆,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富有海洋文化气息的工艺。近年来,当地通过不断创新,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美学相结合,拉近了非遗与生活的距离。

瓯绣:绣出月宫玉兔来

两只白绒绒的可爱玉兔吃着草,纤毫毕现,栩栩如生,这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施成权创作的瓯绣作品《玉兔呈祥》,绣得如此生动逼真、呼之欲出,尤其是玉兔的毛发飘逸自如,细腻蓬松,一双瞳孔中点缀着银色的光亮,看上去炯炯有神,异常可爱。



“两只玉兔紧紧依偎,就像一家人。”施成权说,瓯绣的针法层层绣入,深浅变化和立体感强,比较适合动物的表达,所以选择以玉兔结合中秋的月亮来作为作品的主题创作图案。除了这一幅极富灵性的《玉兔呈祥》外,施成权还创作了一幅双面绣《玉兔望月》,一轮黄澄澄的明月,上面有金桂吐蕊,中间云彩缭绕,底端则是三只捣药的玉兔,举着药杵,萌态十足。据介绍,这幅双面绣背面是盲绣,在技术难度上比一般的单面绣作品要稍高一点,同时在设计上,更贴近年轻人喜爱的“萌”文化,给消费者更多的惊喜。

美妆:复古胭脂点双靥

殷红的古法胭脂、色泽澄净的素颜霜盛放在小小的一方瓷盒里,盒盖、罐身上拈花一朵,或是清水芙蓉,或是寒梅傲雪,复古范儿十足。近日,来自乐清的相宰手工化妆品工作室推出了内含胭脂、素颜霜、口脂的素颜三件套,取材天然,融合古法制作手艺,将传统美妆的意趣“打包带走”。



六年前,杨相宰走上了化妆品手工制造的创业之路,2019年用自己的名字注册了LOGO相宰手工,陆续开发了润肤膏、口红、胭脂、素颜膏等多样产品,采集玫瑰花、藏红花、洛神花等十几种花草珍珠粉,融合古法手工研制,并选用器型古朴的包装,一经推出就收获了不少拥趸。今年主打的素颜三件套,让繁忙的都市女性,三分钟搞定懒人日常妆,宛若天生般的白里透红,清新自然又落落大方。



茶礼:插片龙舟载瓯窑

浙江四目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开发的同舟共渡礼盒,以龙舟为形,与中国茶文化进行完美融合,赋予龙舟茶器更多文化底蕴的同时更彰显东方禅味。



据悉,在设计上,四目文化选取了颇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元素——龙与舟,将传统工艺与新材料应用到旅游商品开发中,用了足足两个多月的时间,对配色、材质、尺寸等细节反复修改,设计和打磨龙舟插片,最终拼搭而成的龙舟模型坚固而又美观。礼盒中,搭配有瓯窑茶具、月饼、白茶小青柑等等,通过简约现代化设计手法,将龙舟、茶礼等文旅元素与时尚、创意相结合,呈现出有新意有内涵、夺人眼球的文旅伴手礼。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