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市文广旅体局全力推进文化瑞安建设助力精神共富 | |||||
|
|||||
近年来,瑞安市文广旅体局以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导向,不断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推动文化遗产活态利用,先后斩获“浙江省传统戏剧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文化金名片,“文化基因解码工程”解码成果获全省优秀。 一是完善15分钟文化生活圈。加快市级文化场馆建设,开工建设图书馆新馆,打造全省乃至全国体量最大的县级图书馆;建成开放全省首家寓言馆,打造集学、观、演、娱于一体的寓言童话基地。完善镇街文化设施,推进“南戏故里”文化品牌建设,南戏演艺研究活动中心、莘塍街道、玉海街道、平阳坑镇南戏演艺中心已建成并对外开放。加快村级文化设施建设,全市520个行政村(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覆盖率100%,其中常住人口500人以上的456个行政村(社区)全部建有文化礼堂(文化家园)。 二是精准供给高质量文化服务。深入开展文化惠民工程,每年组织文艺演出1500多场,开展文化活动2000余场,讲座展览500余场,送书下乡20000余册,送电影下乡8680场,惠及群众超千万人次。创作《心中的那面旗》、《俯仰两青空》等各类文艺精品282件,获国家级奖项23个,省级奖项56个,市级奖项88个。优化图书服务,率先推出“信易阅”免押办证等线上功能,打造“书香市集”“心兰reading”等活动品牌,成功创建全省首批“满意图书馆”,各项业绩居温州公共图书馆前列。 三是打造具有辨识度文化标识。深化文化基因解码工程,完成基因解码报告30项,中国木活字印刷术列入首批“浙江文化标识”培育项目。激活古邑历史资源,建设一批历史名人纪念场馆,协助完成项骧故居、陈黼辰故居、孙锵鸣故居等15处名人故居征收工作,许松年故居、周予同故居、何洛夫故居保护修缮工程已接近尾声。打造智慧文化场馆,博物馆被列入温州市文物博物馆数字化改革首批试点单位。推动数字化改革,探寻非遗传承的数字赋能新路径,开发建设“非遗学堂”平台,填补全省非遗传承人挖掘数字化领域的空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