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南:串珠成链 文旅赋能乡村振兴共富路 | ||||
|
||||
近年来,苍南县充分利用山海旅游资源,深挖历史文化内核,通过道路资源链接,农旅渔商多轮驱动,本土特色文化探索三大途径,扎实推动乡村振兴,成功探索出一条乡村更便捷美丽、生活更富裕、精神更幸福的发展之路。十一期间,全县共接待游客133.84万人次,同比增长79.25%;实现旅游总收入14.72亿元,同比增长79.25%。 一、探索“以路为媒”,擘画共富图景。一是科学规划道路,推动“焕新蝶变”。牢牢把握“四好农村公路”政策红利,遵循地形选线、地质选线、景观选线的原则,灵活运用技术指标,充分节约土地资源,减少对自然生态的破坏。168黄金海岸连接苍南县7个沿海乡镇,以“公路游”链接山海景观,形成“以路串美景,以景兴产业”的乘数效应。十一期间,苍南县168黄金海岸沿线乡镇共接待游客56.07万人次,同比增长140.13%;实现旅游总收入6.17亿元,同比增长140.13%。二是聚焦联创联建,着力提升资源优势。苍南县探索推广强村公司、折股量化等共富新模式,在风景公路沿线精心布局精深加工、精品民宿、排档夜市等业态,落地数字化紫菜育苗场等2000万元以上共富项目10个,带动沿线红树林湿地公园、渔寮湾乐活小镇、绿能小镇等超1600亿各类项目投资,实现交通链、旅游链、服务链、产业链多链融合。三是全面盘活资源,打造浙南生态休闲产业带。通过桥莒线通景公路串联碗窑古村落、矴步头村、莒溪大峡谷等自然和人文景观,结合特色精品村和美丽乡村综合整治村建设,打造“点上有精品、沿线连成景”的靓丽风景线,联动玉苍山国家森林公园、五凤茶园等高等级景区,形成集山地漫游、峡谷探险、康养疗养、制瓷体验为一体的生态休闲产业带。 二、坚持“多轮驱动”,绘就产业蓝图。一是资源入股推动村企共赢。以沙滩和山林资源入股海口景区,推动建设综合体度假酒店,打造集疗休养、运动、餐饮、会务等于一体的滨海体育度假主题酒店,村集体每年保底增收38万元,以“零投入”换取“高回报”。二是丰富业态推动渔户就业。依托美丽滨海资源优势,以“滨海炎亭·产业共富”党建联建为纽带,立足产业特色,汇聚各方资源打造5家共富工坊,催生就业岗位,让更多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创业。如上半年,公路北端炎亭景区助力村集体经济实现总收1042万元,营收427万元,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今年新增的2家共富工坊,预计提供岗位500个以上。三是“双线”并进拓宽农产销路。依托乡村振兴产业带建设,创新“农渔业+”发展模式,推进农渔业与旅游、电商、文创、康养等二、三产业跨界融合。如炎亭崇家岙大力发展海鲜产业,开发集海鲜交易、海鲜加工、采购和品尝为一体的海鲜综合体,解决村民海产品销路问题的同时,也为崇家岙带来游客,推进渔旅融合,推动村居旅游发展。桥墩镇积极推进农村淘宝和电子商务物流基地项目,引导月饼、茶叶、卤制品等传统食品企业发展线下线上互动的营销新模式,年生产300多万只月饼,产值达3亿元。 三、探索“出圈文化”,做强文旅招牌。一是底蕴传承走出文化振兴。桥墩月饼文化旅游节编排《缘起商周》《宋韵归仁》《相逢沧海》等系列演出,诠释 300 年历史的桥墩月饼“非遗”文化故事,谋划松山市集、“饼 BA”篮球赛等特色活动,亮相长达80 厘米、重达 68 斤的巨型月饼,以 452.6 万热度引爆同城热搜榜。开幕式当天,引荐外商同多家月饼企业签订 3500 万元的意向大单,全面引爆热点。二是多元文旅活动精彩纷呈。机车嘉年华、168露营节、全国青年帆船锦标赛和世界沙滩排球巡回赛等赛事活动轮番上场,硬件提升和文旅活动的乘数效应充分激发168黄金海岸旅游市场活力。月饼节活动期间,桥墩玉苍山、碗窑、五凤茶园等3大旅游景区,以及矴步头村小森露营基地等9个乡村新业态景点,面向广大游客推出了最高优惠5折的优惠活动,多渠道拉动桥墩旅游持续升温。三是深度做好“畲”元素文章。莒溪镇大坪村依托畲族文化和农耕文化,投入100多万元建设300余亩梯田景观步道及配套设施,打造浙南“最美梯田”。岱岭畲族乡依托深厚畲族人文资源,多举措全力推进“文旅+农业+红色文化”融合发展,打造云遮畲韵农场,推动畲族风情园提升,实施“在畲里”研学基地,打造富有畲乡特色的乡村休闲、体验旅游新模式,细致铺就振兴“共富路”。如鹤山·共富工坊已带动村集体创收60万元,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37人,人均月增收约20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