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改精提”细描“山海苍南”助推文旅融合 | ||||
|
||||
今年,苍南县以全域旅游提速、重大项目挺进、市场消费倍增、服务提质增效为抓手,立足于“微助力”“微创意”“微场景”,实现“微改造”绣出新面貌,“精提升”绘出共富卷,扎实推进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至第三季度,新增入库项目398个,新增计划投资13.89亿,累计完成投资13.41亿,投资完成率96.58%;前三季度,接待游客1536.87万人次,同比增长41.32%;实现旅游总收入169.06亿元,同比增长41.32%。 一、微助力撬动新发展,持续强化全域扮靓。一是营建宜居现代都市新风貌。从“改”出发,改造提升塘河生态公园、状元文化公园等21个公园项目,打通江滨路、环城南路等城区断头路20条。矾山获批新建国家地质自然公园,霞关跻身5A级景区镇,龙凤山郊野公园登山步道创成首个国家级登山步道。二是打造最美黄金海岸带。从“提”出发,持续推进湾滩清洁、环境整治行动,完成20.5公里岸线生态化整治修复。沿浦湾红树林总面积1558.25亩,入选2023年全国海洋生态保护修复九大典型案例。以168环海公路联动沿途海岛、沙滩、渔港、古村等118处自然景观,推进环海骑行步道建设,增设观光车、观光渡船、游艇,将热门景点串珠成链。引进悠所、君兰文旅等一批文旅头部企业投资,10月20日成功签约项目18个,总投资超百亿。形成“一路一风景”苍南山海志。三是助推美丽乡村蝶变。从“精”出发,塑造乡村特色风貌、产业文化、生态格局,打造“一村一韵”。如桥墩镇以桥莒公路串联仙堂村、碗窑村、下垟村、矴步头村,探索出一条共建、共享、共富的乡村连片实践路径,引进露营营地6个,初步形成烧烤露营经济带,累计吸引游客超15万人次,带动沿线村集体经济增收近80万元。 二、微创意重塑新空间,不断深化IP标识塑造。一是文旅地标焕新亮相。盘活利用闲置资产,推动传统街区、生态空间、乡村旷野等区块旅游休闲化改造,打造168黄金海岸、江南百里水乡、马站田园风情等新文旅地标。投资2800万元完成炎亭景区改造提升工程,提档升级168沿线民宿、农家乐等各项设施及棕榈湾、龙台背、兴岙村“无尽蓝”等网红打卡点,带动相关经营收入超千万元。国庆期间168沿线接待游客56.7万人次,同比增长140.13%,旅游总收入6.17亿元。二是月光经济活力焕发。依托“两江一湖”构建的以县城新区中心湖为核心的月光休闲旅游区初见成效,银泰商圈夜娱、人工湖商圈夜游、仁英路步行街夜购、塘河公园夜健等特色夜间经济项目,藻溪老街、霞关风情街、矾山福德湾、桥墩松山、南宋树王公园等“老街+节庆市集”特色月光活动人流鼎沸,共同塑造“浙江南大门之夜”特色品牌。三是文旅体活动出圈出彩。借力亚运年,成功举办世界沙滩排球职业巡回赛、海西半程马拉松等高规格群体赛事50余场,机车嘉年华、登科、采摘、海鲜节、海防等十大文旅节庆、市集活动跨越全年,营造“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赛事”的良好氛围。借助抖音大V房琪、高德导航等流量,亮相义乌、宁波、杭州、安徽、新疆等省内外各级文旅展、文旅交易会,全矩阵式宣传推广,持续对外讲好山海故事,累计拉动游客超百万人次。 三、微场景激发新体验,稳步细化服务品质。一是聚焦体验“精致”。打造矴步头村町野团建营地、冇事网红咖啡馆等旅游业态,提高村集体经济收益,拓宽城市与乡村消费空间。苍南福德湾景区设置VR实景体验挖矿、上新多种矿石盲盒、天然宝石标本,为游客提供沉浸式体验,同比接待游客增长152.67%。二是聚焦服务“精心”。马站镇中魁村以数字赋能,引进VR设备、5G云诊室等高新技术,推出“未来教育”“未来健康”等多跨场景应用,全面提升服务效能,精心办好办实民生“关键小事”。三是聚焦运营“精细”。以数字引领,推动智慧旅游建设,构建具备景区实时可视化监管、数据监测分析服务及车流统计等功能的旅游综合管控大平台,在“五一”“国庆”黄金周服务游客12.87万人次,解决游客停车难、排队长等痛点。深化“快进—畅行—慢游—趣玩”体验,景区票务系统智能化,线上购票后无需线下二次换票即可核销入园,在“易游苍南”小程序可下单购买矾山肉燕、虾皮紫菜等苍南本地特产美食,通过苍南全域电子地图了解景区、景点及酒店住宿情况,真正实现“一部手机畅游苍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