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 县(市、区)动态 > 瓯海区
温州市瓯海区文广旅体局:高扬文旅之帆 赋能“幸福温州”
时间:2023-02-10 09:41:27 来源:温州日报 作者:程潇潇 字号:[ ] 阅读量:

瓯海区文广旅体局党组书记、局长孙小丹:过去的一年里,瓯海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在提升瓯越文化引领力上奋力突破,聚焦“三个坚持”,在以文塑城、以文化人、以文兴业三大领域深耕谋划,奋力践行新时代文化瓯海建设,全面推动瓯海文化和旅游工作深度融合、创新发展,圆满完成了既定目标和任务。新的一年,瓯海文旅人将继续着重从三大领域,凝心聚力“谋发展、比作为、争一流”,努力绘就瓯海文化共富新图景。

聚焦文化共富,高水平建设新时代文化瓯海。深入实施宋韵瓯风文化传承工程,深挖“两山一水”宋韵文化资源,在塘河沿线打造 “宋韵塘河迎新年”等一批宋韵文化系列IP, 并大力推进塘河沿线和西部片区艺术馆、博物 馆集聚区打造,助力温州民办博物馆之城建设。深入实施公共文化惠民工程与文艺精品创作工程,在构建高水平“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的同时,充分挖掘本地高校集聚的优势资源,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品质。 

聚焦文旅融合,高水平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全面推进旅游品牌创建新突破,高质量推进“三带多点”旅游项目建设,加速温州乐园三期、温州花城、泽雅全域旅游、梧田老街等文旅龙头项目建设,做大乡村旅游美丽经济,打造温州城郊旅游最佳目的地。与此同时,深入实施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总投资5.1亿元,启动“微改精提”项目190个,形成一批最佳实践和优秀案例,并实施景区基础设施和品质双提升工程,全方位架构瓯海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W020230210332658906426.png

温州乐园航拍图


聚焦文旅IP,高水平创成省级文旅消费试点城市。一是打造文旅消费新引擎,串联梧田老街、塘河民办博物馆群、塘河文创园、“塘河千年”文旅项目、山根音乐艺术小村,形成全市独一无二、文旅业态最为集聚的塘河文化旅游集聚区。同时加快文旅商贸集聚区打造,以华侨欢乐天地、奥体中心等为重心,利用瓯海新城独具特色的人流聚集优势,在中心区一带形成业态多元的文旅商贸集聚区。二是点亮文旅IP新名片,持续放大青灯市集全国影响力,打造东亚文化交流基地,扩大塘河板块文旅消费能级。同时重点打造龙溪艺术馆、民办博物馆等场馆IP形象,全面塑造“瓯妹海哥”整体IP形象。三是叫响“吃喝玩乐购”在瓯海新品牌,做好“瓯遇浙里”瓯海文旅消费季系列活动,重点提升一批文旅消费场景示范点,大力宣传推介一批“文旅特色十佳”消费项目,引爆后疫情时代文旅消费新热潮。 


W020230210332660924229.png


龙腾瓯海,奋楫者先。瓯海文旅人已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一路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不断放大瓯海文旅融合发展的新优势,全力以赴交出高分答卷。

瓯海,是温州的母亲山与母亲河——大罗山与温瑞塘河的主体所在,境内留存有国内唯一传承古法造纸技术的国保“四连碓”,大罗山文化、塘河文化、纸山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共同承载起瓯海“两山一水”的独特地域文化。 

近年来,瓯海区深入挖掘“两山一水”文化内涵,依托自然生态、历史文化以及特色产业等资源优势,高扬文旅融合风帆,缔造了一份“全科优秀”的文旅成绩单:赛马工作全省名列前茅,“微改造、精提升”工作进入全省前20强,创成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省4A级景区城,“错峰乐游”应用入选文旅部智慧旅游场景应用参考案例全国推广;“塘河文化”入选首批省级文化标识培育项目;文物体检应用场景全省揭榜挂帅,入驻“浙里文物”智慧管理系统;山根音乐艺术小村等3个项目入选“2021浙江文化和旅游总评榜”榜单……瓯海,正以匠心之笔,点亮新时代文化瓯海活力画卷。


W020230210332669808670.png

云顶夜景俯视图


关键词:融合

绘就业态丰富的全域文旅图

春节以来,位于城市近郊的瓯海区山根音乐小村成为温州人最向往的后花园,人们纷纷自驾前来,围炉煮茶、观看展览、体验民宿,又或只为重温一缕乡愁气息……瓯海山根村,以绣花般功夫打造“活态建筑博物馆”,实现年均接待游客300万人次,由此可见,“微改造、精提升”更是一场之于人们内心的“微创手术”。 


W020230210332671185874.png


在瓯海,“山根模式”已在全区进行复制推广 。近年来,瓯海区以点带面、以文塑旅,做足“绣花”功夫,全域装扮诗画瓯海新“颜值”,让古道焕新生、荒地变文体公园、垃圾场变艺术馆、农舍变民宿的“变形记”不断上演 。其中,泽雅水碓坑村首个试点打造省级景区村2.0,山根音乐艺术小村入选全省单项试点。

年前,又有喜讯传来——瓯海区凭借特色文旅项目获连续三年共3000万元的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2023-2025年) 扶持。此次扶持是对瓯海区文化产业发展前景与实力的印证与肯定。记者了解到,在今后三年里,瓯海区将重点打造“三大文旅地标”:以寓言IP的全产业链开发为创新亮点,在建成中国寓言文学馆的基础上,打造全国首个儿童文学全产业链主题村;推进青灯文博创新平台建设项目,在目前硬件基础上继续建设西馆、西南馆和桥馆三个场馆,致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宋韵瓯风”美学市集IP以及辐射“一带一路”的文化创意交流平台;梧田老街文化新业态新消费培育项目,致力打造塘河文化与现代潮流音乐国风完美融合的文旅聚集地。 

从景点处处,到风景一片,瓯海正全力绘就富有文化内涵、高颜值、业态丰富的文旅图景。

关键词:烟火

塑造文旅IP撬动消费新动能

去年,瓯海再次高规格成功打造两季“温州文旅消费季暨2022塘河青灯市集全国美学大会”,其中夏季青灯市集,实现总客流量23万人次,销售额2210万元,定制意向达3500万元,并带动周边酒店、商业综合体等人流量大幅度增长。 


W020230210332674898286.png

青灯市集


作为文化底蕴深厚的山水之城,瓯海发挥“先天优势”,不断加速提升着文化瓯海特色IP的辐射力,通过培育文旅消费新业态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方面,致力于持续擦亮“塘河文化”IP——发挥青灯市集辐射带动效应,加快塘河文旅集聚区招商,串联梧田老街、塘河民办博物馆群、塘河文创园、山根音乐艺术小村,构建起生态怡然、文化璀璨、商贸繁盛、交通便捷的高光文旅集聚区,通过撬动“休闲塘河”,促文旅消费提档升级,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另一方面,深挖纸山文化“富矿”,打响“研学纸山”文旅品牌。在纸山泽雅片区加快泽雅“侨家乐”民宿集聚群建设,同时探索以“民宿+田园+研学+纸农菜”为主导的乡村旅游业态新模式,打造 温州都市近郊微旅游目的地。曾经沉寂的泽雅人气渐渐旺了,研学私塾、咖啡馆、艺术馆在“研学一条街”上陆续开张,成为招揽络绎不绝来客的文化吸引物,村民的口袋也跟着鼓了起来。目前该片区已列入全省首批未来乡村建设试点。 

除了深挖文旅资源,瓯海还开展“缤纷夏日瓯遇浙里”瓯海消费季活动,持续激发文旅消费动能。通过举办文创市集、商场促销、展览展销、大学生专场促销等30余场活动,以“政府补贴一部分、平台支持一部分、商家让利一部分”的方式,通过发布通用型文旅消费券释放千万元级别的消费券包福利。

既要壮大文旅消费品牌,也要培育文旅消费优质服务商。去年以来,瓯海区组织开展了“瓯海十佳文化旅游特色餐厅”“瓯海十佳文化旅游精品民宿”“瓯海十佳特色文旅商品”等“十佳”评选工作,指导提升服务水平、宣传推介服务项目,打造一体化文旅IP产业链。

关键词:惠民

让文化赋能市民品质生活

去美术馆看一场书画艺术展,去博物馆赴一场千年之旅,去非遗专题馆体验古老的传统技艺,去城市书房享用一段阅读时光……在瓯海,高品质的公共文化服务有N种打开方式。 

近年来,瓯海区结合“15 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等重点工作,探索培育了一批城乡公共文化新空间,致力构建普惠共享、优质均等的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去年,瓯海区高水平构建了94个“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塘河民办博物馆五馆全部投用,新建成9家乡村博物馆、8家非遗工坊、5家“非遗百家坊”,龙舟博物馆正式投用,龙舟城市书房建成开放。目前,瓯海正加快推动瓯海南部新区文化中心、多功能音乐厅等新锐文化地标建设,同时梳理了塘河、纸山沿线一批闲置空间,引入优质第三方机构运营,打造集生活美学、文化体验与文化交流于一体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为市民提供更高质量的文化服务。 

在瓯海,公共文化服务已经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去年,117支瓯海乡村艺术团组织参与各类主题演出273场,其中包括2022年温州市职工网络文化节“民谣之夜”音乐分享会和瓯海送文化“进”隔离点线上音乐会等。这些由百姓唱主角的文化队伍,在潜移默化中不断丰富和提升着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推动着乡风文明建设,也给乡村振兴带来持久动力。不仅如此,“艺术点亮乡村”计划也取得新突破,通过校地合作的方式,瓯海成立了首支民乐团,这一首创的乡村艺术团做法成为全省典型,备受肯定。 

东风吹来满眼春,潮起正是扬帆时。瓯海,正以强劲的势头开启新的篇章,以无限生机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以文旅赋能品质生活,为百姓幸福“加码”,助力擦亮“千年商港、幸福温州”品牌。


W020230210332676153912.png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