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水云——寻觅郭楚望”温州知名琴家九山琴会奏响古琴新韵 | |||||
|
|||||
4月26日,“潇湘水云——寻觅郭楚望”温州知名琴家九山琴会在九山书会古戏台举办,温州本地古琴名家携琴齐聚,用余音绕梁、雅正幽远的正音奏响了“潇湘水云——寻觅郭楚望”古琴系列活动的第一曲。 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朱云华,鹿城区委常委、副区长张伟,鹿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叶恒坚,鹿城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马绍兴等领导,温州著名书法家马亦钊、浙派古琴传承人黄德源,以及温州市知名古琴演奏家、音乐学者参加琴会。 这是一场“瓯韵”十足的古琴论剑,表演嘉宾名单颇具分量:黄德源、吴映雪、来杨洁、陈小刚、萧云桥、陈琳艳、赵佳柔、胡跃中、孔祥转、诸葛卓尔、王若水、杜晓帆、李乐园以及瑞安市音乐家协会古琴专业委员会成员等温州知名琴家参加。 琴会现场,由瑞安市音乐家协会古琴专业委员会古琴名家合奏的《神人畅》拉开了演出的序幕。随后,《阳关三叠》《渔樵问答》《清平乐》《离骚》《梅花三弄》《道法自然》《潇湘水云》《秋水伊人》等众多古琴名曲轮番上演,或迂回曲折、疏而实密,或抑扬起伏、景中含情,引领观众进入到曼妙的琴音世界。抹、挑、勾、剔、打、拂......演奏家们的精妙绝伦的演奏技法令现场观众大开眼界,大呼过瘾。 温州历史文化资源丰厚,宋韵文化厚重,百戏之祖在温州诞生,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春节戏曲晚会》以温州九山书会为主舞台进行录制,更是令“九山书会”文化概念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本次“潇湘水云——寻觅郭楚望”温州知名琴家九山琴会在此举办,让古琴从高山流水走向瓯越山水,在景中听琴、琴里赏景,在杳杳琴声中穿梭千年,再现文人雅士从史书中走来,在九山书会煮茶听琴、题字吟咏的景象,带领听众沉浸式感受温州特有的宋韵文化与古琴文化之美 浙江古琴是中国古琴史上第一个产生深远影响的古琴艺术流派,而浙派古琴的创始人郭楚望为南宋时期温州人士,他以独特的音乐思想和爱国主义情怀创作了多首流芳后世的琴曲,著名的有《潇湘水云》《秋鸿》《泛沧浪》《飞鸣吟》《春雨》《步月》等。其中《潇湘水云》与《广陵散》《高山流水》等被列在一起,被历代琴家公认为中国古琴名曲之典范,在中国音乐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温州是宋韵文化的核心城市之一,为宋韵文化作出了诸多创造性的贡献。温州人的商业精神、实干精神、开放精神、创新精神,其基因正是奠定于宋代的永嘉学派。这次朔门古港遗址的重大考古发现,再现了“一片繁华海上头”的海丝港城景象。正因文化多元,引领潮流,以郭沔(郭楚望)为代表的浙派古琴的一代宗师方可脱颖而出,烛照千秋。今年温州迎来建城2215年、建郡1700年纪念,借此契机,温州市举办“潇湘水云——寻觅郭楚望”古琴系列活动,旨在通过拍摄纪录片,举办古琴展、全国古琴名家音乐会、九山琴会等系列活动,解码温州文化基因,为“千年商港、幸福温州”城市品牌建设贡献文化力量。 本次活动由中共温州市委宣传部指导,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温州市鹿城区人民政府、温州市平阳县人民政府、温州市雁荡山风景旅游管理委员会主办,温州市鹿城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温州市平阳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温州博物馆、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温州市文化馆(温州大剧院管理中心)承办,上海市徐汇区古琴文化艺术研究中心、上海市奉贤区古琴文化艺术研究中心、均瑶健康公益古琴殿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