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历史烟云,回溯远航历程!我市新编历史瓯剧《朔门潮》即将奏响“瓯曲金声” | ||||
|
||||
点击播放视频 穿越历史烟云,回溯远航历程!6月25日,由中共温州市委宣传部、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鹿城区人民政府出品,温州市瓯剧艺术研究院创作演出的新编历史瓯剧《朔门潮》剧组在温州大剧院举办媒体见面会,讲述台前幕后的“闪光”故事。该剧将于本月27日、28日在温州大剧院举行试演。 温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施艾珠,知名剧作家郑朝阳,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朱云华,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曾伟,市文广旅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方喜,鹿城区委常委、副区长张伟,鹿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叶恒坚,著名导演韩剑英等领导嘉宾出席并共同为瓯剧《朔门潮》启幕。 见面会上,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施艾珠在致辞中表示,集艺术性、思想性、观赏性于一体的瓯剧《朔门潮》即将与市民见面,期待这部剧的亮相让瓯剧这一古老的剧种释放戏曲春晚的溢出效应,以全新的经典剧目打造在创造性传承传统文化中再溢华彩,为中国海丝申遗注入新的文化表达。同时也期待通过《朔门潮》的演绎,更好地履行文学作品、文艺作品、文艺载道的光荣使命,坚守人民至上的立场,描绘新时代的恢宏气象,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让文艺创作更好地凝聚起磅礴的精神力量,成为增强维护我们自信自强的时代标识。 市文广旅局党组书记、局长朱云华为现场嘉宾介绍剧目创排情况,她指出,瓯剧《朔门潮》凝聚了温州文艺工作者的集体智慧和心血,是温州极具代表性的历史题材戏曲作品,该剧用温州独有的戏曲——瓯剧来表现温州的“千年商港”历史文化基因,是一部“戏曲故里”精心奉献的原创剧作、是一部“宋韵瓯风”色彩浓郁的本土题材剧目、更是一部展现温州“千年商港”城市新名片的文艺力作。 在访谈互动环节,出品方、主创和主演向大家详细介绍了瓯剧《朔门潮》幕后的创作创排情况,畅谈该剧目的创作初衷、灵感和预期呈现效果;出品方代表向朔门古港遗址发掘的考古工作者代表赠票,致敬考古工作者为宋韵文化探源付出的艰辛努力和取得的重大成就;此外,《朔门潮》华彩选段《远航归来》现场精彩演绎,引来阵阵喝彩。 作为一部温州人写、温州人演、用温州剧种讲温州故事的原创历史剧,瓯剧《朔门潮》以南宋初期的温州朔门港为故事背景,以浩瀚的海洋和“一片繁华海上头”的市井为剧中人物成长的环境,以小见大,充分挖掘宋韵瓯风元素。剧情围绕着朔门读书郎周启运的命运展开,讲述了主人公面对家人遭遇海难、亲家退婚、债主逼债、先生为国捐躯等等不公的命运,被迫承担起养家糊口责任,从顽强不屈、奋起抗争,到渐渐觉悟,带领商船远航重洋,谱写海上丝路篇章的故事。 自创排开始,《朔门潮》便承担了独有的且厚重非凡的文化使命——串联起“千年商港”和“南戏故里”两大黄金 IP!这在温州的文艺创作产品中仅此一例。同时也是温州市近十年来深入挖掘宋韵文化、以戏曲讲温州故事、延续历史文脉的积极探索和实践,是继《东瓯王》《橘子红了》《兰小草》等本土题材之后的再一重磅力作。由剧作家郑朝阳、安声编剧,瓯剧领军人物、梅花奖获得者方汝将领衔主演,白玉兰奖获得者蔡晓秋、国家二级演员胡涛主演,青年作曲家蔡南正担任唱腔音乐设计。并邀请韩剑英(导演)、蓝玲(服装设计、化妆造型)、周正平(灯光设计)、倪放(舞美设计)等一众实力派名家专家加盟主创团队。舞台呈现上,该剧在瓯剧传统音乐声腔的基础上大胆破立,保持文戏武唱、唱做并重的表演形式为舞台特色;在舞美上融入古港码头、江心屿、温州非遗等标志性元素;在音乐主旋律上,运用古琴、箫等乐器,营造浓浓的宋乐韵律。力求从视觉、听觉等不同角度,艺术还原千年前恢弘大气的历史画卷。 2023年央视春节戏曲晚会在九山书会的举行,是对“百戏之祖是南戏、南戏故里在温州”的一次最高规格的宣发;朔门古港遗址重大考古发现,则是温州“千年商港”的重要实证。“南戏故里”的情景再现与朔门古港海丝繁华相互支撑呼应,全方位展示千年瓯越文化的底蕴。千年海丝路,青瓷始发港——诞生于此背景之下的《朔门潮》,无疑将掀起关注瓯越文化的新热潮,亦为朔门古港的历史意义奏响荡气回肠的“瓯曲金声”。6月27日至28日,让我们置身这片土地上的历史烟云,聆听、感受迎面而来的《朔门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