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又添16家!2023年浙江省第二批乡村博物馆等你来打卡~ | |||||
|
|||||
近日,浙江省文物局公布了2023年浙江省第二批乡村博物馆名单,共140家单位入选。其中我市苍南县桥墩镇桥溪乡村记忆馆、平阳县萧江大鼓博物馆等16家单位获评上榜!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风采吧! 苍南县 桥墩镇桥溪乡村记忆馆 该馆位于温州市苍南县桥墩镇桥溪村,以连接桥溪各自然村的古道和母亲河黄檀溪为脉络,以图片、文字叙述结合实物等形式展示自明嘉靖倭乱以来的桥溪区域社会历史变迁。 现展馆的空间结构和藏品构成基本分为三类:一是桥溪区域四百多年历史长河中最为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二是闽南移民农耕、民俗文化典型的生产生活用具;三是衬托故事的各时代怀旧物件、文物以及沉浸式场景打造。 苍南县 钱库镇瀛桥文博馆 展馆由钱库镇项东村投资改造,展厅面积为260平方米,分为文史厅、博物厅和临展厅三个展厅。 文史厅主要展示瀛桥千年历史人物和事迹,分肇基创业、科第蝉联、保家卫国到再创辉煌四个篇章,突出南宋武状元项桂发的相关文物古迹。博物厅主要展示瀛桥文物和生活生产场景的再现,突出瀛桥人在农工商学各行业的开拓创新,如改良水田拖拉机;改造出碾米机的动力系统“砻糠车”;研发出全国首创的“丝印饭签”;领先开展挂户经营的模式;创编方言教学著作《乡谈杂志》为明代传世珍稀史料。展馆旨在传递瀛桥历代先贤“留余忌尽、守正创新”的精神,给群众带来启发和感悟。 龙港市 谢云纪念馆 展馆位于龙港市划龙源社区三大庙村,展厅面积200平方米。通过对谢云旧居进行改造提升,以“地脚山阿独奏弦”为展览主题,将龙港籍著名书法家、作家谢云先生的书法、绘画、诗歌等作品进行集中展示。 该馆围绕谢云先生生平作品,通过谢云艺术纪事、情系故园、墨韵化彩等单元进行展出,旨在弘扬中国传统书法艺术,为书法爱好者、传统文化爱好者等观众人群提供学习、交流以及研学等所需,打造符合新时代艺术表现形式的亮点特色。 龙港市 姜立夫纪念馆 展馆位于龙港市划凤灵社区,建筑面积1320平方米,藏品80余件,依托不可移动文物——姜立夫故居,活化利用成为乡村博物馆。 以“数学圣贤”为展览主题,展馆分留美入哈佛、南开“一人系”、数学先行者、归国燃光亮四个单元,围绕姜立夫生平重要事迹,利用图文、雕塑、场景、影像等综合性展陈手段进行展示,展现温州数学名人以及数学研究的丰厚底蕴。 平阳县 萧江大鼓博物馆 展馆位于桔坡山公园最高处,是萧江地标性建筑。整座鼓楼为仿古中式建筑,共五层。以大鼓文化为主,以鼓为主载体,以大楼内部结构为框架,全面展示鼓文化的专题展示馆建设。 建成后的萧江大鼓博物馆,一楼设鼓源厅,主要介绍鼓的起源和鼓的种类,共展示了125种鼓;二楼设鼓韵厅,主要介绍鼓的功能与作用、鼓与艺术之间的关系;三楼设鼓迹厅,主要介绍大鼓的来源与情况;四楼设鼓苑厅,主要内容为萧江名人乡贤阁和萧江的发展;五楼设萧江大鼓直径3.88米,为天下第一大鼓。 平阳县 万全镇瓦窑博物馆 展馆位于万全镇浃口村,展厅面积200平方米,目前共计收集600多件藏品,其中包含瓦当实物、瓦窑头的制瓦工具等,展览从南戏瓦当、文字瓦当、纹饰瓦当、特色瓦当及屋檐滴水、屋檐走秀、瓦艺窗花、制瓦工艺和传承等部分,在建筑、装饰、文字、美术、书法、雕刻以及思想文化等层面,向观众诠释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 平阳是温州南戏重要发祥地与传承地,素以“戏剧之乡”著称,南戏瓦当更是温州特有的文化密码。 文成县 伟人像章文化博物馆 展馆位于文成县西坑畲族镇让川民族村,外形参照毛泽东故居设计。一层展厅主题为“领袖像章·红色珍品”,展示像章艺术及像章故事;二层展厅以“世纪伟人”为主题,主要展示毛泽东伟岸的一生以及毛泽东在浙江的故事;三层为临展厅、报告厅和研学教室,满足多种需求。 馆内收藏了毛泽东各个时期像章、军功章、奖章、勋章、纪念章以及数万件红色收藏品,是一个集教育展览、参观旅游、学习研讨等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瑞安市 南方喜俗博物馆 展馆位于瑞安市东山街道,展厅面积760平方米。展区分“喜乐姻缘和合圆满”“燕燕于归宜其实家”“机杼札札鸳衾锦绣”“人生海海赏心乐事”“南方有礼抬头见喜”五大篇章。 同时融入瑞安本土地域文化特色的元素,如戏曲文化、历史名人典故、传统民俗、蓝夹缬非遗技艺等,借助实物展示和多媒体技术,展馆生动呈现传统婚房与喜堂的布置、历数嫁娶习俗及嫁衣的历史演变。 龙湾区 姜立纲书法艺术馆 展馆位于龙湾区瑶溪街道钟秀园景区内,展馆面积约300平米。姜立纲书法艺术馆着重介绍姜立纲的书学道路、书艺特色、书论技法、历史评价、后世影响以及温籍士人书家群体等,深入挖掘了姜立纲的书法底蕴,并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方式进行展陈,以期更好地挖掘、弘扬温州地域优秀传统文化基因。 龙湾区 志通艺术馆 展馆位于龙湾区瓯海大道与龙江路交叉口,展厅面积约1800平方米,以浙江省工艺美术师、文化新浙商之十大新锐人物徐志通的瓯塑作品为展陈项目,打造瓯塑与雕塑集中展示和对外交流的窗口。 展馆以一园五馆为格局,分为雕塑园、传统瓯塑馆、创新瓯塑馆、雕塑艺术馆、瓯塑体验馆、礼品展示馆,并入展了许多历史作品、瓯塑精品,团队创作了长1220cm、高122cm的大型瓯塑作品《南宋都城临安梦幻图》,其中古建筑画面1000多座、人物5000多个。 洞头区 霓屿紫菜馆 展馆位于温州瓯江口外,是一家以展示紫菜种性、特质、功用及其育苗培育、海上养殖、成品加工工艺为主要内涵,以洞头紫菜食用品种及紫菜养殖发展概况为进取历程,以养民生产生活场景及劳作渔具为主要场景,以紫菜产业“生态园”发展培育及文旅融合发展为文化特色展位的乡村博物馆。 展馆由“海天之子向潮而生”“耕海牧菜踏浪而歌”“霓屿紫菜百年传承”“海上新田园”“多彩霓屿文化荟萃”等板块构成。馆内除有展馆外,还设有产品展示区、会客交流区及廉政教育区等。 乐清市 柳市镇非遗展示馆 展馆位于柳市文化中心,设八大展区及文创区、临时展厅。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区域特色的民间工艺美术品为展览主题,馆中藏品有黄杨木雕、细纹刻纸、龙档、首饰龙、蓝夹缬、石雕、竹壳雕、金漆圆木等238件。 黄杨木雕、细纹刻纸、龙档竹壳雕等本馆藏品均为本土传统工艺美术品,区域特色鲜明。该馆收藏的工艺美术品有5项属国家级非遗项目、3项属浙江省级非遗项目,这些项目在馆内均有基本情况、工艺流程、制作工具等展示。同时还展出相关领域、柳市境内的代表人物,包括省级以上(含)工艺美术大师35人、省级以上(含)非遗传承人12人。 乐清市 中雁艺术博物馆 展馆位于乐清市白石街道玉社区下印村,建筑面积1700平方米,设有一楼大厅礼堂、二楼会客厅、三楼现代青瓷陶艺厅、四楼现代书法艺术厅、五楼现代国画艺术及九楼临时展厅。 大厅礼堂打造了五代至宋代的文化展厅,展厅内陈列有上百件五代至宋代旧窑遗址作品,礼堂侧门处还专门放置了有关陶瓷文化的视频讲解。在礼堂的中间部分处,摆放有王驰涛的画《大鱼入门图》、李震的《双鱼》碗、黄小玲的《红梅报喜》瓶、张唏的《龙纹三足鼎》、叶小春的《玉壁》、方文贤的《大贵》瓶、洪南雨的《青花逗彩》瓶等。 永嘉县 碧莲乱弹博物馆 展馆位于永嘉县碧莲镇应界坑村,展馆面积300平方米,展厅面积150平方米,由应界坑村集体筹资建设。 该馆充分利用永嘉乱弹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面呈现永嘉乱弹文化的兴衰变革。展馆从历史发展沿革、剧团班社组织、班社习俗、戏剧剧本挖掘整理考究、戏服道具等多方面展示永嘉乱弹的传承发展。 鹿城区 驿头文博馆 展馆是集驿头文化、传统文化、爱国主义教育于一体的展示窗口,面积为1300平方米,共有800余件藏品,分红色文化、陶瓷文化、文房文化三个单元,即红心向党、灼烁重现、塑雕加彩、自然造物、文房清供五个章节来展陈。馆内结合程氏理学文化以及程氏子孙历代传承的家风家训,对驿头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和展示。 瓯海区 燎原社史陈列馆 展馆位于瓯海区郭溪街道任桥村老虎山公园内,展厅面积为200平方米。 燎原社是全国首个实行“包产到户”责任制试验地,馆内共展出包括当年中国第一份“包产到户”总结材料在内的多份图片、生产物质资料等,说明了中国农村改革的源头创举——“包产到户”的曲折历程,展示改革先行者坎坷经历和百折不挠的奋斗足迹,展示燎原人敢为人先、大胆实践的首创精神,展示新时代瓯海发展的辉煌新篇章。 看了这么多“家门口”的好去处 心动就赶紧出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