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 文旅资讯
全省首批!来温州,赴一场与文物宝藏的奇妙邂逅~
时间:2024-09-19 10:31:32 来源: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作者:采言 字号:[ ] 阅读量:

近日,2024年度浙江省“跟着四普去旅游”主题活动启动仪式举行,现场发布全省首批11条“跟着四普去旅游”精品线路。

点击播放视频


这些线路既包含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已登记不可移动文物,也包含至少一处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文物遗存,每个点位还设置趣味集章打卡、聆听文物故事等互动参与活动。其中,温州泰顺“山城秘境 古韵寻踪”线路入选,随小编一起来看看!

1.png

2222.jpg

北涧桥


3.JPG

季海波/摄


北涧桥,位于泗溪镇下桥村,因跨北溪之上,故此得名,被誉为“世上最美丽的廊桥”。该桥宫殿式重檐,结构精巧,造型古朴。始建于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桥长51.07米,宽5.39米,高11.22米。2006年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JPG

林宗义/摄


北涧桥气势如虹,桥屋灰瓦红身,飞檐走兽,桥旁古树掩映,桥下二水交汇。青山、古树、虹桥、碇步碧水、锦鲤及周边居民生活融为一体,相互辉映,构成一幅迷人的风景画卷。

地址:北涧桥


溪东桥


5.jpg林上兆/摄


因结构与北涧桥相似,而被一起称之为“姐妹桥”的溪东桥,位于泗溪镇内,为叠梁式木拱廊桥。始建于明隆庆四年。桥长41.7米,宽4.86米,净跨25.7米,离水面约9.5米。2006年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JPG

张晓洁/摄


桥拱上建有廊屋15间,当中几间高起为楼阁。屋檐翼角飞挑,屋脊青龙绕虚,颇有吞云吐雾之势。此桥无桥墩,由粗木架成八字形伸臂木拱,颇为罕见,是泰顺造型最佳的木拱廊桥之一。

地址:溪东桥


文兴桥


7.JPG

徐振辉/摄


文兴桥位于筱村镇枫林村,清咸丰七年(1857年)建造。是所有廊桥中唯一一座两头不对称的,在世界桥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堪称孤例。1990年,村民集资重修。2006年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6年,泰顺三座国保级廊桥被洪水冲垮,其中就包括文兴桥。当噩耗传出,很多泰顺人在感到心痛的同时,打起了“护桥保卫战”。他们出钱出力,将被风雨摧毁的廊桥大、中构件,奇迹般地从洪水中找了回来。通过一年的努力,打赢了这场战役,原样修复,修旧如旧。


8.JPG

@泰顺旅游


每逢秋日,文兴桥便成了摄影师创作的天堂。古廊桥前绵延不尽的金色稻田是独属于“廊桥之乡”的秋日风景。踏在原始的田埂上,捧起一束金稻,秋天就握紧在手中。

地址:文兴桥


上交垟土楼


9.JPG

@泰顺旅游


交垟土楼(也叫仓楼),始建于1850年至1861年间,当年是曾氏家族为了保护家业而仿照福建土楼技艺建造的一座回廊式方形土楼。主要古建筑有土楼、曾氏宗祠、药店、下新厝、凹店、下书斋、垟心、外厝等。


10.JPG

徐振辉/摄


上交垟土楼历史文化深厚,传承了独特的客家土楼文化,是浙江省首座客家土楼建筑,2013年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的建立,开启了泰顺土楼的发展历程。在这座土楼的带动下,泰顺境内的村民们相继修建了一批大大小小的土楼,且俗称这些土楼为“炮台”。


11.JPG


土楼融合了浙闽建筑特色,它隐于深山之中,处处散发着自然恬淡的气息,就像一幅展开的画卷,充满了诗情画意。

地址:交垟土楼


国立英士大学纪念馆


12.JPG

13.png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我国东南沿海及华北大片领土相继沦陷。面对战争威胁,众多高校纷纷合并,向大后方迁移。

从1937年到1939年,全国共计有69所高校内迁,大部分高校迁往以重庆为中心的大后方。浙江的高校中,之江大学迁至重庆,浙江大学、浙江文理学院、杭州艺术专科学校等则选择西迁。

高校内迁后,战区失学青年就学成了大问题。1939年5月,为纪念辛亥革命先烈陈英士,这所大学被正式定名为“浙江省立英士大学”。同年,英士大学在丽水正式开学,分校本部、工学院、医学院、农学院(松阳县)。1942年,日寇发动浙赣战役,英士大学被迫迁移,辗转迁到泰顺县司前镇。原本寂静的山村因大学堂搬到司前镇里光村,使得村里的居民欣喜若狂。


13.jpg


峥嵘岁月里,国立英士大学承载着历史的厚重,见证了那个特殊时期中国教育的坚韧与不屈,显示了师生在困境中依然坚守的报国之志与爱国情怀。如今泰顺县在其旧址上修复建成了国立英士大学纪念馆,馆内由展厅、行政楼(德秀楼)、校址(四合院)、百年校友墙、墨韵书屋、墨香书画室、英士讲堂等组成。


14.jpg


纪念馆收录了310多张英士大学在泰顺办学时的老照片、120多件珍贵文物资料,是泰顺人文旅游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地址:国立英士大学纪念馆


▏来源:文物处,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