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温州】DeepSeek携手协会创作灯谜,云端大会构建“文化元宇宙”…… | |||||
温州“拥抱”数字浪潮破解传统节庆转型难题 | |||||
|
|||||
当DeepSeek与非遗传承人同台竞技,当元宇宙灯谜撞见明代龙档……2月12日元宵节,温州以一场全域联动的文化实验,为传统节庆注入数字时代的创新基因。从博物馆的文物觉醒到图书馆的脑力狂欢,从AI灯谜矩阵到“智能灯组”,这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正在重构传统文化传承的当代范式。 在温州博物馆的灯谜墙前,市民王女士正与AI展开智力对决。一道融合宋韵美学的谜题——“白鹿衔花处,AI绘新城(打一温州地标)”,实为DeepSeek人工智能和温州市灯谜协会基于《温州府志》生成的原创谜语。本次活动的370道灯谜中,许多谜语由AI深度参与创作,AI成为灯谜策展人:系统通过分析温博历史厅、“流芳”特展、“这般颜色”特展三大展览元素,结合永嘉学派典籍与温州方言库,生成具备地方文化指纹的谜题矩阵。这种“人机共创”模式,让文化探索的趣味性提升不少。 线上战场同样“硝烟弥漫”。温州市图书馆联合十余家县(市、区)公共图书馆全市联动推出“相约图书馆 共度文化年”的云端灯谜大会,借助知识图谱技术构建起“文化元宇宙”,为大家奉上一场集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体的文化大餐。2月12日当天,13家图书馆的线上竞技场涌入1.3万多人,数字原住民正在用新方式接续文化香火。 温州博物馆的非遗展示区,一场跨越六百年的对话正在上演。明代乐清龙档“苏醒”,雕刻的140个戏曲人物活灵活现,而现实中的非遗传承人正通过抖音直播演示“丝翎檀雕”绝技——这种“文物数字孪生+技艺直播展演”的双轨模式,让温博单日客流达到近6000人次。00后观众小李在参观龙档后感叹:“原来传统工艺这么精美。” 这种创新在瑞安曹村灯会同样突显。这里共有灯组及打卡点24个,不仅保留了曹村传统花灯的精髓,还进行了大胆创新,融入诸多新元素。现场设置“智能灯组”、3D水幕投影等设备,通过声、光、电、水的完美结合,呈现震撼的立体影像,让游客仿佛置身于梦幻仙境。传统节庆空间正进化为沉浸式文化实验室。 从博物馆里AI与老师傅的技艺对话,到图书馆中典籍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今年温州元宵节的文化实践揭示出破局之道:当非遗传承人化身虚拟主播,当地方志文献转化为灯谜算法,传统文化正通过“数字基因密码”实现创造性转化。这种既保持文化根脉又拥抱技术浪潮的“温州模式”,或许正是破解传统节庆现代转型难题的密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