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高水平文化强省实施方案发布 温州元素闪耀全省 | ||||
|
||||
2月18日,浙江“持续深化‘八项工程’ 更好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 加快建设高水平文化强省”动员部署会暨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杭州召开,会上发布《关于持续深化“八项工程” 更好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 加快建设高水平文化强省的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方案中有哪些温州元素? 建成朔门古港考古遗址公园 《方案》提到,构建省域文化标识体系,系统梳理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实施文化基因激活工程,建成温州朔门古港等考古遗址公园。 2023年,温州朔门古港遗址从众多项目中脱颖而出,入选“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它的发现,填补了海上丝绸之路港口类遗产的空白,为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增添了一个典型样本。2024年6月,朔门古港遗址保护利用工作入选2023年度全国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案例。2024年12月,浙江省文物局正式向国家文物局提交了温州关于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立项材料。朔门古港遗址还成功入选2025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科书。 今年年初,我市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朔门古港遗址保护利用工作,要在加强保护的基础上,推动朔门古港遗址从考古发掘向活态呈现、从规划设计向整体展示、从遗址本体向周边街区推进,让朔门古港遗址成为璀璨的“文化明珠”,放大朔门古港遗址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 加快建设温州时尚文化产业带 时尚文化,带有新锐先锋气质,澎湃着年轻力和创造力,历来被视为属于青年人的文化。《方案》提出,打造高能级文化产业平台,推动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发展,加快建设温州时尚文化产业带等平台。 2024年我市提出打造中国时尚产业之都,以产业体系重塑、空间布局重构大力发展以鞋服为核心的十大时尚品类,融合创新瓯越文化、海丝文化、侨乡文化等特色文化,打造温州特色时尚城市新名片。 随着文旅消费升级,近年来,我市时尚领域一批新场景、新业态、新地标涌现,激发出旅游消费新动能。瓯海时尚智造小镇展现商圈的新智造、新零售、新消费模式,融合潮流与传统、创意与实用等元素,360余家时尚智造企业集聚、20多个高定品牌入驻;集聚了五味和、老香山等一批老字号的五马街,历史与新潮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感与互补;承载温州味觉记忆的双井坊,汇集了格调、趣味与个性,吸引年轻时尚群体…… 2024年,我市在时尚产业领域连续发布《温州打造中国时尚产业之都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等三个发展规划,决心在未来三年,着力培育“千亿”时尚制造产业发展规模。到2026年,全市时尚产业总产值预计突破4000亿元,培育时尚产业集聚区10个。 提升瓯江山水诗路文化带 瓯江是一条与诗词结缘之河,据不完全统计,瓯江沿线诗词文人共百余人,留下了山水诗篇多达万余首,要谈山水诗,一定绕不开温州。 《方案》提到,培育具有国际影响的文化品牌,提升“四条诗路”文化带,推动重点项目加快落地。2018年,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造“四大诗路文化带”,四条诗路包括浙东唐诗之路、大运河诗路、钱塘江诗路、瓯江山水诗路,由此串联浙江文化精华,串联浙江诗画山水,串联浙江全域发展。 2021年,我市实施瓯江山水诗路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高水平推进“诗画山水、温润之州”的建设工作;2022年,温州发布“谢客寻踪”诗路之旅等10条瓯江山水诗路,各具特色的旅游线路成为市民出行赏玩的热门选择;2024年我市实现全域旅游总人次破亿大关,旅游产业增加值占比GDP7.33%,位于全省第一方阵;作为瓯江山水诗之路的重要节点,今年春节假期,楠溪江景区共接待游客149.20万人次,春节期间楠溪江风景区日均到访人数全省第二。 此外,温州还发布《温州市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攻坚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计划实施雁荡山重振雄风“六重”攻坚、楠溪江5A级景区创建等景区转型提质行动,争取培育千万级核心景区3个,形成独具温州辨识度的六大标志性景区和八大标志性场景。 打造过境免签旅游线路 《方案》提到,大力推进入境旅游跃升计划,推进入境游全链条便利化“一件事”改革,打造一批面向“240小时过境免签”旅游线路和产品。 “周五下班去中国”成为国外社交媒体的新热词。自2024年12月17日龙湾国际机场航空口岸实施外国人过境免签政策后,我市成为全国9个,浙江唯一一个海港口岸(客运)和航空口岸同时实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城市。 2024年5月,温州海港口岸实施国家过境免签政策后,温州公安会同温州机场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等相关部门,从政策赋能、措施集成、精准适配、科技支撑等方面发力,精准实施放宽口岸签证、邮轮入境免签、优化单免互免、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便利化应用以及快捷通关、移动通信、便捷支付等一系列外国人来华便利举措,有效提升外国人来温的热度,服务温州高水平开放大局。 打响温州“海丝之路”品牌 打造国际重点传播基地,建设全省多层级、立体化的国际传播重点基地体系,《方案》中提到,要打响温州“海丝之路”等外宣品牌。 2022年,随着朔门古港遗址的发现,我市正式加入海丝申遗城市联盟,见证了“千年商港”的历史地位。海上丝绸之路城市影响力市长交流大会连续两年在温举办。 近年来,海丝IP融入温州城市发展中。如今,83.6万温州人遍布海外,其中38万人活跃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沿线。我市与39个国际友城“联姻”,金丽温开放大通道纳入国家开放布局,温州肯恩大学成为中美教育合作的标志性项目。当前,我市扩大全球互联版图,增进友好互信共识,汇聚创新互促力量,绘就文明互鉴图景。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温州将继续牢记“续写创新史”的殷殷嘱托,锚定“建设高能级开放强市”的发展路径,放大“世界海丝名城”的城市格局,共启海丝城市新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