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 媒体视点
【温度新闻】故土长歌入墨香‌!黄传会回乡分享“文学与故乡”
时间:2025-03-05 10:26:38 来源:温度新闻 温州市图书馆 字号:[ ] 阅读量:

“故乡不仅是文学创作的灵感来源,更是作家心灵的归宿。”3月4日,原海军政治部创作室主任、世界温州人文艺家联盟成员黄传会做客“瓯越思享+”文化沙龙,在温州市图书馆作“文学与故乡”主题分享。这位被誉为“苍南赤子”的著名报告文学作家,深情分享了自己的成长历程、创作故事和对故乡的浓厚情谊,为故乡的数百名文学爱好者铺开了一幅跨越半个世纪的精神画卷。


1.jpg


当天上午,温州市图书馆报告厅内座无虚席。当77岁的黄传会走上讲台时,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一个人可以去的地方有很多,但可以回的只有一个地方——故乡。”黄传会一开口,浓重的苍南乡音便让台下年长的听众会心一笑,感动不已。分享会上,故乡的山山水水、饮食文化、乡音乡情,他都如数家珍,娓娓道来,流露出对故乡的热爱和眷恋。

黄传会提起童年时在渔村码头上追逐浪花的场景,形容咸腥的海风是“最早的文学启蒙”:母亲补网时梭子的咔嗒声,比任何交响乐都动听;渔船归港时满舱跳动的鱼虾,就是最鲜活的散文诗。

作为苍南籍作家,黄传会始终将故乡视为创作的根基。他在讲座中动情回忆童年记忆与成长轨迹,直言“故乡不仅是文学创作的灵感来源,更是作家心灵的归宿。”从矾山小镇的烟火气到苍南山水的文化积淀,从乡音乡情到母亲的影响,这些元素不仅构成其作品的精神内核,更成为他笔下《中国一个县》《首例农民告县长案》等早期作品的鲜活素材。2017年他发表的《我的名字叫苍南》以“微报告文学”形式登上《人民日报》副刊,线上点击量突破“10万+”,让苍南的人文与风光走入全国视野‌。

黄传会以幽默诙谐的语言、真挚饱满的情感,将故乡与文学的关系娓娓道来。他说,作家需扎根故土文化,“让乡愁成为物质与精神的结合体”‌。

历时两个多小时的分享,既有对新作的创作心路剖析,也包含对温州文学发展的期许,现场掌声经久不息,数百名文学爱好者共同沉浸于这场融合乡情与哲思的文化盛宴‌。


2.png


黄传会,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原常务副会长、原海军政治部创作室主任、当代著名报告文学作家,著有长篇报告文学《中国海军三部曲》《大国行动》《希望工程纪实》《中国山村教师》《中国新生代农民工》《仰望星空:共和国功勋孙家栋》等作品。其报告文学作品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曾4次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第六届鲁迅文学奖,并荣获中国报告文学终身成就奖。其中,《仰望星空:共和国功勋孙家栋》由温州市委宣传部和浙江人民出版社联合申报,荣获第17届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这是温州继《温州一家人》后,时隔10年再获此殊荣。其作品以深刻的社会洞察与细腻的人文笔触,持续为温州乃至中国文学注入时代强音‌。

本次活动由温州市委宣传部、市委直属机关工委、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文联主办。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