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 文旅资讯
别只盯着黄油年糕了!这座山水小城才是真正的糯叽叽美食江湖~
时间:2025-04-01 10:17:09 来源:温州文旅资讯 字号:[ ] 阅读量:

当黄油年糕成为“顶流”,温州人却淡然一笑


1.jpg

@温州都市报


温州这座山水小城藏着真正的糯叽叽美食江湖。从街头早餐到节日点心,糯米的千变万化早已融入温州人的日常。今天,带你解锁这座被低估的碳水天堂!


2.png

小红书@元气少女


— 01 —

糯叽叽的

“老底子”基因

温州人对糯米的偏爱,源于地理与历史的双重馈赠。浙南丘陵的湿润气候,孕育出颗粒饱满的糯米;瓯越文化的千年积淀,让糯米制品成为节庆、祭祀、日常饮食的载体。


3.png

@小红书-瑞安湖岭5A温泉


从清明时节的艾草青团,到冬至必备的咸甜汤圆,糯食早已超越“果腹”功能,成为连接传统与情感的符号。  


4.jpg


5.gif

组图@温州美食


在温州,糯米的“可塑性”被发挥到极致。一块猪油糕,外皮煎至焦脆,内里包裹着猪油与芝麻的香润;一枚油蛋,将糯米团裹上蛋液炸至金黄,酥脆与软糯的碰撞堪称一绝。


6.gif

@温州宣传


这些看似质朴的小吃,藏着代代相传的巧思——用最普通的食材,创造最抚慰人心的滋味。  


02

早餐桌上的

“糯系江湖”

温州的清晨,是被糯米饭的香气唤醒的。蒸得晶莹的糯米,铺上油条碎、肉末、香菇,再浇一勺灵魂肉汤,咸香软糯的滋味直击天灵盖。


7.gif

@温州宣传


与之平分秋色的是白糖炸糕:糯米团裹糖油炸,外壳脆如冰糖壳,咬开后热腾腾的糖芯流淌,配一碗豆浆便是碳水爱好者的狂欢。  


8.jpg

@浙江文旅资讯


若想体验“咸甜交织”,九层糕和粽子不可错过。九层糕以黄栀、红糖分层蒸制,切开后如琥珀纹路,冷吃弹牙,煎食焦香。

9.png

@温州发布


而温州粽子以肥瘦相间的五花肉、流沙咸蛋黄为馅,竹叶清香渗入糯米,每一口都饱含山海馈赠的丰腴。  


10.jpg

@浙江文旅资讯


03

街头巷尾的

“甜蜜暴击”

街角的糖糕摊,是温州人的“嗜甜据点”。米粉团或手工或用模板,做出各种形状的糖糕。在老温州人的眼里,印上了吉祥图案的红糖糕才能算得上真正的民俗文化,吃上一块糖糕,小时候过年过节那热闹的气氛又回来了。


11.jpg

@浙江文旅资讯


颜值担当自然是桔红糕,口感软软糯糯的,入口微微甜还带着薄荷的清清凉凉,甜而不腻,糯而不粘,堪称茶点绝配。  


12.png

@浙江文旅资讯


更隐秘的宝藏当属温州松糕。精选糯米粉、粳米粉按比例混合,装入模具压实。顶部撒上红枣、葡萄干、黑芝麻、桂花等,上火蒸煮,快熟时撒红绿丝糖,看似简单的蒸制过程里,时间、火候与原料完美融合,咬上一口,软糯香甜在舌尖绽放,带着独属于温州街巷的温暖与风情 。


13.gif

@温州深夜食堂


04

节日里的

“糯食密码”


在温州,没有糯食的节日是不完整的。冬至的汤圆分咸甜两派:咸口包鲜肉,甜口裹芝麻,浮在清汤中如白玉沉璧。


14.gif

@温州深夜食堂


清明时,艾草汁染绿的清明饼裹着笋丁豆干,咬开瞬间,山野春意与糯香同时在舌尖绽放。  


15.jpg

@温州深夜食堂


中秋节的“改良版”糯米月饼更显创意。用糯米粉替代传统饼皮,包入流心奶黄或芋泥,外皮软糯如麻薯,内馅绵密如云朵。这种打破节令界限的融合,既延续了传统,又呼应着年轻一代的味觉审美。  


05

糯食文化的

“当代新生”

如今,温州糯食正经历着年轻化蜕变。老字号推出低糖版猪油糕,用橄榄油替代猪油;咖啡馆里,九层糕搭配美式咖啡成为新潮套餐;甚至出现了糯米冰淇淋麻薯、糯米饭汉堡等跨界单品。变的是形态,不变的是对糯叽叽口感的极致追求。  


16.jpg


社交平台上,“糯食地图”被游客们接力打卡。本地人却依然偏爱巷口那家开了三十年的老摊——煤炉上吱吱作响的油蛋,蒸笼里氤氲热气的糯米饭,始终是温州人心中无可替代的乡愁滋味。正如一位食客留言:“吃一口猪油糕,就知道到家了。”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