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北白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非遗项目米塑主题实践活动 | ||||
|
||||
为让辖区广大居民感受非遗文化的非凡魅力,传承和发扬非遗文化,5月12日下午,乐清北白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特别邀请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温州市非遗代表传承人郑小红老师开展“文明实践在乐清——非遗面对面”米塑非遗体验活动。 活动中,郑小红老师首先仔细讲解了米塑的历史由来及做法。米塑又称“粉塑”,于2006年列入第一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米塑通常以煮熟的米粉团、食用色素或油画颜料为原料,竹刀片、竹筒子、竹签、毛笔等为工具,以神话人物、龙凤花鸟、鱼虾龟蛙为表现题材,采取揉、捏、掐、刻、扮等手法,融合了雕塑、戏剧、纸扎、剪纸、书法、绘画等技艺,制作出的成品大的有几十厘米高,小的只有几厘米,惟妙惟肖,形象逼真,是一门综合的民间传统艺术。 随后,郑老师示范如何捏制多肉盆栽的底座和叶子形状,并指导大家要把面团多揉几遍才能更好地做造型。一块块原本毫无生机的面团在郑老师的手中变成了惟妙惟肖的多肉。 看到郑老师的作品,大家兴致满满,纷纷发挥想象力,开始揉捏、创作自己的“多肉小盆”,郑老师一遍观察一遍指导大家如何揉捏米团、调整形状和细节,随着大家的努力,一个个形态各异独具创新的米塑作品诞生了。 一米一世界,一塑以乾坤,此次激发了大家对非遗文化的兴趣,也让他们近距离感受体会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