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 县(市、区)动态
鹿城首个非遗直播产业链平台,为工艺美术持续“减龄”
时间:2025-05-22 10:19:34 来源:掌上鹿城客户端 字号:[ ] 阅读量:

木雕的深邃韵味、漆器的华美光泽、瓯塑的雅致风范、双面瓯绣的异色异样……在鹿城,如今都能通过直播镜头跨越空间,从展陈柜来到“小黄车”,触达千家万户。5月20日,鹿城首个非遗直播产业链平台——温州工艺美术大师直播基地启用。该基地通过开辟线上“工美商城”,打造集宣传展示、购物消费、交流实训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平台,让工艺美术搭上直播的“顺风车”、驶入新零售的“高速路”,秀出“真功夫”“优产品”。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叶恒坚出席启用仪式。


1.jpeg

启用仪式


该基地位于南郊街道,由区委宣传部联合温州商学院、温州工艺美术协会、温州星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共同打造,运营面积超2000平方米,拥有10余个直播间、大师DIY直播实训室、教学场地等,入驻多位国家级、市级工美大师,整合抖音等平台流量运营,提供短视频宣传、线下培训、展厅展示等多元服务,实现传统工艺与现代市场的对接融合。


2.jpeg

基地产品展厅


在直播间里,传统技法的精巧、祖辈智慧的传承都将化作鲜活的故事,让民间技艺重绽光彩。目前,基地已开通“琢梦”“开开工艺”等7个直播账号,这些账号由叶小鹏、孙开毅等工艺美术大师监制运营,创下单日最高销售额15万元的成绩。


3.jpeg


4.jpeg非遗直播间


作为“中国工艺美术之都”,温州工艺美术历史悠久,品类众多。从新石器晚期萌芽,历经唐宋明清四个黄金发展时期,至今已拥有雕塑工艺、漆工艺、竹工艺、陶瓷等十大类别。而传统的工美从业者,多依附于工作室存在,客户群体范围辐射并不大,往往做的是“熟人生意”。基地的出现,便是积极利用短视频、直播等方式开辟线上“第二舞台”,主动创新内容表达、丰富呈现形式,为非遗传承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活力。


5.jpeg

直播流量数据展示窗口


“工艺美术并不等于‘冷门绝学’,其传承也不意味着只能是匠人苦行,完全可以在焕新呈现中变得潮萌又有趣。”叶氏黄杨木雕第五代代表性传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温州工艺美术研究院院长叶萌春表示,基地将探索“直播+文创+创业”模式,将艺术殿堂化作可互动的文化课堂,以数字化手段拓宽传统工艺传承路径,推动“指尖技艺”向“指尖经济”转化,让传统工艺走向大众生活。


9.jpeg


8.jpeg


7.jpeg


6.jpeg

年轻化非遗产品展示


“让非遗被更多年轻人看见。”基地运营方负责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叶氏黄杨木雕第六代传承人叶小鹏则表示,传统的手艺人应该立足当代生活,不断在继承中创新,博采众长、精益求精,从造型、装饰、寓意等方面不断拓宽非遗的生存空间和艺术表现力,让“老手艺”焕发“年轻态”。


10.jpeg

大师DIY直播实训室


11.jpeg

校企合作实训直播间


为此,基地还与温州市非遗保护中心、市工美协会等单位机构合作,提供直播实训、产品研发等支持,并通过“地、校、协、企”四方合作,吸引一批青年人才加入,不断吸收“新鲜血液”,用产教融合激发城市艺术基因。


12.jpeg

海丝历史经典产业学院揭牌成立


近年来,工艺美术在鹿城“活”出了国际化、商业化、年轻化的潮流范。鹿城通过持续强化升级“非遗+直播”的文化传播模式,让非遗完成“云端筑梦”,同时也让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看到了“以非遗养非遗”的潜力。当天,海丝历史经典产业学院同步揭牌成立。该学院首期聘任25位来自高校、行业协会及企业的讲师与产业导师,以产教融合为抓手,厚植鹿城非遗人才基础。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