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头描绘“海上花园”发展新蓝图 | ||||
|
||||
近日发布的《全国市辖区旅游研究报告2025》中,洞头区入选“2025年全国市辖区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区”,排名较2024年前进4名。此前,洞头区东屏街道还上榜了由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公布的入境旅游创新发展先行城镇试点名单。 “诗和远方”成为洞头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今年一季度,洞头全域接待游客95.6万人次、增长36.6%,过夜游客人次增长31.4%,带动限上住宿、餐饮分别增长17.4%、34.5%。 百岛洞头,由302个岛屿组成,如何利用海洋资源优势加快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洞头立足“海上花园”定位,把握温州“强城行动”打造“五城三园”的有利契机,重点打好“两张牌”:一手推动文旅产业迭代升级,一手为海洋经济注入新质生产力,走出了一条强城、兴港、旺旅的新路子。 开好旅游发展的“高速艇” 5月1日,位于七彩洞头村南侧的“海上阳台”正式开放,一场囊括美食市集、潮玩寻宝、赶海音乐会的海岛嘉年华,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沉浸式打卡。 返乡创业的洞头小伙儿俞鲁杭是“海上阳台”吉市醒岛项目主理人。他不仅带来年轻团队,还带着老渔民试水电商直播,开发了吉市醒岛、霓屿滩涂泥滑公园等项目。 与这些新景点“青活力”相呼应的是,许多传统景区也在国潮、电音等新元素的加持下,为“海岛游”厚植文化底蕴:望海楼推出“国潮+名楼”主题巡游,十二位国风达人演绎名楼墨韵;仙叠岩景区结合“哪吒闹东海”神话打造沉浸式互动体验;韭菜岙沙滩的首届滨海电音烟花盛典,以声光交织点亮海岛夜空……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洞头以“海陆空”立体旅游新格局迎接八方来客,低空飞行、潮玩市集、实景演艺等八大创新业态,使海岛“文旅+”新业态焕然一新。“五一”期间,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65%,过夜游客数同比增长近50%。 开拓新能源产业的“新蓝海” 走进位于霓盛路的温州祥运新能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一台台机械臂上下摆动。投产一年,祥运新能源生产的高端储能装备已销往国内风电光伏行业头部企业、长三角地区优质工商业企业,年产值过亿元。 在洞头状元岙码头浙江(华东)深远海风电母港的一期项目施工现场,挖掘机忙碌运作,运输车来回穿梭。该项目立足华东、面向全国、辐射国际,重点瞄准海上风电建设、运维、研发等环节,打造全国首个面向深远海的风电母港。建成后,将成为我国向海上风电产业进军的前沿阵地与核心枢纽,预计未来十年可带来千亿级新能源新装备产业规模。 与风电母港项目仅几百米之隔,运达股份全球海上风电总部及总装基地项目正加速推进,海上、陆上风力发电机组产线及16MW及以上漂浮式海上风电试验中心、研发中心呼之欲出,主体工程于今年3月全面完工。 近年来,洞头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海上风电产业发展,通过重大新质生产力布局,带动海洋经济跃升。今年洞头18个项目纳入海洋强省项目库、数量全市最多,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一季度GDP增长9.3%、排名居省市前列,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9.8%,入选省工业经济“多作贡献”典型案例地区。据了解,下步,洞头还将继续攻坚深远海风电母港建设,同步发展风电母港配套产业,推进洞头2号海上风电场项目,着力打造海上风电全产业链,同时,加快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基地建设,争取更多新材料项目落地。 向海图强,百岛洞头正以文旅进阶与产业升级,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努力实现更高层次的“靠海吃海”,让“海上花园”更加名副其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