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 媒体视点
【温度新闻】鲜在舌尖,醉在景中|温州农旅融合激发消费新活力
时间:2025-05-22 16:50:08 来源:温度新闻 字号:[ ] 阅读量:

小满刚过,温州的夏天,成了一场味觉与视觉的协奏。乡村碧水潺潺、满眼绿意,桑葚、枇杷、蓝莓、杨梅等时令水果陆续登场,小龙虾肥美上市,各地推出“采摘+观光+农家体验”新玩法,吸引市民游客来尝“鲜”。


1.jpg

湖屿小龙虾肥美上市


近年来,我市依托生态环境和文旅资源,积极探索农旅融合发展新模式,持续激发当地消费活力。通过发展田园经济、假日经济,有效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乐清高塘村:五月枇杷满树金

金果缀枝映晴空,蜜汁含香沁心脾。作为温州枇杷主产区,五月,乐清迎来枇杷丰收季,其中仙溪镇高塘村更是因为这一颗颗“金果”、“银果”走红,村道旁、市场上一篓又一篓水灵灵的枇杷果,吸引着远近游客驻足挑选、品尝。


2.jpg

高塘村迎来枇杷丰收季 陈尚云摄


据悉,高塘村家家户户都种枇杷,少则七八棵、多则上百棵,全村枇杷种植面积有一千亩左右,不少都是40来年树龄的老树。品种分大红袍枇杷、白枇杷两种,它们的果皮颜色一个偏“金红”,一个偏“银白”,目前村内以白枇杷为主。得益于其优质的自然环境与水源,当地的枇杷口感绵软,水分足,鲜甜爽口,赢得了广大群众“要买白沙枇杷,就到高塘村去买”的好口碑。


3.jpg

高塘村迎来枇杷丰收季 陈尚云摄


五月中旬,高塘村枇杷迎来盛产期,果期一直持续到六月初。除了主打的枇杷外,当地的桑葚、蓝莓、杨梅也已挂果。“目前村里的枇杷还是以自产自销为主,我们计划以村里的名义弄个品牌,把品质做得更好。”据高塘村党总支书记余健介绍,枇杷产业带动了村里近三百户农户增收,订单源源不断,销往全国各地。


4.jpg

高塘村迎来枇杷丰收季 陈尚云摄


随着夏季的到来,高塘村进入了一年中美丽的青绿时刻。除了邂逅原生态美景以外,游客还可以体验漂流。近年来,仙溪镇各村依托于自己的山水人文特色,因地制宜,推出了一系列的“仙”草、“仙”泉、“仙”果、“仙”茶等仙系列产品,高塘村周边仙桥、龙湖、北閤古街、南閤古村等景区景点同样值得一去,尽情享受山水间的清凉与甜蜜。   


平阳湖屿村:“虾”路相逢新滋味

天气渐热,夏季餐饮“顶流”小龙虾产销两旺。捕虾、钓虾、特色龙虾桶、小龙虾休闲游……在平阳县昆阳镇湖屿村,稻虾基地迎来一年中最忙碌的季节。


5.jpg

湖屿稻虾共养基地


湖屿村被誉为“浙南龙虾第一村”,占地约2020亩的湖屿稻虾共养基地既是稻田,又是虾塘,独特的气候优势很适合小龙虾越冬生长,出产的龙虾肉质紧实鲜美。这种“一田两用、一水双收”的模式,获得业界一致点赞,被评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年产利润400万元,为村集体增收超80万元。


6.png


“我们的小龙虾上市时间要比湖北和江苏早20多天,清明假期村里接待超一万人次,基地里人都站不下了。”平阳湖屿村乡村CEO方学宗告诉记者,近年来,该村已经发展出“看、玩、钓、吃、游”一条龙的农旅融合产业链,“小龙虾+”与音乐、运动、乡村文化活动结合,开启多元消费场景。5月—8月,天气转暖,小龙虾活跃,也是游客最多的时候。


7.jpg


湖边边咖啡馆


来到湖屿村的游客可以打卡水清草绿的垂钓基地及栈道,伴随钓线抖动,快速提竿抄网,一只只体型饱满的小龙虾便顺势滚入桶中。过足了钓虾瘾,拎着龙虾去湖屿龙虾1号店内,现场加工成多种口味的龙虾宴。吃饱喝足,再去湖边边咖啡馆静享夏日惬意,有兴趣的亲子家庭可以预约参与特色乡村研学活动。


8.jpg

云屿湾卡丁车基地 翁卿仑摄


村内还有一座集卡丁车、露营、烧烤、民族歌舞等多种游玩乐趣于一体的综合性农旅融合项目——云屿湾卡丁车基地,左脚刹车,右脚油门,把准方向,感受心跳与车速齐飚,激情与美景并收。


泰顺横溪村:小番茄添彩致富路

走进泰顺县包垟乡横溪村的种植大棚内,只见一串串成熟的小番茄挂满枝头,或红、或黄,个个圆润饱满、色泽诱人。村民们正忙着采摘,不一会儿就装满了小箩筐。


9.jpg


据悉,该村种植小番茄的历史要追溯到2019年,历经数年的科学培育及技术改良,如今番茄种植面积有14亩,亩产均达到4000斤,预计将为村集体经济增收40万元。小番茄产业不仅为村民提供了稳定的就业岗位,更成为当地一张亮丽的农业名片。


10.jpg


“目前有黄樱、浙樱粉、浙樱一号这三个品种,饱满皮薄、汁水充足,口感非常好,预计采摘到端午就结束了。”包垟乡横溪村党支部书记夏守后说,除了小番茄外,今年基地5号棚尝试种植了2.5亩的草莓,市场反响不错。等番茄季过后,基地准备套种网纹瓜,通过品种改良与技术升级双轮驱动,提高土地利用率,开发特色农产品集群,进一步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11.jpg


小番茄季已近尾声,包垟杨梅正蓄势待发。去年,当地成功举办了浙江“六月杨梅红”系列活动暨泰顺县杨梅文旅活动,创新推出首届泰顺杨梅电商直播大赛等系列活动,推动小小的杨梅果“出山”,年产值超过3000万元。此外,该乡的薯芋产业也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亩均收益显著提高。


12.jpg

游客打卡飞云湖国际旅游度假区 翁卿仑摄


近年来,包垟乡积极拓展“特色种植+农旅融合”发展路径,将飞云湖国际旅游度假区、林秉权故居等多景区景点“串珠成链”,精心打造特色旅游,为游客延长旅行时间提供了多样的选择。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