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 媒体视点
【温州日报】从潮玩周边到文化出海 温商“军团”锻造IP新势力
时间:2025-07-17 13:18:29 来源:温州日报 字号:[ ] 阅读量:

1.jpg


3.jpg


2.jpg

上海好励公司旗下文创。受访者供图


4.jpg

木主木雕推出的新作《蛇年太阳能》。受访者供图

上海好励文创的缪仁好、潮流文化IP品牌“引力熊”的叶俊国、温州木主木雕的叶柱、瓯悦的周海天——这些名字背后,是一支正在文化创意产业悄然集结的“温商IP军团”。他们从传统制造业或非遗等不同领域跨界而来,以敏锐的商业嗅觉抓住潮玩等“周边经济”风口,更以独特的温商基因赋予文化IP新生命力。

制造基因嫁接文化创意

上海好励文旅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总经理缪仁好,曾是扎根温州的工厂主,如今掌舵着覆盖深圳、上海的“在文创”品牌。在他办公室里,一款融合三星堆神秘纹饰的潮玩摆件,折射出转型的深层逻辑。“消费者追求情感共鸣,传统文化需求激增,而传统制造业已是一片红海。”他坦言,跨界源于对市场脉搏的精准把握。温州人骨子里的“敢拼敢干”与海洋文化的开放特质,成为这群商人驶向文创蓝海的内生动力。

这支队伍阵容齐整:由叶俊国打造的潮流文化IP品牌“引力熊”,正从潮玩圈走向大众消费市场;周海天通过“瓯悦”系列,使瓯塑等非遗美学融入当代生活场景;叶柱则将木雕技艺注入十二生肖、“黑神话悟空”等现代IP,让古老手艺在当代传承人手中焕新,“我们不是在简单复刻传统,而是在寻找传统文化与当代审美的共鸣点。”叶柱感慨。

让文化符号成为有温度的生命体

区别于早期的“贴图式”文创,如今的温商“军团”显然更注重其文化内核的深度开掘。就比如,缪仁好视文化IP为“有温度的生命体”——三星堆的恢弘想象、国宝熊猫的温暖治愈、非遗技艺的匠心传承,这些被提炼的“文化特质”,时常能在消费者间唤起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投身做文化IP,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事情。但这条路同时也是漫长的,要认清真正的文化IP不是赚快钱的工具,需要你真正理解并尊重文化的力量,并具备更多的综合能力,当然持久的激情也是每个创业者必须具备的。”缪仁好坦言。

与此同时,避免文化符号扁平化,也成了他们的共同课题。“关键在于‘深度挖掘、立体承载’。”缪仁好以实践举例,“在文创”为每个IP构建完整的故事宇宙,让产品成为文化叙事的载体。而这种理念在叶柱的木主木雕中同样鲜明:传统花鸟人物被解构成现代线条,刀痕里却始终流淌着东方的哲学意境。

从供应链优势到文化出海

深植血脉的制造基因,成为温商征战IP市场的独特优势。缪仁好毫不讳言:“好励当前营收主力仍是衍生品的生产与销售。”其自建工厂构成的“超级供应链”,实现从设计到量产的完美闭环,这正是温商将文化创意转化为商业价值的核心竞争力。

眼下他们的目光早已投向更远:缪仁好正着力提升IP授权业务占比,计划孵化“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原生IP”;叶俊国的IP“引力熊”自面世以来,不断通过跨界合作,赋予品牌情绪价值,实现流量破圈。这些布局昭示着温商的战略升级——从赚取产品利润到输出文化价值。

“投身文化IP,有价值,但绝非捷径。”缪仁好对年轻创业者的忠告,恰是温商IP崛起的注脚。这支深谙商业之道的温商“军团”,正将潮玩周边的生意经,升华为一场以中国美学为底色的文化远征。从产品出海到文化出海,敢为人先的温州商人,正在IP浪潮中扬帆破浪。

据悉,近年来,温州文创衍生品与潮玩产业展现出强劲活力。数据显示,龙港市依托“中国印刷城”根基,今年前5个月其潮玩相关产业产值突破2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倍,占当地印刷产值五分之一。超百家本地企业涌入潮玩赛道,仅亚克力类潮玩单品年产值就近亿元。而瓯海区则发力文旅融合,“瓯·雅集”活动和梧田老街文创市集等接连推动瓯窑、瓯绣、蓝夹缬等非遗技艺现代化创新与热销。此外,温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文创同样颇受市场欢迎。温州正通过传统产业升级、本土文化挖掘与IP经济行形成联动。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