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 县(市、区)动态
九大项目联袂演绎“斗城遗风”
时间:2025-07-03 10:48:23 来源:温州日报 字号:[ ] 阅读量:

1.jpg

九山河畔,九山书会热闹非凡。苏巧将 晴雯 摄


2.jpg

朔门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提升工程效果图

 近日,温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提升和利用项目开发运营招标公告发布,朔门古港遗址公园改造提升等9大项目开发运营进行公开招标,谋划将古城文化保护与文旅创新深度融合,打造“文商旅居业”一体化的复合型标杆。


串联历史街区核心脉络 激活古城持久生命力

翻开项目清单,9大子项目如同珍珠般串联起温州历史城区的核心脉络。从鹿城区五马街道的墨池坊到松台街道的九山、庆年坊,从江心屿的诗画意境到朔门古港的遗址遗风,项目囊括朔门古港遗址公园改造提升工程、朔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升及利用工程、海丝史迹博物馆暨游客中心工程、墨池坊保护修缮利用工程、花园巷片区综合改造提升工程、五马特色街巷保护活化利用工程、九山庆年坊保护更新利用工程、九山青年创业公寓工程、江心屿山水诗活动馆工程等9个子项目,将温州千年古城打造成历史文化保护、利用、传承的示范区和集文、商、旅、居、业等为一体的复合型文旅融合标杆地。

根据公告,温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提升和利用项目总建筑面积197989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106299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91690平方米;改造提升古港遗址保护及展示用房建筑面积11873平方米;建筑风貌整治提升27810平方米;公共空间及街巷基础设施改造102259平方米。项目总投资238150万元。

项目开发建设以“企业主导、市场运作”的方式,按照“整体开发、逐个实施、成熟一个、实施一个”的原则,制订各个项目建设开发计划,并按计划逐步、分期、分批推进项目建设、运营等工作。项目招标服务期为20年,其中建设期3年,运营期17年。


片区开发+街巷改造 扩展文商旅生态圈

历史文脉是一座城市的“根”与“魂”,从千年古港到现代文旅标杆,温州正迎来一场关乎历史文脉与未来发展的深度重塑。近年来,我市依托文化和旅游资源禀赋优势,整体擦亮“江心古屿、朔门古港、九山古戏、五马古街、斗城古址”品牌,强化“千年商港”城市文化IP塑造,助力“千年斗城”重振荣光。

作为“千年商港”的直接见证,朔门古港遗址公园的建设堪称重中之重。这片占地150亩的区域,将通过考古发掘、遗址本体、展陈布展、遗址保护等环节,完整呈现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繁盛景象。项目计划建设工期为2026-2028年。

作为古城“北埠”街区记忆之所在,鹿城区朔门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提升工程正在加速推进中。该项目用地面积约3.02万平方米,将以“微更新、渐进式”为核心理念,依托宋元古港遗址文化IP,通过疏通历史街巷脉络,注入商业活力来激活历史空间,预计明年完工。建成后,朔门街区与古港遗址将共同构筑集沉浸式考古体验、地方文化教育与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古城文商旅生态圈,重现“北埠”繁华场景。

隔江相望的江心屿,正以“诗”为媒续写传奇。特别是江心西园以水为脉,沿岸布局了古典亭台楼阁,展现千年宋韵的极致浪漫,其中山水诗文化活动馆则以诗画文化为主题,打造融合自然景观与人文艺术的休闲目的地。

不仅如此,鹿城区还在持续扩大五马文旅商圈,采取“东优、南拓、北连”的建设思路,通过高盈里、墨池坊区块街巷和花园巷片区、纱帽河片区整体改造提升,以“片区开发+街巷改造+游线塑造”的方式持续扩大商圈范围,鹿城区历史文化名城片区还入选省级城市更新试点名单。如今,纱帽河、柴桥巷、公安路等不断拓展延伸,并重拾吴百亨故居、夏承焘故居、马增记商行等重要文化节点的历史记忆;墨池坊“一坊六院”文化场景再现,华盖里逸庐、林氏民居等10余栋特色建筑精彩亮相,形成独具东瓯特色的庭院集群;九山—松台山公园整体焕新升级,九山书会与松台别业、徐定超故居等特色建筑沿河布局,相邻的蛟翔巷片区经改造后也于今年五一前迎来开街,将有望形成庆年坊—九山山水休闲环线,作为五马商圈的补充,全面提升古城西面街区的整体品质。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