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 县(市、区)动态
洞头:年轻力赋能,海岛旅游“潮”起来
时间:2025-08-13 10:24:40 来源:温度新闻 字号:[ ] 阅读量:

8月9日晚,泽野星空营地的石滩上,吉他弦音混着涛声响起,台下数百支手机闪光灯汇成星海摇曳,当《凡人歌》《当》等影视金曲前奏一起,瞬间引来全场大合唱,上海游客陈璐惊喜地对同伴喊道:“洞头的夜,原来这么潮!”

这场由本土青年发起的音乐会,正是洞头文旅年轻力量奔涌的生动注脚。从返乡青年投身非遗事业,到创业者打造悬崖音乐会,再到全球学子为废弃矿场把脉……一股澎湃的青春浪潮,正为洞头文旅的未来注入无限可能。

归巢——青年洄游激活海岛文旅

在位于洞头北岙街道的温州市贝雕非遗工坊设计室,生于1992年的设计师郑新杰,正精调仙侠剧主题贝雕耳钉轮廓。此前在杭州打拼的他,如今返乡转型非遗产品设计师。

近年来,洞头贝雕非遗作品广受欢迎,特别是影视剧文创衍生品圈粉无数。去年,东海贝雕艺术博物馆通过丰富的展品及形式多样的体验活动,累计接待量超16万人次,其中参加研学的学生达到6万多人。

“非遗+”让传统技艺在现代市场中找到新的发展空间,也让郑新杰这样的年轻人乐于回归手艺活。而他的故事并非个例,以创意激活本土文化的青年才俊,正在岛上的各个角落发光发热。


1.png


在东沙会客厅,中国美院毕业生王思恩设计的渔民画主题棋盘、洞头小船模型铺满长桌。他首创研学材料包,把静态渔民画变成可游戏、可带走的文创产品;在海陶艺术馆,青年传承人陈思玫参与研发的年轻化海陶水杯文创品新品,已与小米有品、保时捷俱乐部等达成合作;在东屏街道鱼灯共富工坊,欧阳佳宸和她的伙伴们改良鱼灯工艺,制作出帽子鱼灯、手提鱼灯等鱼灯文创品,不断收获游客及企业订单。

除了研发特色文创产品,由青年掌舵的各类文旅创新项目也不断冒出。大门镇的滩涂上,林申奥团队打造的“山海荆”市级研学基地正火热试运营,羊栖菜加工、滩涂泥玩等20余项本土课程,串联起一条激活乡村共富链;东沙渔港旁,乡村CEO余李仲这位前互联网精英,将大厂“产品思维”注入洞头北沙强村公司,以平安酒为媒,精心打磨属于洞头的文创酒伴手礼品牌,让海岛滋味香飘更远;建筑师Jason融合国外留学的学术积淀,与伙伴一起打造的“日咖夜酒”空间,为海岛注入摩登活力……


2.png


这股蓬勃的“洄游”潮背后,是洞头“青年上岛”计划的强力托举与精准服务。当地推出“我在海边有间房”安居政策,提供“免费住6个月”或“租房5年3折”优惠;提供7天免费沉浸式就业创业体验;实施 “一村一青才”计划,将返乡青年纳入村社后备干部培育体系。

据统计,洞头自去年10月启动“青年上岛”计划以来,已成功吸引3000余名青年来洞体验,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文旅产业发展注入有生力量。


3.png


造浪——年轻态玩法点亮海岛夜

年轻力量带来的不仅是新鲜血液,更是玩法的焕新。他们精准捕捉Z世代消费脉搏,以“文艺+”为引擎,将洞头的海风、礁石、灯塔、滩涂,转化为极具吸引力的沉浸式体验场,让海岛越夜越精彩。

夜幕低垂,大门赛尔码头的灯塔灯光亮起,一场名为《爱乐之港》的原创沉浸式歌舞剧正在上演。海浪是天然音效,专业舞者在灯塔的光影中深情演绎着海岛的浪漫爱情故事。演出过程中,游客被邀请加入共舞,成为演出的一部分。


4.png


“这是我们首创的户外‘爱乐之城’沉浸体验。”负责人周政宇兴奋地介绍道。他手中的门票设计独具匠心:不仅可以观看演出,还可以在码头周边咖啡厅、烧烤摊、火锅店充当抵用劵,带来超值消费体验。这场融合艺术与海岛风情的演出,正成为点燃大门夜间消费活力的新引擎。


6.jpg


5.png


在三盘岛,同样由青年力量驱动的“吉照岛”项目,以“海景+”的精致玩法悄然成型。入夜,这里不再是单纯的住宿地、咖啡厅,而是变身为一站式轻度假目的地。“海景+音乐”的餐吧模式,非常契合当下消费者对“松弛感”的追求,吸引了本土和全国各地游客的到来。

与此同时,一股更“野生”但也更接地气的音乐力量,正由洞头本土青年自发点燃。在泽野营地、海上阳台、三盘沙滩,一场场音乐聚会密集上演,成为洞头青年、游客夜间社交消费的新据点。

“最初是音乐爱好者临时组队开唱,反响很不错!”洞头区文广旅体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现在的青年音乐会吸取前几场经验,演出节目更精良,协作更专业,希望把“海边有场音乐会”系列主题活动,打造成洞头闪亮的“文化IP”。


8.png


7.png


这些由青年创客精准打造的新业态、新场景,不仅盘活了海岛独特自然资源的夜间价值,更在无形中串联起餐饮、住宿等产业链条,构建起一个充满生机的海岛夜经济生态圈。

共振——全球创意浇筑国际旅游岛

除了通过多举措招揽青年登岛创业就业,洞头还搭建开放舞台,吸引世界青年智慧,共绘“国际生态旅游岛”蓝图。

近日,洞头文联、人社局联合发起“文艺岛居计划”活动,以“7天免费食宿”为引,吸引全国文艺青年沉浸式体验洞头、创作洞头。首批30位“岛民”通过仙叠岩赤脚行走、望海楼放空、烟花下舞蹈、亲手扎鱼灯等体验,进行文艺创作。


10.png


9.png


短短七天,成果丰硕:四川舞者吴建计划在洞头打造舞蹈工作坊,挖掘整理传统民俗舞蹈;一批以洞头为背景的短视频、音乐、诗歌散文,多方面展示洞头不一样的美。

8月初,洞头还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医生”。来自哈佛大学、米兰理工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北京交通大学等全球顶尖学府的近40名师生,开启“海上花园·棕地再生中的艺术与设计”国际工作坊活动。活动期间,国际团队提出了富有创意的艺术修复建议方案,为海上花园建设注入国际化、前沿性的智慧力量。


12.png


11.png


近年来,洞头不断拓展多元合作,联合美国肯恩大学、温州肯恩大学,举办洞头国际在地建造设计节,共赏生态艺术之美;依托全方位的服务政策,吸引浙江大学、温州医科大学、杭州医学院、温州理工学院等高校师生前来开展研学创意实践活动。

这些源源不断的青年创意与全球智慧,为洞头文旅发展注入了新见解、新思路,也让海岛旅游魅力在更广的范围得以传播,从而吸引更多人来到洞头、爱上洞头。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