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堂焕新迎百姓 特派员助力文化“热”在基层 | ||||
|
||||
8月22日,平阳县“文化特派员·礼堂有约”系列活动——“共聚礼堂·四海同音”在万全镇浃口村文化礼堂拉开序幕。 现场,一首开场歌舞《我们都是追梦人》,便让气氛活跃了起来。《诗画万全》《江南雨巷》两档节目充分展现了基层文化生活的独特魅力和无限活力。随后,两位新居民分别带来了曳步舞和川剧变脸,台下的观众们直呼精彩,欢声笑语不断。更有村民们自编自导自演的傣族舞、戏曲联唱、小品等节目,为大家献上一场又一场文化与情感的盛宴。 “真是太过瘾了!”新居民李阿姨满脸喜悦地说,“既让我们了解了万全的文化底蕴,又让我们感受到了满满的正能量,希望以后能多多举办这样的活动。” “乡村从不缺少文化,关键是要重建乡村的文化自信。”市级文化特派员樊晓晖介绍,基层蕴藏的“在地文化”独具魅力,但各地文化资源的类型与现状千差万别,只有精准对接乡村的资源禀赋,提升跨领域整合能力,才能更好地回应时代和乡土的需求。 此次“文化特派员·礼堂有约”系列活动由文化特派员全程指导参与,他们既是乡土文化的“解码者”,又是资源的“链接者”,以专业视角挖掘乡土文化密码,赋予传统文化以当代表达,让百姓群众真正成为了文化礼堂的“主角”。 随着文化特派员陆续扎根进广袤的乡野,基层不断碰撞出别样的文化火花。一堵斑驳的乡村老墙,一项非遗技艺的传承,都可能是未来的一个文化IP。此前,县级文化特派员赵盟就深入万全镇周垟村,实地考察了茂松香醋醋文化馆项目打造运营情况,针对醋文化馆建设情况、运营模式和文化活动策划等方面建言献策,助力周垟村以醋为媒,促进乡村文化振兴和文旅融合发展。 让专业资源沉下去,让本土文化活起来。去年以来,平阳县聚焦文化特派员制度创新,实行省市县文化特派员“三级联动”抱团发展,推动优质文化产品服务落地触达;扎实完成既定文化项目,充分发挥项目对基层文化建设的牵引作用,包括深挖中共浙江省一大会址红色富矿,聚力打造“红都文化特派团”,为红色文旅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组建文化特派员理论宣讲员、非遗传承人等人才队伍,其中文化特派员王苗苗参加“浙里·乡村talk”路演省赛,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荣获全省十大“金牌宣讲员”称号;拓宽宣传边界,推出“文化特派员日记”系列视频,呈现文化特派员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从“送文化”到“种文化”,平阳县的文化特派员们逐步打破城乡文化资源的单向输送,构建起双向互动的文化对流。 “我们要发挥文化特派员的纽带作用,用好文化礼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平台,根据群众文化需求持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让更多群众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据平阳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平阳正在实施“文化礼堂新空间”行动,今年主要推进9家省级农村文化礼堂特色项目建设、3个市级礼堂数字化微改造项目,并对41家文化礼堂进行改造提升,目前已完成创建。同时,平阳还重点打造了“礼堂甄选”“礼堂达人秀”“礼堂有课”等活动载体,构建“一镇一品”格局,现已开展多场活动,不仅为城乡披上浓郁的文化纱幔,更让基层群众真切享受到文化发展的红利。 本次活动由中共平阳县委宣传部、平阳县精神文明建设指导中心指导,万全镇委镇政府主办,平阳县融媒体中心承办。接下来,平阳县将继续发掘、培育、壮大文化特派员队伍建设,依托文化礼堂这一空间载体,走出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新路径,合力绽放基层文化之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