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新闻】12部精品剧目轮番上演好戏连台 第十九届中国戏剧节展演剧目在温州盛大开幕 | ||||
|
||||
戏从温州来,好戏在温州。9月10日,温州大剧院灯火辉煌,第十九届中国戏剧节展演剧目活动在此正式启幕。作为“南戏故里”的温州,再次以戏曲为媒,汇聚全国戏剧精品,开启一场跨越古今、融汇传统的戏剧盛宴。 本届戏剧节汇聚了全国42部优秀剧目,其中杭州主会场呈现29部参演剧目和1部特邀剧目,温州作为重要展演地集中呈现12部展演剧目。其中,温州市瓯剧艺术研究院创排的瓯剧《杀狗劝夫记》成功入选杭州主会场参演剧目,将于9月23日在杭州红星剧院上演。作为本届戏剧节的重要版块,展演活动由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浙江省委宣传部、温州市人民政府承办,为戏迷呈现戏剧艺术的璀璨光芒。 开幕盛况 高规格艺术盛会回归起源地 开幕式上,中国戏剧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陈涌泉在开幕辞中表示,中国戏剧节是我国戏剧领域高规格艺术盛会,本届回归戏曲重要起源地温州,具有特殊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他高度肯定温州在戏曲传承、创新与推广中的成就,并期待本届戏剧节成为传统戏剧破圈跨界的新起点。 中共温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彩莲致辞指出,温州作为南戏发源地,戏曲文化源远流长。此次戏剧节落地温州,既是对其文化地位的认可,也是对“南戏故里”品牌建设的支持。她强调,温州将持续推动戏曲文化与现代城市精神融合,助力浙江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 亮点纷呈 12部精品剧目与多元活动并行 本届戏剧节温州展演的12部剧目涵盖河北梆子、晋剧、豫剧、歌仔戏、潮剧、琼剧等戏曲剧种及话剧、木偶戏等艺术门类,堪称全国戏剧精品的浓缩盛筵。其中,温州本土三部剧目尤为亮眼:开幕大戏为瑞安市越剧团创排的新版越剧《琵琶记》,以当代审美重构经典,展现南戏艺术传承创新活力;昆剧《监察御史徐定超》、木偶戏《高机与吴三春》则分别以历史题材与民俗故事,彰显温州戏曲的深厚底蕴与多元表达——值得一提的是,木偶戏《高机与吴三春》首次登上中国戏剧节舞台,成为本届一大亮点。 开幕式现场,“温州戏曲文化艺术发展专项基金”正式成立。该基金由温州市委宣传部与市慈善总会牵头,将用于戏曲创作、演出推广、人才培养等领域。11家企业及单位作为首批捐赠代表上台接受证书,彰显温州“众志成城、众筹成事”的城市精神,为戏曲当代复兴注入强劲动力。 与此同时,由温州市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出品的纪录片《戏从温州来》正式开机。该片立足温州南戏发源地历史地位,系统梳理中国戏曲九百年演变历程,实证南戏作为“中国戏曲活化石”的文明价值。温州市瓯剧艺术研究院带来的节目《一梦千年》,以跨越时空的艺术手法再现南戏千年流转,赢得现场热烈掌声。与会领导共同拉开象征戏剧文脉的书法卷轴,呈现12部展演剧目名称,将整场仪式推向高潮。 新版越剧《琵琶记》启幕戏剧节 非遗联动引观众热捧 开幕式后,由瑞安市越剧团创排的新版越剧《琵琶记》,正式拉开了本届戏剧节展演的序幕。该剧以当代审美重构经典,生动展现了南戏艺术在传承中的创新活力。 “得知瑞越版《琵琶记》要参加戏剧节展演,我特别振奋,特地从瑞安赶过来。我一直关注着瑞越,2022年他们开拍《琵琶记》时就开始追踪,其间攒了不少记录,现在正筹备把这些整理成书。”瑞安市政协文史专员吴小淮坦言。 “我是邵梦岚的粉丝,她的戏我场场不落。只要大剧院有演出,我和其他戏迷肯定会来。这次我们五十多位戏迷相聚大剧院打卡拍照、看演出,特别热闹。”从事医务工作的戚女士告诉记者。 当晚,大剧院歌剧厅内《琵琶记》的精彩演出引人入胜;二楼大厅里,与《琵琶记》相关的“非遗好戏”也同步“开张”。东梨民艺博物馆带来了蓝夹缬封面的作品,内页是用木活字手工印制的《琵琶记》内容;雲馥居(尘脩香馆)则推出了《琵琶记》主题香牌,让古老戏曲多了一份可感知的雅致香气。一些戏迷边咨询、打卡,边开启买买买的模式,享受着过节般的快乐。 本届戏剧节坚持“人民的节日”定位,推出剧目展演、剧目点评会、戏曲进校园、折子戏展演、“我们在礼堂看大戏”等系列活动,并配套文旅消费优惠措施,推动戏剧文旅深度融合。 温州精心打造“观一台好戏、游一座名城、品一味文化”的多维体验:推出“一张机票免费看大戏”活动,乘机抵温旅客凭机票可兑换展演门票,共1000张门票供兑换;配套30个收费景区免门票、13个景区景点门票及项目5折及以下优惠,全域80个景区免费游览,深度串联五马历史街区、九山书会、高则诚故居等文化地标,推出“南戏故里寻踪”戏曲主题旅游线路,让戏剧艺术真正融入生活,使温州化身“没有围墙的剧场”。 这不仅是一场戏剧的盛宴,更是一次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当千年南戏与当代审美相遇,当传统戏曲与现代生活交融,温州乘着戏剧之舟,载着历史记忆,驶向未来。 |